4月18日,盒馬鮮生證實核心高管趙家鈺退休,這距離創始人侯毅卸任僅13個月。管理層"一年一退休"的節奏,讓外界質疑這家新零售標桿是否已陷入戰略搖擺期。盡管盒馬官方宣稱進入"戰略深化階段",但兩位創始元老相繼離場,盒馬真正的決策中樞正在面臨斷層風險。
在趙家鈺任期中,主導的自有品牌體系成為盒馬突圍的關鍵。2022年,盒馬自有品牌銷售占比達35%,追平山姆會員店,孵化出“日日鮮”“盒馬工坊”等數十個億元級品牌。通過精準定位中高端消費群體需求,其商品研發覆蓋生鮮、預制菜、休閑食品等領域,構建了與新中產消費升級高度適配的產品矩陣。
并且,在趙家鈺推動下,盒馬與紐瀾地共建數字農業牛肉產業集群,實現從養殖到銷售的全鏈條數智化管理。此類項目不僅優化了供應鏈效率,更強化了盒馬對優質商品源頭的掌控力。
之后,趙家鈺更是提出“平等與共同成長”理念,摒棄傳統商超壓價模式,轉而通過數據共享、聯合研發與供應商形成利益共同體。這一模式吸引了200余家優質供應商深度合作,構建起盒馬獨特的零供生態壁壘。
2023年,趙家鈺轉任鮮生事業部CEO后,再次制定“業態適配+本土化開發”策略,2024年新開68家下沉市場門店,2025年計劃再開100家,重點布局華東、華北及大灣區縣域市場。
趙家鈺參與的“三橫三縱”架構為盒馬奠定管理基礎。此后,盒馬鮮生新任CEO嚴筱磊上任后,更是全面推進“財務先行”策略,要求新店必須通過盈利模型驗證,而這一系列的背后則是2024年盒馬連續9個月實現整體盈利。
如今,趙家鈺退休,標志著盒馬鮮生“新零售標桿”向“成熟零售巨頭”轉型。但有行業觀察人士指出,盒馬管理層代際交替的速度已遠超組織能力進化曲線。當"戰略前瞻性"淪為PPT里的美好藍圖,而"體系落地"受制于執行層動蕩,這家估值一度超百億美元的明星企業,會不會重復傳統零售"人走政息"的老路?
眼下最緊迫的拷問是:當趙家鈺時代的戰略光環逐漸褪去,盒馬究竟是在向成熟零售巨頭進化,還是在為過去的激進擴張買單?答案或許就藏在接下來12個月的關鍵財務指標里——任何環比增速的放緩,都可能成為戳破新零售神話的那根銀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