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越來越覺得,有些父母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明明自己有能力,卻沒在兒女的工作上多花心思,沒給孩子鋪好路、規劃好未來。
有人可能會反駁我,說什么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女當牛馬”,覺得把孩子養大成人,任務就算完成了,往后孩子能混成啥樣,全看他們自己本事。可現實哪有這么簡單?
現在這社會,有沒有父母托舉的孩子,人生真的是天差地別。而且,孩子發展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當父母的晚年過得舒不舒心。
我的兩個老鄰居,就是一個最好的對比案例。
他們分別叫張叔和陳叔,他倆退休前在各自單位都混得風生水起。兩人年紀相仿,在職時工資都過萬,退休后退休金也都相當可觀。
誰能想到,就因為對兒子的人生規劃不一樣,現在他們的晚年生活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張叔以前是醫院的大主任,醫術精湛,人脈也廣。陳叔呢,是國企的老領導,手里的資源也不少。
兩家都只有一個寶貝兒子,小張和小陳年齡相差兩歲,他們打小都不是讀書的料,從小到大都讓人操心不少。
初中畢業那會兒,小張和小陳的成績都很差,只能勉強上個普通高中,并且兩個孩子都不太情愿去讀高中。
但張叔和陳叔對孩子的態度卻不一樣,陳叔想著 “孩子不愿意就算了,反正家里不差錢”。
當時陳叔早早在城里就有兩套房子,一套店面,兜里又有不少存款,自兒子混得再差也沒事。就由著兒子的性子來,最后初中一畢業,小陳就徹底放飛自我,沒繼續上學。
張叔態度不同,他硬逼著兒子讀了高中,即使再后來兒子高考考得很差,只考上一所很次的大專院校,學費也貴的離譜,但他還是讓兒子去讀了個大專。
3年一晃而過,小張從大專院校畢業,張叔就動用了所有關系,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給兒子在一家事業單位合作的公司,謀了個崗位。
雖然一開始只是基層小職員,但勝在穩定,福利待遇也不錯。
反觀小陳,沒學歷也沒技能,今天在朋友的店里幫忙看兩天店,明天又跟著別人跑兩天運輸,干不了多久就嫌累嫌錢少,然后就會不干了。
還有就是掙的錢,不拿來存,或者拿來學習什么技能,一分錢都要花光。
日子一天天過去,兩個年輕人的差距越來越大。
小張在單位特別上心,跟著前輩認真學本事,嘴巴也甜,見誰都主動打招呼。
領導看他踏實肯干,加上有個做醫生的爸爸有交代,沒幾年就提拔他當了部門主管。
工作穩定了,這婚姻大事也順利起來。
經領導撮合,小張認識了一個在銀行工作的姑娘,女方家庭條件不錯,家教也好,兩人三觀合得來,很快就結婚成家了。現在小張和媳婦都有穩定收入,加上兩邊父母都有錢,最后買房買車都沒壓力。
生了兩個孩子,也是輕松養大。
張叔老兩口雖然沒能和兒子住在一起,但兒子事業穩定,家庭美滿,而他也早早抱上孫子,每逢周末,或節假日還能一大家子聚在一起,他也覺得很幸福。
想起過去為兒子找關系,要工作的不容易,也覺得很值得。畢竟至少現在他不用再為兒子操心,兩老過好自己的退休生活就行。
再看看陳叔這邊,可就沒這么好過了。
小陳一直沒個正經工作,已經三十五六了,還在外面瞎晃悠。雖然也早早成了家,讓陳叔抱上了孫子,但這孩子的婚姻卻不好,結過兩次婚,生了兩個孩子,但最后一個老婆都沒留住。
小陳找的第一個老婆,是他在外面打工時認識的,21歲就和對方未婚先孕,然后迫不得已結婚生娃。
但沒兩年,女的就跑了,只因小陳沒啥正經穩定的工作,家里的一切,要么靠她一個女人家,要么就靠公婆貼補,這讓她很憋屈,遇到一個更有錢的男人,就撇下孩子跑了。
小陳一婚離婚3年后,又再婚了一個老婆,又給他生了個孩子。看著這都二婚,兩娃了,陳叔怕這個兒媳婦會嫌棄自己兒子沒本事又跑了,就想著給兒子謀個好工作來。
陳叔雖然曾是某國企的中層干部,但今時不同往日,很多關系根本無法動用,能用的又不敢用,加上小陳已經懶散慣了,也沒辦法安安分分的去做個工作。
最終,也只在某工廠混了個閑職,但收入很低,每個月才3600元。二婚的老婆條件也不怎么好,是某精品店的員工,工資也才3000多。
她也是二婚,雖然沒帶孩子來,但還是要負擔跟前夫生的一個孩子,每個月800元。
這樣的婚姻結合,看似還不錯,但日子卻過得緊巴巴的,陳叔給他們首付了房子和車子,并養起了大孫子,想著他們兩個年輕人,可以自己承擔起房貸車貸,還有一個小孩的生活開銷。
誰知道,這么點的生活壓力,還是壓得小陳夫妻倆喘不過氣,每個月工資根本不夠花,還完房貸車貸,就沒多少錢生活和供養孩子了。
沒辦法,小陳為了這個小家過得下去,就只能頻繁跟父母要錢。
一開始陳叔還心疼兒子,時不時給點補貼,可日子久了,夫妻倆也上了年紀,體弱多病起來,另外大孫子在自己地下讀書,需要不少費用,陳叔的退休金也就經不住這么折騰。
他有時候花錢來,還得提前消費,不然就不夠用了。
更鬧心的是,因為掙錢少,花錢多的窘境,小兩口經常為錢吵架,家里也鬧得雞飛狗跳的。
陳叔老兩口被吵得頭疼,想眼不見為凈,可又放心不下兒子,怕他又離婚了,成了沒人要的老光棍,還影響了兩個孫輩成長。
最后只能跟著操心,貼錢貼物又盡力討好小兩口,這幾年,陳叔整個人都憔悴了不少,并且很怕自己病倒,一旦病了,需要很多錢去治療,那一家人都會跟著遭罪了。
有次社區組織老年活動,張叔和陳叔都去了。張叔紅光滿面,跟老伙計們分享著孫子的趣事,滿臉驕傲。
陳叔卻坐在角落里,唉聲嘆氣,說起兒子就直搖頭。周圍人看著都感嘆,明明當初兩家條件差不多,怎么現在差距這么大?
說到底,就是陳叔在有能力的時候,沒給小陳安排個穩定工作,才讓孩子一步錯步步錯,自己的晚年也跟著遭罪。
我說這事,并不是為了吹捧誰,又譴責誰,只是想給廣大父母提了個醒,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真的該為孩子好好打算打算。安排一份穩定的工作,規劃孩子的仕途。
別等孩子長大了,在社會上四處碰壁、吃盡苦頭,才后悔當初沒多幫一把。畢竟,父母能護著孩子的時間就這么幾十年,能為他們鋪好路,讓他們走得順一點,往后的日子,大家都能少些煩惱,多些幸福。
大家覺得我說的對不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