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恒安集團創始人許連捷,因病醫治無效,享年73歲。
他上一次被熱議,還是因為在機場的兩張照片。這個低調的億萬富豪,沒有一點架子,坐在候機廳彎腰吃泡面、斜靠著座位打盹兒。
● 吃泡面、在機場大廳打盹的許連捷
他是閩商中的傳奇人物,被譽為閩南“商業教父”,有著極高的威望,許多后輩企業家都曾表示深受他的影響。
同時,他也是晉江慈善總會的會長,多年來慈善捐款超10億元,帶動當地企業家捐款超170億元,堪稱一方大善。
他執掌的恒安集團,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婦幼衛生用品制造商,國內最早的衛生巾品牌之一——“安樂”,就是他創辦的。
此外,我們熟知的安爾樂、七度空間、心相印等,也都是由他打造的。
在那個衛生巾還未普及的年代,有錢人去國外買,普通人用的則是“月經帶”,臟了洗洗接著用,既不安全也不衛生。
許連捷認為不該如此,決定造普通人家用得起的衛生巾。
他說:“這是改變婦女生活品質的產品,她們需要健康、需要告別舊的生活方式。”
但這條路異常艱難,他幾乎對抗著整個時代,遭受了太多的嘲諷和白眼。
01
“衛生巾能上電視,
不是啥見不得人的東西”
印度紀錄片《研究月經的男人》中,有這樣一個橋段:
鄉村女校內,教師問一屋子的女學生:“孩子們,告訴我,你們中有多少人在使用衛生巾?”
學生們面面相覷,沒人敢說話,甚至連抬頭看一眼都會覺得面紅耳赤。
因為在她們眼里,衛生巾是“羞于啟齒”的東西。
● 《研究月經的男人》劇照
其實,早年的國內,情況也大體如此。
許連捷造出來一屋子的衛生巾,卻一包都賣不出去,甚至連女銷售員都招不到。
他只好親自上陣,帶著4個男銷售員到處推銷、跑業務。
遭盡了旁人的冷眼,被人罵過“流氓”,還不止一次被供銷社老板趕出來:“你的東西要是擺上貨架,我的食品還怎么賣?”
為了打開市場,許連捷虧本銷售,砸重金往電視上投放廣告,目的就是告訴人們,“衛生巾能上電視,不是啥見不得人的東西。”
銷路慢慢打開,他的衛生巾由此走入千家萬戶。
小小一片衛生巾,從“難以啟齒”到“女性必備”,許連捷解決了數億女性的痛點,也創造了一個屬于平民的奇跡。
● 印度電影《護墊俠》
許連捷是福建人,1953年出生于晉江的一個窮苦家庭。
如今的晉江是全國著名的百強縣,長期穩居國內前十,但在過去,這里因為土地貧瘠,是個“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貧困縣。
許連捷兄弟三人,他是老大。父母都是土里刨食的農民,一家人的生活過得非常艱難。
小時候的許連捷常常吃不飽飯,和弟弟們住祠堂、睡地鋪。他交不上學費,勉強讀到五年級就輟學了。
生活的苦難,讓許連捷早早有了賺錢的意識。
他從13歲起,就挑著扁擔走街串巷賣雞蛋,后來又賣瓜子、芋頭,只要能賺錢,他什么都干。
一天下來,能賺到好幾毛,夠一家子的伙食費。
只可惜好景不長,就在生活漸漸有了起色的時候,周圍有人眼紅,把許連捷給舉報了。
那個年代,做生意屬于投機倒把,賣雞蛋也不行。
許連捷被抓起來,關進了“學習班”。
他在學習班接受教育,但做生意的熱情并沒有消退,仍在每天悄悄琢磨著干點啥好。
1978年改革開放,許連捷意識到政策的紅利要來了。
他組建了一支運輸車隊,每天奔波在各大企業之間,拉貨的同時,也在探聽著各行各業的動態。
他了解到很多工廠需要勞保用品,于是用拉貨攢下的錢,跟幾個同鄉一起創辦了一家勞保服裝廠,代工生產勞保服裝。
他們給周邊各個工廠供貨,生意做得非常紅火。
● 年輕時的許連捷
許連捷每天忙得不可開交,父親那頭卻一籌莫展。
老人每天坐在門前,替兒子擔驚受怕:“賣筐雞蛋都被抓,你辦這么大的廠子,到時候能饒得了你?”
許連捷告訴父親:“時代不一樣了,天上不下雨了,開始下金子了!”
那是個“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的時代,許連捷敢拼敢闖,站在時代的風口賺得盆滿缽,短短幾年就攢下了50多萬元。
這筆錢也成了他日后縱橫商海的原始資本。
02
從“羞于啟齒”到“火遍全國”
1985年,32歲的許連捷遇到了一名設備工程師,對方來自中國香港,正在推廣衛生巾生產設備。
那個年代,衛生巾是實打實的新鮮玩意兒,普通家庭見都沒見過。
國內女性普遍使用的是“月經帶”,又叫“月事帶”,其實就是用長布條做成的帶子,里面墊上衛生紙。衛生紙用完就扔,帶子卻要洗凈晾干,下次接著用。
許連捷雖然對這些不太了解,但當他聽說衛生巾比傳統的“月經帶”更衛生更安全時,他敏銳地覺察到了商機。
他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產品,既能造福女性,也能填補國內空缺。
為了穩妥起見,許連捷給一些有海外業務的生意伙伴去電,詢問衛生巾是不是真有宣傳得那么好。
恰好其中一位生意伙伴的太太,出國時從國外帶回了兩包。
對方表示:“這東西一旦用過就成了習慣,再也改不回去了。國內又不好買,只能去國外。”
許連捷的想法得到了證實,他當即拍板,買設備造衛生巾。
他興沖沖地跑回廠里,跟大家商量要生產衛生巾,卻遭到了人們的一致反對:
“好端端的服裝不做,偏去做這種玩意兒,你是哪根神經出了毛病?”
許連捷則告訴人們,服裝廠雖然眼下紅火,但門檻太低,咱這種幾十人的作坊小廠遲早會被淘汰;而衛生巾是一條新賽道,“先人一步天地寬”,一定會有更廣闊的前景。
如此,許連捷力排眾議,開始東奔西走地籌備建廠。
他拉來一位香港投資人,東拼西湊籌集了136萬元,購進一條衛生巾生產線,恒安集團就此誕生。
他將衛生巾品牌定為“安樂”,意思是“讓數億女性安全快樂”。
● “安樂”衛生巾早期工廠
公司成立初期,并不如許連捷預想得那樣順利,產品生產出來卻賣不出去。
因為那時人們的思想觀念普遍保守,像衛生巾這種女性私密用品,很多人羞于提起。
為了改變人們的觀念,許連捷投入3萬元重金,在電視臺打廣告。
大庭廣眾下播出的廣告,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老百姓心里對這類產品的羞恥感。
效果很明顯,沒多久,就有一家上海的大公司來拿貨,不過,對方把價格壓得很低,每包0.8元。
要知道,許連捷生產一包衛生巾的成本是0.9元,把價格壓得比成本還低,這生意還怎么做?
公司高層們都很生氣,認為對方沒誠意,是在趁火打劫,揚言扔了都不賣。
許連捷則決定,一定要賣,但只賣200箱。
事實證明許連捷決策的準確,對方拿到貨后,銷量非常好,幾天后又來要貨2000箱。
許連捷趁機把價格恢復了正常,每包0.97元,對方知道這東西好賣,很痛快地接受了。
就這樣,許連捷打開了上海市場,之后又以上海市場為范本,輻射全國,把衛生巾推向了千家萬戶。
● “安樂”衛生巾生產線
兩年后,許連捷增設第二條衛生巾生產線;
又過了一年,衛生巾銷量翻番,生產線增設至4條;
再過一年,到了1989年,生產線已增設至10條,越來越多的女性用上了衛生巾。
這個原本被人們瞧不上的行當,被許連捷徹底帶火了。
03
獨占四個“中國馳名商標”
很多人見生產衛生巾能賺錢,開始陸陸續續涌入這個行業,試圖分一杯羹,大大小小的衛生巾廠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其中不乏一些實力雄厚的外資品牌,以強大的宣傳攻勢,開始搶占市場。
為了守住江山,許連捷積極研發新品,并投入巨資引進國際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生產出帶有蝶形護翼的“安爾樂”高級衛生巾。
與傳統的直條狀衛生巾相比,護翼衛生巾更穩固,防側漏效果也更好。
該類衛生巾直到現在仍是市場上的主流。
此外,許連捷又面向年輕女性,推出少女系列衛生巾“七度空間”;并進軍紙尿褲和生活用紙領域,相繼推出了“安兒樂”嬰幼兒紙尿褲、“心相印”紙巾等。
自此,許連捷完成了“三大領域、四大品牌”的布局,這些品牌全都是中國馳名商標,全都是爆款。
尤其心相印紙巾,更是風靡全國,成為一代人心中獨特的記憶符號。
● “心相印”紙巾
1998年12月,許連捷帶領恒安集團,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徹底坐穩了行業的第一把交椅。
04
企業家中的“帥才”
30多年風雨沉浮,如今,恒安集團已是中國最大的生活用紙和婦幼衛生用品制造商,擁有員工2萬余名,產品不僅暢銷全國,還遠銷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營收超237億元,妥妥的“百億級實業帝國”。
他還在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州合作建立中俄工業園區,定位為中國企業孵化基地,助力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國門。
在許連捷看來,中國企業在海外一定要抱團,團結起來才會有力量。
● 恒安集團
許連捷堪稱企業家中的帥才。
2002年12月,許連捷牽頭成立晉江市慈善總會,并出任會長。
稍微了解一些商業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晉江系”企業和品牌是王者般的存在。
這座小小的縣級市,匯聚著一大批商業巨頭,光上市公司就有50多家,像安踏、特步、鴻星爾克、七匹狼、361°等,這些企業都在晉江。
有錢人多了,企業家們之間相互擺闊也是出了名的,婚喪嫁娶動輒擺上幾百桌的豪華酒宴,彩禮嫁妝更是高達上千萬。
許連捷擔任慈善會長后,提出“不重面子重里子、不講排場講慈善”的口號,倡導紅白喜事簡辦,把省下的錢捐作善款。
2004年,在兒子的婚宴上,許連捷帶頭將27萬禮金全部捐出。
之后,他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每逢喜事必捐款:
次子結婚,他大手一揮,豪捐善款6666.66萬元;
侄女結婚,他也毫不吝嗇,向慈善總會慷慨捐贈1000萬元;
三子結婚,他再次捐出6666.66萬元;
父親許書典八十大壽,他則以許書典名義,捐善款9999.9999萬元,寓意“長長久久”,表達對父親健康長壽的美好祝愿。
當年那個坐在門口、整天替兒子擔驚受怕的老人,如今享受著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孝道。
● 許連捷父親許書典受頒“慈善世家”
據統計,多年來,許連捷捐出的善款已超過10億元,并且,他以強大的號召力,帶動著更多晉江企業家移風易俗、將禮金投入到慈善事業中。
他帶動的捐贈數額已超過170億元,這些善款被廣泛用于教育、醫療、扶貧、鄉村建設等各項事業,至少有18萬困難群眾直接受益。
以前紅白喜事拼排場,現在慈善捐款成時尚。
談到晉江商界的變化,許連捷非常欣慰:
“我很高興,現在有很多晉江企業家和我一樣,愿意把慈善當作一份長期的事業去做。慈善這件事,人人都可以參與,錢不在多,一塊錢就是一份心力。有心比有錢更有力量,更能影響人。”
前些年,許連捷逐步將恒安集團交給長子許清流打理,卻始終不肯卸下晉江慈善會長的重擔,他表示:
“別的頭銜、職務可以卸下來,這個職務很重要,我還要在這里面發一份力。”
許連捷在捐款上一擲千金,生活上卻非常儉樸。
在機場吃泡面、不進貴賓廳,都是他的常規操作。
從窮苦家庭走出,過慣了忍饑挨餓的苦日子,節儉是他深刻在骨子里的品性。
這個曾經賣雞蛋賣芋頭的鄉村窮小子,用盡自己所能地幫扶弱勢者,帶領更多人,把慈悲和善意當作向上的力量。
此去青山路遠,人間已留春痕。許連捷的故事,終將在每一筆慈善捐款的流動里,永遠被記得。文/牧龍閑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