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08年11月19日,中國網報道,在云南的一個小山村里的老水塘中,村民意外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生物。
它們的上半身是透明的,下半身是橘紅色的,樣子看起來有點像蝦,但是腿明顯要比蝦多,又有點像蚰蜒,這種生活在水中的“怪物”還是仰面游泳的。
這究竟是一種什么生物呢?
當地村民十分疑惑,同時也害怕村子里的牲畜喝了老水塘里的水中毒,于是就趕緊求助了水產站的工作人員。
而專業人員也對這種生物感到疑惑,不敢確定,最終經過一番曲折的鑒定,這竟然是一種在中國首次現身的罕見新物種。
?【·發現蝦狀“怪物”·】?
發現這一奇怪生物的地方是在云南省瀘西縣,一個叫井不干村的小山村中,村子的山腰處有一個老水塘,一年四季都不會干涸。
這個老水塘的面積有一畝多,平時村子里的很多孩子都喜歡在水塘里抓泥鰍撈蝦撈魚,村子里的水牛也經常來這喝水。
2008年的9月1日下午,村子里的孔維雷還是跟往常一樣來水塘里捉泥鰍,一網兜下去,泥鰍撈上來不少,不過里面還有幾只長相很奇怪的生物。
正是后來被村民稱之為蝦狀“怪物”的生物,孔維雷從來沒見過這種生物,于是就拿給村子里的其他人看,大家表示都沒見過。
村子里的人擔心這種生物有毒,會污染老水塘里的水,進而危害到時常到這里玩耍的孩子和水牛。
孔維雷十分好奇,就給水產站和電視臺都打了電話,希望有人能認出這種“怪蝦”的身份。
水產站的副站長殷建平和他的同事在看到這種生物的時候營業非常奇怪,他們幾乎對縣里的水生生物無一不識,但是也叫不上來這種“怪蝦”的名字。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種生物應該沒有毒,生活在老水塘中的魚都可以捕食它們,這讓村民心安不少。
不過這個老水塘已經在村子里存在有些年頭了,為何之前都沒發現“怪蝦”的蹤跡,它們是如何突然冒出來的呢?
為了找出這些“怪蝦”的身份,殷建平捉了幾只帶回去。
通過更細致的觀察,人們對這種“怪蝦”的外形有了更詳細的了解,它們的體型很嬌小,只有三四厘米長,上半身透明,幾乎可以看見它們的內臟結構,下半身是橘紅色,像是蝦尾,尾巴末端分叉,類似魚尾,上面長有纖毛。
“怪蝦”的眼睛比較突出,頭領還有一對觸角,胸部分布有11對泳足,用來輔助它們在水中游動。
雌雄有比較明顯的區別,雄性的個頭稍大于雌性,嘴巴為鉗狀,雌性為扇狀。
然而這樣形象的生物,在殷建平所了解到的水生生物中似乎并不存在,還沒等他繼續研究,捕捉的這些樣本已經相繼死去。
于是他將這些“怪蝦”的影像資料傳給了更權威的專家舒樹森,請他進行辨認。
舒樹森初步認定這種“怪蝦”應該是枝額蟲,國內的記載非常少,在美國,人們稱呼這種生物為仙女蝦。
?—【·中國首次發現·】—?
但從影像資料做出的判斷并不一定完全準確,舒樹森就和同事親自來到了瀘西縣進行采樣,用帶來的先進設備進行更精密的鑒定。
舒樹森從老水塘里捕撈了30條“仙女蝦”,帶回了昆明進行研究,然而在專家的鑒別之下發現,這似乎并不是仙女蝦。
它的很多身體功能和細部的身體結構都和仙女蝦所在的釵額蟲科枝額蟲屬生物的特征不相符,雖然還不確定它們的身份,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并不是仙女蝦。
昆明的專家又將“怪蝦”的影像資料傳給了北京的專家,北京專家研究后發現這一物種似乎在中國還從未有過文獻記錄。
專家們又進一步擴大了搜尋范圍,向國外的專家進行求證,這才找到了答案。
這種生物是地球上非常古老的一種生物,全球的發現數量也很有限,之前僅在印度河太過有過它的相關記錄。
這種生物的學名叫做旋額蟲,是旋額蟲科的一種水生生物,在中國還是首次被發現。
之后在云南的丘北縣,人們第二次發現了旋額蟲的蹤跡,2015年10月27日,昆明信息港報道,是在云南丘北縣籠陶村的一處洼地發現的,捕獲了2000多只。
明確了“怪蝦”的身份之后,專家們對這一物種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也發現了它很多特殊的生活習性。
旋額蟲的生命非常短暫,不超過3個月,它們在繁殖后不久就會死亡,卵在水中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發育就會變成幼體。
而這些人工養殖的幼體通常也長不大,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也都相繼死掉了,目前人們養殖的最高時常是26天。
不光是人們捉回來的樣本,就連生存在老水塘中的野生個體同樣已經失去了蹤跡。
專家們也是由此推斷,它們很可能此前就已經出現過,但是因為旋額蟲的壽命極短,人們可能還沒來得及發現它們,它們就已經死掉了。
并且旋額蟲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此前舒樹森也對老水塘里的水體進行了檢測,發現這里的水呈弱堿性,溫度在20度左右,可能這也是它們生存的條件之一。
老水塘的地理位置也很特殊,處在半山腰卻不干涸,專家研究發現這里還是喀斯特地貌,在幾百萬年以前這里可能都是一片汪洋。
在地質運動下,出現了很多像老水塘一樣靠地下水補給的小湖泊和池塘,而這也正給旋額蟲等古老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
丘北縣發現旋額蟲的地理位置和瀘西縣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都曾是海底,現在是喀斯特地貌。
不過旋額蟲的壽命如此短暫,它們又是如何在地球上生存至今的呢?
旋額蟲雖壽命短,但它們的生命力比較頑強,研究發現只要環境合適100度的水溫也能孵化,而且卵是有休眠期的,遇上極端或者不適宜生存的環境時,它們就會陷入休眠,時間可能是幾十年甚至更久。
只有遇到合適的生存條件之后,它們才會再次孵化,而老水塘中的旋額蟲很有可能就是因為環境合適,人們才偶然發現了它們的蹤跡。
之后當地有關部門也對老水塘進行了保護,希望可以有機會再次見到這一古老的生物,旋額蟲。
參考:
中國網《中國首次現身的新科物種"仙女蝦"[圖]》,2008-11-19
都市時報《鑒定 中國首次現身的新科物種》,2008-11-14
昆明信息港《云南丘北發現2000多只活體旋額蟲》,2015-10-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