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 70 年代誕生了許多上映即成功的經(jīng)典影片,如《人猿星球》《大白鯊》《教父》和《德州電鋸殺人狂》。但和電影史上的任何十年一樣,70 年代也不乏票房失利之作。這些電影的票房成績低于預期,最終淪為票房炸彈而非熱門大片。它們或許因口碑崩盤讓觀眾望而卻步,或許因制作問題或不可控的外部事件導致商業(yè)失敗,又或許只是超前于時代。
在這些案例中,有些電影上映時口碑和票房雙輸,卻在部分觀眾中找到共鳴,最終歷經(jīng)歲月沉淀成為邪典經(jīng)典。以下是 1970 年代上映時票房慘敗,卻在數(shù)十年后成為觀眾心頭所愛的十部邪典佳作。
10. 《冬天的殺戮》(1979)
《冬天的殺戮》是一部諷刺黑色喜劇,改編自理查德?康登 1974 年的同名小說,據(jù)傳由黑手黨參與制作。故事發(fā)生在虛構的美國總統(tǒng)蒂莫西?基根遇刺 19 年后,尼克?基根(杰夫?布里吉斯 飾)被卷入一場關于已故同父異母兄弟遇刺事件的陰謀。
影片靈感源自約翰?F?肯尼迪總統(tǒng)遇刺及其背后的陰謀論。盡管受到評論家青睞,但其有限的影院上映規(guī)模直接影響了票房 ——650 萬美元的預算僅換來剛過百萬的票房。不過,受限的上映范圍與影片本身的質感,反而助力其積累了一批忠實擁躉。
9. 《埃迪?科伊爾的朋友》(1973)
《埃迪?科伊爾的朋友》是一部新黑色犯罪片,改編自喬治?V?希金斯 1970 年的同名小說,聚焦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愛爾蘭黑幫中的一名小混混。劇情反轉之處在于:埃迪?科伊爾其實根本沒有朋友。
影片收獲積極評價(爛番茄新鮮度高達 98%),卻未能收回成本。自 1973 年上映后,它逐漸成為邪典經(jīng)典,被部分人視作 1970 年代最偉大的犯罪片之一。
8. 《夜間行動》(1975)
《夜間行動》是另一部新黑色驚悚片,由曾執(zhí)導 1967 年經(jīng)典《邦妮和克萊德》的阿瑟?佩恩擔任導演。已故演員吉恩?哈克曼飾演一名洛杉磯私家偵探,受前電影女星委托尋找失蹤的未成年女兒。
影片獲評論界認可,哈克曼還憑借此片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但當時它在商業(yè)上并不成功,多年來憑借家庭媒體發(fā)行吸引了越來越多觀眾,成為邪典經(jīng)典。
7. 《天堂的幽靈》(1974)
《天堂的幽靈》融合了喜劇、恐怖與搖滾音樂劇等多種類型,講述一位毀容作曲家為愛情出賣靈魂,卻被邪惡唱片大亨背叛 —— 后者偷走他的音樂,打造了自己的搖滾圣殿 “天堂”。
該片由《疤面煞星》《魔女嘉莉》《碟中諜》的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自編自導,雖憑音樂獲得奧斯卡提名,卻遭影評人差評,票房也令人失望。但隨著時間推移,影片聲譽日增,成為備受喜愛的邪典之作。
6. 《黑洞》(1979)
1977 年《星球大戰(zhàn)》掀起科幻熱潮后,迪士尼急于在該領域分一杯羹,于兩年后推出《黑洞》。故事設定在遙遠的未來,一艘科研飛船抵達黑洞邊緣,發(fā)現(xiàn)一艘由神秘科學家指揮的失蹤船只。
2600 萬美元的制作和宣傳成本,使《黑洞》成為當時迪士尼史上最貴的電影,也讓它難以回本 —— 僅收獲 3580 萬美元的本土票房。如今,它在科幻迷中成為邪典經(jīng)典,甚至有粉絲認為其超越了《星球大戰(zhàn)》。
5. 《漫長的告別》(1973)
《漫長的告別》是一部諷刺新黑色驚悚片,背景設定在 1970 年代的好萊塢, Elliott Gould 飾演文學與電影史上最具標志性的私家偵探菲利普?馬洛。馬洛在朋友及其妻子離奇死亡后卷入一樁案件,年輕的阿諾?施瓦辛格在片中還有未署名客串。
影片預算僅 170 萬美元,票房卻未破百萬。如今它被視作菲利普?馬洛系列最出色的銀幕改編之一,成為邪典經(jīng)典。
4. 《魔法師》(1977)
別被片名誤導,《魔法師》并非奇幻冒險片,而是由威廉?弗萊德金執(zhí)導的動作驚悚片,講述四個來自不同國家的男人,冒險穿越危險的拉美叢林運輸不穩(wěn)定炸藥的故事。該片最初計劃小規(guī)模制作,弗萊德金卻選擇了更宏大的方案,預算飆升至 2200 萬美元,需兩家大型電影公司聯(lián)合發(fā)行。
影片口碑與票房雙慘敗,全球票房僅 900 萬美元。因與《星球大戰(zhàn)》同期上映,完全被喬治?盧卡斯的現(xiàn)象級作品掩蓋光芒。多年后,評論界重新審視這部電影,它從邪典經(jīng)典升級為被忽視的杰作 —— 弗萊德金一直將其視為自己的代表作,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3. 《哈洛與慕德》(1971)
作為浪漫黑色喜劇,《哈洛與慕德》獨樹一幟:20 多歲的哈洛與 79 歲的慕德從友情發(fā)展出戀情,堪稱跨越巨大年齡差的禁忌之戀。
影片首映時商業(yè)和口碑雙失敗,直到 1983 年 —— 上映 13 年后 —— 才最終盈利。如今它不僅是邪典經(jīng)典,在當代重新評估中也收獲更積極的評價,爛番茄新鮮度達 86%。
2. 《洛基恐怖秀》(1975)
《洛基恐怖秀》是影史最著名的邪典經(jīng)典之一,集恐怖、喜劇、音樂劇于一體,原聲配樂跨越多種風格。上映初期被視為票房炸彈,卻通過午夜場放映逐漸積累了一批死忠粉 —— 觀眾會扮成影片角色,參與音樂段落互動。粉絲沉迷于影片的荒誕戲劇感、性禁忌與夸張角色,尤其是蒂姆?Curry 飾演的異裝癖科學家弗蘭克 - 納法特博士。
自 1975 年上映以來,《洛基恐怖秀》發(fā)展出忠誠且狂熱的粉絲群體,成為長盛不衰的文化現(xiàn)象。至今仍定期舉辦限量影院放映,尤其在萬圣節(jié)期間,累計票房已達 1.16 億美元。
1. 《歡樂糖果屋》(1971)
《歡樂糖果屋》改編自羅爾德?達爾的經(jīng)典童書《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講述查理與四位幸運兒憑借金票進入威利?旺卡神秘而奇妙的巧克力工廠的故事。吉恩?懷爾德飾演的古怪巧克力制造商,成為他最標志性的角色之一。
令人驚訝的是,該片最初票房表現(xiàn)不佳,300 萬美元預算僅換來 400 萬美元票房。直到電視播映和家庭影像銷售,才讓它走紅并盈利。如今,《歡樂糖果屋》早已超越邪典經(jīng)典的范疇,成為最受喜愛的家庭電影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