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口風再次出現變化,暗示與中國的關稅戰可能會在數周內結束,釋放了什么信號?與此同時,黃仁勛抵達北京,與中國科技企業進行接觸,不僅作出了重要承諾,還提出要幫助中國制造芯片,如何看待他的表態?
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當著媒體的面,聲稱“未來3-4周,中美將簽署貿易協議”,并強調“對華關稅可能不會增加,反而會降低”,但堅稱“沒有與中方主動接觸的計劃,需要中國率先釋放善意”。顯然,特朗普這番暗示中美關稅戰將結束的言論,本質上還是重復他此前“球在中國這邊”的言論,要中方作出讓步。
不過,美國《紐約時報》指出,特朗普發起關稅戰,就是自食其果,實際情況是中國已經在多個美國擅長的領域,正面將其擊敗。比如特朗普啟動“星際之門”計劃來大力發展AI,但中國迅速推出了DeepSeek,完成了“星際踹門”,使得美國在這個領域的優勢蕩然無存。
對當前的困境,特朗普其實有所意識,但他不會選擇對華讓步,因為這意味著“承認失敗”。而且,特朗普已經開始把責任推卸給他人,試圖減輕自己的壓力。在4月17日,特朗普就公開表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被解雇的速度再快也不為過”。要知道,特朗普無權解雇鮑威爾,但他就是要作出這番表態,從而把問題歸咎于鮑威爾個人。而且,特朗普計劃讓自己團隊的凱文 沃什進入美聯儲,很明顯想要強化對該機構的掌控力度。這種情況,很可能給美國經濟增加更大的變數。
在這種局面下,英偉達CEO黃仁勛在時隔3個月后,再次抵達中國,迅速與中方高層進行了會談,承諾“堅定不移服務中國市場”。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在中國市場有巨大的利益,黃仁勛本人在美國科技界有很高的地位,并且這次來華還得到了中方的高規格接待。從這些情況看,黃仁勛頗有作為美國商界“特使”來華,討論如何應對特朗普關稅戰。更重要的是,據英國《金融時報》透露,黃仁勛還與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進行面談,提出要為中國設計新一代芯片。顯然,黃仁勛這次來華,就是在中美關稅戰的背景下,進行一次“戰略溝通”,尋求美國商界繼續與中國市場深度合作的渠道。
對此,有分析認為,不妨給英偉達一個市場,這樣可以促成中國的芯片算力企業們更新換代,加快相關產業的崛起,起到“鯰魚效應”。比如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就是因為特斯拉這條“黑鯰魚”進來了,給了中國車企壓力,從而不斷推動技術實力提升,來滿足市場的需求。現在,國內不缺半導體方面的投入,但問題是如何提升芯片的“性價比”。一些國產GPU的算力已經非常優秀,但在跑AI模型時依然沒有達到英偉達產品60%的效果,這就需要對整體架構和軟件生態進行優化。如果國內企業能與英偉達合作,把底層架構建設好,有望解決國產芯片“商用不佳”的怪圈。
而且,面對特朗普這個反復無常,言而無信的美國總統,中國需要盡可能彌補自己的短板,讓他抓不到任何“切入點”。中國只有用硬實力,全面擊潰特朗普的“幻想”,才能讓他真正服軟。接下來,且看中美關稅戰會如何發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