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里怪事多,招商文件變小說。企業砸錢千百萬,最后落得門被堵!企業在南京一農文旅項目投近2000萬后遭封路、堵門、斷電、停水……,滿心歡喜搞投資,打開一看還是政策盲盒。請問審批蓋章是容易,那企業賠錢賠時間怎么算?
事情是江蘇楠寧公司在南京市浦口區永寧街道張圩社區張圩路上,通過政府招商入駐當地,開發農文旅項目。其中發包公告中明確該項目可用于水產養殖等農文旅活動。交易平臺信息顯示,該項目租期10年,租金底價120萬元/年,每三年遞增10%,租金總價1351.32萬元,租金一年一付,另需年利潤分成10%,每年保底分成不得低于20萬元。企業需圍繞精品漁業項目,重點打造水產養殖、精品垂釣賽事、路亞等綜合農文旅項目。但不允許改變資源資產現狀,不允許私搭私建,不允許另作他用。發包方是永寧街道張圩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
招商時街道辦舉著招商文件吆喝得比直播帶貨還賣力:“生態養殖黃金地,政策扶持力度大!”白紙黑字寫著“水產養殖隨便干”,紅頭文件蓋著“重點扶持莫擔心”。入駐后企業樂呵呵掏錢,建魚塘、蓋廠房,仿佛都聽見人民幣在魚塘里撲騰的歡快聲響。誰知剛準備開業大吉,一紙“禁養令”啪拍臉上——原來這地界2018年就被規劃“判死刑”,2020年又補刀“限制養”。
這就好比相親時媒婆說姑娘"膚白貌美大長腿",洞房夜掀起蓋頭卻發現是女裝大佬——貨不對版,概不退換!
現在還沒從“禁養令”的暴擊中緩過神,街道辦又祭出防洪法大招。說江蘇楠寧公司自2024年10月起,在承租區域破壞涵閘設施、破壞侵占防洪堤壩,行為違反防洪法37條,在社區、街道多次送達《合同履約情況建議書》《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等后,仍未整改。對此,街道牽頭組織聯合執法,制止破壞行為并展行政處罰,及時組織受損堤壩修復工作。
最絕的是2018年的禁養令、2020年的限制令,2023年招商,在企業近2000萬真金白銀砸下去之后,才像出土文物般重見天日。這還沒完,2024年12月,張圩社區一紙訴狀將公司告上法庭,請求法院確認雙方于2025年1月26日解除合同的行為合法有效。并請求判決被告立即停止在租賃土地上的施工行為,將所承租的全部資產返還原告并撤場,并支付剩余租金248705.33元及違約金20萬元。
什么感覺,像是被人打了一巴掌后,對方笑了笑又打了一巴掌。
最后我想說:審批過錯,不能總讓企業肉身扛傷害,最起碼應該是誰的問題誰承擔。不能自己的一身毛病不改,反倒要求對方循規蹈矩,這不典型的雙標現場,如果當地的招商政策需要企業一一核驗,請問招商部門存在的意義是什么?汽車當禁養區變招商熱土,是規劃趕不上變化?還是故意揣著明白裝糊涂?公信力不能像南京鹽水鴨——看著油光水滑,一撕就皮肉分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