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跟向太,一位在大陸,一位在香港,為什么總有人拿她們來比拼?
還是去年,兩人原定共同參與綜藝《一路繁花》,但張蘭以“節目組無契約精神”為由退出,暗諷嘉賓“老弱病殘坐輪椅”,向太則疑似在節目直播中以“屎殼郎戴面罩”等言論影射張蘭創業失敗。
這一言論被廣泛認為是針對張蘭的內涵,引發大量網友討論。
隨后張蘭在直播中回應此事稱“不可能是我,向太我跟她很熟,她不會說我的。”
張蘭:白手起家的創業者,早年創辦俏江南并一度達到25億身家,后因對賭協議失去控制權。近年通過直播帶貨及創立麻六記重回公眾視野,強調“不靠男人”的獨立女性形象。
向太:作為香港影視大亨向華強的妻子,其財富更多依托家族產業(中國星集團等),被估算身家達600-800億人民幣。向太常以“豪門貴婦”形象示人,但近年因高調直播帶貨引發對其家族資金鏈的猜測。
張蘭以“接地氣”的創業人設活躍,直播間主打自家產品(如麻六記酸辣粉),常回應網友質疑并主動制造話題。
向太則因直播中“端架子”表現(如拒絕試吃、強調珠寶收藏價值)被批“割韭菜”,甚至被質疑所售商品檔次與身份不符。
向太作為香港影視大亨向華強的妻子,她的財富與家族產業深度綁定。
中國星集團(影視投資)是其核心資產,早期通過投資電影、房地產積累財富。公開報道顯示,向家在香港及內地的商業地產、珠寶收藏(如價值過億的翡翠珠寶)等構成其資產基礎。
2025年向太在綜藝中提到,其珠寶資產“過百億”,但網友質疑高價值珠寶可能存在估值虛高或流通性差的問題。
張蘭的財富主要來自餐飲業與直播電商。
2000年創立的俏江南曾估值25億元,但因對賭協議失敗失去控制權,2014年凈身出戶后二次創業成立麻六記。2023年麻六記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直播帶貨單日最高銷售額達2500萬元。
截至2025年,張蘭名下控股6家企業,涉及餐飲、酒店管理等領域,但未公開具體資產數據。
向太近年頻繁參與直播帶貨及綜藝,被解讀為彌補傳統影視業務下滑的現金流缺口。其直播首秀投入超5000萬元(含流量購買、明星宣傳等),但退貨率高達70%,實際利潤有限。此外,向家在上海等地開發的商業地產項目被曝銷售遇阻,可能面臨資金壓力。
張蘭在直播中坦言需承擔數百名員工薪資,2023年因拖欠前團隊工資卷入訴訟糾紛。盡管麻六記營收可觀,但其快速擴張依賴供應鏈金融支持,存在隱性負債風險。部分網友推測其直播高頻率(日均10小時)反映資金鏈緊張。
向太的“豪門光環”。
向太通過展示豪宅、珠寶、明星人脈強化“百億豪門”形象,但實際資產流動性存疑。
例如其宣稱的珠寶價值多基于拍賣市場估價,變現難度較高。
2024年綜藝《無限超越班》中,向華強稱“向太比我紅”,側面反映其商業重心轉向流量變現而非傳統資產增值。
張蘭的“奮斗敘事”:
張蘭以“破產女企業家逆襲”的人設獲得公眾同情,麻六記產品與個人IP深度綁定。其直播間的接地氣風格(如試吃酸辣粉、調侃家事)塑造了“實干派”形象,但2025年抖音賬號被封禁事件暴露其商業模式的輿論風險。
向太依托家族產業,不動產與收藏品估值更高;
張蘭通過直播與餐飲業務獲得更穩定的現金流;
雙方均存在隱性債務(向太的地產項目、張蘭的供應鏈金融),但具體數據不透明;
向太依賴人脈與資本運作,張蘭依賴個人IP與消費品牌,后者更易受市場波動影響。
張蘭跟向太誰更有錢?
短期看張蘭更有錢,長期主要是看她們的兒子。
誰能撐起自己的家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