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昆明聶耳交響樂團以“彩云之聲”為主題攜全原創交響樂作品亮相第九屆中國交響樂之春,用交響音樂的旋律向北京觀眾展現來自云南獨特的民族魅力。這也是繼2008年第一屆中國交響樂之春后,該團再度登臺國家大劇院。
演出上半場以交響套曲《彩云之詩》為主線,以音樂為筆,勾勒出紅軍長征過云南的恢弘畫卷。開場《中國之夢》通過氣勢磅礴的交響展開,歌頌了中華民族的崛起與復興;交響組曲《阿詩瑪》重現撒尼人經典傳說,從“呼喚”到“回家”,用音樂演繹愛情與抗爭的永恒主題;此外,歌劇《小河淌水》的精選片段以茶馬古道上的愛情悲劇打動人心,悠揚的民歌與交響化編配交織,云南民族藝術的魅力盡顯無疑。
近年來,昆明著力講好“五個故事”,下半場的重磅之作交響組曲《聶耳與國歌》就是歷時兩年精心打造的文藝精品。作品緊扣時代脈搏,作曲家李滄桑運用樸素的音樂語言和簡潔的作曲技法,通過四個樂章向大家展現人民音樂家聶耳的成長歷程與創作故事,從不同階段和角度切入人民音樂家聶耳的一生,整部作品充滿張力,生動地勾勒出聶耳生命中的重要時刻?!翱吹阶约鹤髌返巧蠂掖髣≡禾貏e地自豪、驕傲?!弊髑依顪嫔R灿H臨現場,她表示,“《聶耳與國歌》的成功,在于它用世界性的交響語言講述了中國故事。我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這部作品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聶耳的創作初心與國歌的永恒力量完美交融,激蕩出跨越時空的民族共鳴。”演出謝幕,掌聲與歡呼聲持續近十分鐘,指揮黃屹3次返場致謝。北京觀眾對云南原創交響樂的熱烈反響超乎預期。
“本場演出是一次全方位的展示,不僅是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藝術實力的展現和階段性總結,更是云南原創交響樂發展的一次集中展現。”樂團藝術總監黃屹介紹說,昆明聶耳交響樂團從2016年開始走職業化道路,如今已經迎來了樂團的第九個音樂季。多年來,樂團一直以發展和推廣民族音樂交響化事業為己任,不斷推出委約新作。此次音樂會,讓首都觀眾聽見了云南的“原創強音”,更見證了中國交響樂扎根民族、對話世界的無限可能?!拔覀冞@代音樂工作者要從前輩音樂家手中接過接力棒,將更多更豐富的原創作品帶到觀眾面前。云南的山水、歷史與民族,是我們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用交響樂講好云南故事,就是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多元與包容。”
這場以音樂為核、鮮花為媒的演出,演出結束后,昆明聶耳交響樂團為來的每一位觀眾都準備了一份極具特色的“彩云伴手禮”—來自高原的紅玫瑰,讓首都觀眾感受到了云南的熱烈與深情。“云南是亞洲花卉王國,而來自云南的樂團就是想用最‘云南’的方式,讓觀眾帶走一份有溫度的記憶?!睒穲F團長柴沁園表示,“音樂落幕,鮮花仍開。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從這片紅中,聽見云南山河的呼吸。”
昆明聶耳交響樂團供圖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