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管(水渠)作為農田灌溉的“毛細血管”,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的命脈。隨著春耕時節的到來,港西鎮協北村積極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針對村域內1500米老舊、損壞的電管和50多個放水口開展全面修復與重建工作,為春耕春種保駕護航,夯實農業生產基礎。
此前,港西鎮協北村的電管由于長期受水流沖刷、泥土淤積和風化侵蝕影響,部分段落出現管壁開裂、漏水滲水、堵塞淤塞等問題。每到灌溉季節,水流量不足、灌溉效率低下等問題頻發,不僅增加了農民的灌溉成本,還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及時灌溉,極大地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水利興則農業興,農業興則農村穩。”港西鎮協北村的電管修復重建工作,是保障春耕生產的關鍵一步,也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目前,工程正在緊張有序推進中,預計在春耕大忙前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屆時,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農作物的生長也將獲得充足的水源供應,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注入強勁動力。
施工隊長介紹:“本次施工,我們采用現場混凝土澆灌的方式,與以往先澆筑后拼接的施工方法相比,這種方式能更好地延長電管的使用壽命。我們還對特別容易損壞的節點進行了加固。這次修繕后,最起碼在10年內不會出現漏水滲水等問題。”
“我家地就在電管下游,往年都是最后才能澆上水。聽說這次改造后,水流速度能快一倍,真是太期待了!”村民王阿姨興奮地說。
下一步,港西鎮協北村將建立健全電管等水利設施的長效管護機制,明確管護責任,定期開展巡查和維護,確保水利設施長期發揮效益。同時,積極引導村民參與水利設施保護,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和參與農田水利建設的良好氛圍,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水利基礎。
通訊員:陳賽、陸志穎(港西鎮基層新聞官)
編輯:焦倩倩
責編:李琳、焦倩倩
給我點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