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管善建
時序進入桃月,大地春暖花開,我的寫作,也迎來了一個小高潮。
粗略統計一下,一個半月來,我在“京都聞道閣”發表作品20篇,“麻城文學微刊”發表作品10篇,共30篇,具體情形是:
與春景有關的有10篇
《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家鄉的紅杜鵑&廣東的木棉花》都寫到湖北麻城的市花——杜鵑花,借寫花而表達對我故土的熱愛和眷戀。
《一畦油綠滿眼春》《金色的守望,精心的呵護》是寫父親油菜地,從孟春到仲春,從長苗蓄勢到開花吐艷。勞動是父親一生的習慣,土地也回報他多彩的容顏。
而借物抒情的有《花木去枝長新芽》《青綠叢中一抹紅,紅綠相間更蔥蘢》《贊廠門口的黃花風鈴木》《老家門口的茶花紅艷艷》這4篇。
以擬人化的手法寫花木自述的有《雞蛋花自白——我的花期不一樣》《新芽》。這兩篇寫法比較新穎、獨特,也具有一定的哲理和寓意。
寫親情的有10篇
《滾粥撈魚片》是寫與家人在某店吃特色美食的場景和感受。《春郊采擷黑珍珠,品嘗釋迦口味殊》是寫全家去郊外,感受田園風光的同時,采摘新鮮的奇珍異果之事。《樂在田中——記周六的親子活動》是寫兒子單位周末組織親子游,其中多項活動,既充滿樂趣,又有教育意義。《尋源臺到回歸亭,雨霧深處掃山人》是寫清明假期,家人雨中登山,路遇環衛阿姨堅守崗位,心生感慨之事。
這4篇,皆在“京都聞道閣”平臺發布。
《年過月盡說肉糕》,記述了家鄉麻城的美食及春節前后弟弟弟媳兩次寄肉糕所蘊含的濃濃親情。《娘,您并未走遠》,表達了對逝去母親深深的思念和跨越時空的告慰。《爺接孫兒放學歸》,以孫子放學途中爺孫的對話為題,記錄天倫之樂,并表達對幼兒園老師的真摯感謝。《重上小漆園》,則是通過父親五十年后重上離家幾十里地的高山古村落,感慨改革開放后驚人變化的場景。《堂弟媳的小菜園》,通過對照片的解讀,描寫堂弟媳種菜的用心、細心、耐心和恒心。《帶著豆芽放學歸》描寫孫子對豆芽的細心保管和童趣話語,以及對野菜的興趣,勾勒出一個天真、認真又有好奇心的幼兒形象。
這6篇,皆在“麻城文學微刊”平臺發布。
以上每一篇,多則千余字,少則兩三百字,文章不長,但感情真摯,親情濃郁。
與文友互動的有3篇
《乙巳文潮涌,靈蛇筆鋒銳》,敘述了我對三位生相屬蛇作家的欽佩之情。他們都是高產作家,個個文思敏捷,有生花妙筆,能下筆千言,令人羨慕。三位的大名分別是楊德振、吳剛、倪玉,皆為“京都聞道閣”的優秀作者。
《人生下半場——與一位八旬長者的詩意交流》,寫的是與麻城文化界德高望重的一位老前輩微信來往的點滴趣事和人生感悟。
《清明懷先祖,文章識宗親》,是品讀一位管氏宗親《村頭那口老井》后,聯想起自己童年的景象,所寫的一篇讀后感。
寫習慣與修養的有4篇
《從掛歷背面寫草稿說開去》,描述了我寫作時,有時會用撕下來的掛歷背面起草文稿,并由此擴展,講到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珍惜糧食等融入骨子里的良好習慣。
《每個“指呼點檢”都是生命契約:從指尖到心間的安全管理溫度》講到公司推行“指呼點檢”的重要意義及員工貫徹執行的情況,并強調好習慣有利于保安全。
《從不愿“分享”到樂意“交換“》,是我下班后帶孫子在兒童樂園玩耍時,他與一位小女孩爭搶秋千之事。開始互不相讓,后來達成和解,輪流坐上去玩。從而總結出對小孩的教導,要重原則、有耐心、講方法、會引導。
《兩分鐘綻放團隊榮光:從牌匾到人心的榮耀傳遞》講述了為嚴守會議時間,我利用短短的兩分鐘與全員分享近期公司榮譽,并通過短小精悍的演說鼓舞大家之事。
寫家庭倫理和社會現象的各1篇(共2篇)
《愛是天性,敬要學習》,是在“麻城文學微刊”讀到文友龔增元老師的一篇關于幼兒園和養老院場景對比的現代詩后,有感而發,寫下了我的看法。主要觀點是:哺育子女,是人類的天性和本能,所以自由發揮就行,不用刻意去教和學。而尊敬父母和長輩,并將尊敬轉化為孝行,則需要用心學習、真心實踐。
《圖書館座無虛席的景象一去不復返了嗎》,是寫電子閱讀日漸流行和普及的時代,圖書館的冷清無可避免。面對用心打造的舒適環境卻缺少往日那種熱心讀者的現象,無可奈何地發出一聲慨嘆和詰問。
寫清明祭奠革命先輩的1篇
《清明節,祭忠魂》,是看到清明節前父親在兄長的陪同下,參觀河南新縣(原屬麻城)許世友將軍故居并去其墓前祭拜的照片,一時興起,寫了三百余字的韻文。
韻文按許世友將軍的先后經歷,共分五個部分:早年參加黃麻起義,走上革命道路,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戰功卓著;長征途中爬雪山,過草地,嘉陵江邊帶領敢死隊出生入死,與敵人斗智斗勇;在延安抗大學習“充電”后,被毛主席欽點去山東前線領導抗日;解放戰爭時期軍民團結連打勝仗,毛主席贊道:“許世友是員戰將,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最后寫解放后參加抗美援朝、鎮守南京、反擊越南、魂歸故里等。
“京都聞道閣”“麻城文學微刊”皆有一個很好的做法,那就是在文章的末尾,都附有作者在該平臺已發表文章的目錄,讀者想看某篇文章,點擊選中的標題,打開即可閱讀,還可以點贊,可以轉發,可以留言,可以點擊心型“在看”,以便讓更多有興趣的讀者看到。
在此,要感謝平臺!感謝編輯!感謝對我文章給予關注和鼓勵的所有人!
記于 2025年4月16日
☆ 本文作者簡介:管善建,籍貫湖北麻城。某合資企業管理人員,江門市政協委員。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