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給搭伙大媽每月5000,1個月后,大媽狼狽逃離:給一萬也不伺候了
我是趙姨,今年62歲,退休前是小學老師。
老伴走了十年,女兒在外地定居。
去年在社區活動中心認識了68歲的李大爺,他退休前是單位領導,獨居多年。
那天跳完廣場舞,李大爺攔住我:"趙老師,我看你一個人生活挺不容易的。要不咱們搭伙過日子?我每月給你5000塊生活費。"
我愣住了。
5000塊在我們這小城市不算少,比我退休金還高。
但我猶豫:"這...不太合適吧?"
"有什么不合適的!"李大爺嗓門洪亮,"現在流行'銀發搭伙',互相有個照應。你搬來我家住,負責做飯打掃,生活費我出,你還能攢點錢。"
我想起女兒總擔心我獨居不安全,心動了。
一周后,我收拾行李搬進了李大爺三室兩廳的房子。
第一天早上六點,李大爺就敲我房門:"趙老師,該做早飯了。我七點要吃上,八點要去公園下棋。"
我慌忙起床,發現冰箱里只有兩個雞蛋和半棵白菜。
李大爺遞給我200塊:"今天先湊合,以后按我列的菜單買。"
那張菜單讓我傻了眼:早餐要現磨豆漿、手工饅頭;午餐必須兩葷兩素;晚餐要煲湯。
200塊連兩天菜錢都不夠。
"李大哥,這錢可能..."我話沒說完,他擺手打斷:"5000塊包含所有開銷,你看著安排。"
第一周結束,我貼進去800多。
李大爺卻抱怨:"排骨怎么不是肋排?蝦仁不夠新鮮??!"
他完全不知道現在菜價漲得多厲害。
更讓我難受的是他的態度。
有天他朋友來家,他當著我面說:"老張你看,我現在有人伺候,每月才花5000,比請保姆劃算多了!"
我端著茶的手直發抖。
晚上給女兒打電話,她氣得直哭:"媽,您這是圖什么???回來吧!"
但我還想再試試。
第二周,我嚴格按照菜單做菜。
李大爺卻把筷子一摔:"天天這幾個菜,吃膩了!明天換花樣!"
那天半夜,我聽見他在客廳打電話:"...對,就那個趙老師,特別好使喚...哈哈哈..."
我捂著嘴在客房掉眼淚。
李大爺的老同事來訪,他命令我:"快去泡我珍藏的龍井!"
結果我不小心打翻了茶罐。
"你知不知道這茶多貴!"李大爺當眾吼我,"5000塊工資都賠不起!"
所有人都在看我。
我解下圍裙,平靜地說:"李大哥,這活我干不了。明天我就搬走。"
他慌了:"嫌錢少?我給你加到6000!""7000!""8000!"
我搖頭:"給一萬也不伺候了。我是來搭伙過日子,不是來當廉價保姆的。"
收拾行李時,李大爺堵在門口:"你走了誰給我做飯?"
我冷笑:"您這么有錢,請個專業保姆吧。"
搬回家那天,女兒特意回來接我。
一進門她就紅了眼眶:"媽,您瘦了好多..."
我拍拍她:"沒事,媽想通了。"
現在我和幾個老姐妹組了互助小組,誰有事大家幫忙。
上周李大爺托人帶話,說愿意重新談條件。
我讓帶話人轉告他:"搭伙過日子講的是情分,不是買賣。您先學會尊重人,再說別的。"
趙姨的故事讓我想起一句話:"錢能買來服務,買不來真心。"
老年人搭伙本是互相取暖的好事,但若變成金錢交易,就失了本心。
很多獨居老人像李大爺,習慣了用錢解決問題。
但他們忘了,晚年最珍貴的不是被伺候,而是被真心對待。
有句老話說得好:"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晚年生活,舒心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解決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