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生是一部豐富多彩又曲折傳奇的大書
足夠我們一輩子閱讀、一輩子學習."
這個她指的是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著名的畫家
"華宜玉"
照片上中間拿著畫板面帶微笑的婦女
則是藝術圈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
"才女"
光看照片你也知道華宜玉從小肯定也是
不愁吃穿的富貴小姐
事實上呢確實也是如此
華宜玉她從小就在富裕家庭中長大
詩詞字畫組成了她童年所有的娛樂
當然在這么多的藝術種類中
她最鐘情的還是
“繪畫”
不論是在人生的那個階段
結婚、成家、戰亂、文革時期她都不曾
放棄過對繪畫的熱愛
讓華宜玉一舉成名的是她在
清華大學任教時所創作出的一系列水彩作品
華宜玉的水彩作品和她人一樣
溫潤如玉、色彩掌控得極其舒服、自然
實際上華宜玉最開始學習的是國畫
等到上了大學的之后
才轉去學習西方的油畫
等到畢業之后才又創作出了
屬于自己獨特的水彩建筑畫
她將東西兩種完全不同的繪畫種類
融合在一起
中國山水中的柔和西方油畫
顏色堆砌起的油畫質感互相結合
成就了她作品獨特的畫面效果
現在看華宜玉的作品是有著非常完整的繪畫語言的
但要呈現出這樣的畫面效果
她整整努力了40年的時間
從對建筑毫不了解的情況開始
她一點點的熟悉建筑的造型
在不斷的寫生、臨摹中逐漸的掌握
色彩、質地、空間以及環境的融和
有時候同一棟建筑她可能會畫上十幾幅作品
就為了摸透具體的建筑結構
每一種畫法都需要藝術家不斷的實踐
作品中的每一筆都滲透了
她自己的感情與汗水
"觀察要深,多作加法;表現要簡多作減法"
這是華宜玉40年總結出的繪畫經驗
追求著用少量筆觸就呈現出復雜建筑結構的她
在后期也確實履行著自己對繪畫的理解
在這些變換中的水彩中
你依舊能看到扎實的建筑造型
他們在對比中產生、在輕輕勾勒出的筆觸下浮現
松動且自然
深厚的國畫的功力其實你在華宜玉的作品中
還是能瞥見不少的
因為不論是在表現建筑
花草樹木亦或是人物的時候
她的用筆、用色都非常的飄逸灑脫
雖然出身不錯
但在戰亂的時候華宜玉和那時候大多數人一樣
過著極度貧苦的日子
她們一家人食不果腹、連褲子
都得縫縫補補度過四季
但就是在這么動蕩的年代里
她也依舊在家中偷偷的學習著
老一輩的藝術家身上所具備的特殊品格
其實在現代已經不多見
能專心去做一件事已經
實屬難得
當然努力始終是會有收獲的
等到生活穩定下來的時候華宜玉雖然已經
兩鬢斑白但她的作品已經在水彩畫界
引起了不小的影響
她筆下的中國建筑通過畫紙
走到了許多國家中展示
每個看過她作品的人無不被她筆下的中國建筑所驚艷
古老式庭院、湘西獨具特色的民居、江南的水鄉園林、
敦煌路上的磚塔、九華山的勝境、
故宮的宮廷建筑等許多獨特建筑
華宜玉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呈現在紙上
她用科學家般的專研精神
仔細的去深究繪畫技法
繪畫種類中的不同元素
將這些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
呈現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上
雖然她的作品不像建筑圖紙那樣精準
但她的作品卻高于許多藝術品
她對表現建筑深層內涵的理解是開天辟地的
筆筆到位、瀟灑自如的畫面
襯托出中國各式各樣的古老建筑
是她讓這些老建筑在普通的白紙上
散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才女"
這個詞出現在許多報道、推文中
我們似乎很容易的就把一個人認定為才女
但在小編心里
像華宜玉這樣的畫家
才能真正算得上是才女
因為她不僅有才、還有高貴的品格
花費40年的時間
去專研個繪畫種類我想這是
現代許多青年畫家所不能做到的
畢竟現在一切朝錢看
沒有了錢那么動力也就沒有了
雖然也沒有錯
但對于老一輩的人而言藝術是可以和錢區分開來的
他們對藝術的滿腔熱血是我們所無法想象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