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東南極冰蓋演化歷史對于評估全球海平面變化和了解全球氣候系統至關重要。藍冰及其表面沉積物相對傳統地質記錄而言,具有記錄更早(如末次冰盛期以前)冰蓋演化歷史的優勢和潛力。然而,目前對于藍冰演化與氣候變化之間關系的理解不夠深入,亟待加強。
鑒于此,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多核素年代學與環境示蹤”團隊與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礦產資源研究院合作,選擇東南極格羅夫山地區哈丁山附近不同類型藍冰表面的冰磧壟,開展10Be和26Al暴露測年研究?;趯y年結果分析,發現不同類型藍冰冰磧壟形成時代差異很大:處于封閉系統(有基巖阻擋冰流)的冰磧壟形成時代對應早更新世,而處于開放系統(無基巖阻擋冰流)的冰磧壟則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但是,兩種類型藍冰末次冰盛期以來均相對穩定。此外,通過與氣候記錄對比,發現軌道尺度藍冰演化可能與冰期旋回密切相關。
該成果近期發表于Geomorphology期刊。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873064)、“西部之光”項目(XAB2021YN02)和嶗山實驗室項目(LSKJ202203300)共同資助。
Dong, G., Huang, F., Zhou, W., et al., 2025.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dynamics of blue-ice moraines: A case study in the Grove Mountains, East Antarctica. Geomorphology 480, 109749.
https://doi.org/10.1016/j.geomorph.2025.109749
圖1 藍冰冰磧壟示意圖及暴露測年結果
圖2 暴露測年結果與氣候記錄對比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