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米哈游旗下的大作《原神(Genshin Impact)》推出已經五年了,似乎已經過了自己的巔峰期,要知道在以前的全球手游暢銷榜(Sensor Tower出品)上,它一直穩居前三甲,而近年來TOP10里都不見蹤影。雖然沒有了以往的風光,但是經過多年的運營,社群體量擺在那里,影響力還在,而稍早博士留意到:《原神》在日本玩家社群再一次引發熱議!
根據以往的經驗,《原神》在日本市場上的表現還不錯,時至今日,偶爾還能殺入日本手游暢銷榜的前十!不過這一次的事情和《原神》游戲本身的玩法內容或者迭代更新并沒有關系,而是如標題所述,其亂入到課堂中,游戲和上課有什么關系呢?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游戲和學習不是沖突的兩件事嗎?下面就讓博士和大家簡單地聊聊。
近期,一位昵稱為“katatumuriou”的網友分享了一件有趣的事,他表示:自己上的課有點厲害,整堂課就是看老師玩《原神》,直到下課!而從配圖上看,課堂老師的確把游戲內容投影到幕布上,這引發了網友們的好奇,到底是什么課可以讓老師這樣上?我們以前聽說過《我的世界》曾經進入到中小學生的課堂,《原神》能教什么?
后續,“katatumuriou”揭曉了答案,原來這位老師教的是中文課,他在操作游戲的過程中,給學生們展示了《原神》當中各種NPC的中文語音,輔助自己的教學!樓主還補充說:不止是《原神》,中文老師還會通過各種游戲(中文產品居多)里面的NPC對話語音來教學,大家(學生們)的評價非常好,老師的講解很清楚,很負責任,很棒!
在“katatumuriou”的心目中,他以為上述算是一個正面的分享,誰知道在社群里引發了爭議。雖然有其他的學生在澄清“這門課的內容就是聽游戲里角色的中文語音練習聽力。老師還會通過各種例子深入講解中國的文化和現況,十分有趣”,但還是有不少網友批評這位老師是“薪水小偷”、“學費小偷”,要向學校投訴他。后續,“katatumuriou”留下一句“希望不要因此害老師被懲處啊”就刪號走人了!
就上述事件,博士個人力挺老師,我之前就分享過不少類似的例子,比如:生存模擬游戲《這是我的戰爭》成為波蘭教育部電子教材、歷史老師帶學生在《刺客信條:奧德賽》中游覽古希臘、美國馬里蘭大學開設《塞爾達傳說:王國之淚》工程學課程等等。如今的許多游戲內容考據嚴謹,完全可以用來當教材,而且把游戲當做教學工具,還可以提升大家的興趣。如今的年輕人對游戲的沉浸式體驗天然親近,做老師的與其對抗,不如將游戲轉化為認知工具,才是聰明之舉!
事件中那些反對者質疑的核心,實則是傳統教育對“非嚴肅內容”的排斥。他們認為游戲與學習必然對立,堅持課本+試卷的“安全模式”,殊不知該與時俱進的正是他們。我們應該思考:如果一款游戲能讓學生主動查字典、練發音、研究文化差異,難道不比“abandon式詞匯表”更接近教育的本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