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被壓在石頭上的史前三趾腳印讓古生物學家發現了甲龍家族中一種新的恐龍。
這些足跡是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湯博樂嶺鎮附近發現的,該鎮因甲龍化石而聞名,當時的兩個小男孩Mark Turner和Daniel Helm于2000年首次發現了一條足跡。
甲龍科是甲龍的兩個主要科之一,另一個科是節龍科。我們知道這些科之間的區別,因為它們的尾甲:節龍沒有甲龍特有的骨尾棒。
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珍貴的,一億年前的甲龍腳印,它們的后腳只有三個腳趾,不像它們的親戚有四個。
甲龍專家維多利亞·阿爾布爾 —— 她也是皇家不列顛哥倫比亞博物館的古生物學館長 —— 于2023年參觀了坦伯勒嶺,在那里她會見了查爾斯·赫爾姆,坦伯勒嶺博物館的科學顧問(也是丹尼爾的父親)。
他向她展示了近年來在該地區出現的一些三趾足跡。除了在阿爾伯塔省西部發現的一個標本外,所有標本都在Tumbler Ridge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內發現。
這些腳印保存在白堊紀中期的Dunvegan組和Kaskapau組的非海洋沉積物中。當時,不列顛哥倫比亞落基山脈的山區是一個低地三角洲,新沖刷出的河道、尖壩、淺湖和泥漿足以保留恐龍腳趾的印記。
這樣的足跡對古生物學家來說特別有用,因為它們提供了同一動物的多個足跡標本。在一個缺乏骨骼化石材料的地區,像這樣保存完好的痕跡化石對了解史前生命至關重要。
對這些足跡進行更細致的分析,并使用攝影測量技術進行數字渲染,幫助他們意識到他們正在尋找一種新物種的痕跡,該團隊將其命名為“Ruopodosaurus clava”。
阿爾布爾、赫爾姆和他們的合作者在一篇描述該物種的論文中寫道,后足的足跡有“堅硬的趾,趾尖呈鈍三角形或U形”。
然而,這種恐龍的手爪(前腳)上有五根手指,“形狀明顯呈新月形”。
阿爾布爾說:“雖然我們不知道留下“Ruopodosaurus clava”腳印的恐龍到底是什么樣子,但我們知道它大概有5到6米長(16到20英尺),身上有尖刺,身上有盔甲,尾巴很硬,或者有一個完整的尾巴棒?!?/p>
“這項研究還強調了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東北部的和平地區對了解北美恐龍進化的重要性 —— 還有很多東西有待發現。”
因為在1億到8400萬年前的北美沒有發現甲龍的骨頭,古生物學家們認為它們在白堊紀中期從該地區消失了。但“Ruopodosaurus clava”的足跡表明,甲龍家族確實在與它的表親節龍同時在大陸上踐踏。
赫爾姆說:“通過這項研究,現在知道有兩種甲龍以這個地區為家,而“Ruopodosaurus clava”只在加拿大的這個地區被發現,這真是令人興奮。”
這一發現發表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志》上。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