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肯定???????
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助推器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時,總是忍不住指責,給孩子貼上很多“標簽”:“怎么這么粗心,總是寫錯字”“怎么這么膽小,不敢表達自己”“怎么總是不長記性,總是做錯事”......
這些看似是在提醒孩子的話語,實際上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總是不能讓父母滿意。長久下來,他們會對自己產生懷疑,內心深處會漸漸形成一種“我不夠好,我總是不能成功”的觀念。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懂得用積極的語言去鼓勵和溫暖孩子,讓他們切實地感受到來自父母的認可和欣賞。
“這次有進步,下次多加留意易錯字會更棒”“我看到你認真思考了,大膽說出想法,大家一定會欣賞你的”,這才是父母應該給孩子貼上的“標簽”。來自父母的肯定,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助推器。
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天下沒有從不犯錯的孩子。為人父母,重要的不是每天批評孩子的錯誤,而是讓孩子學會如何解決問題。
看到孩子把牛奶灑了,先別不耐煩,而是告訴他們這時候應該拿個抹布來擦。看到孩子的房間亂,先別指責,而是教給他們快速收拾房間的技巧。看到孩子靜不下心來學習,先別嘮叨,自己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在孩子身邊靜心讀書。
為人父母要始終記得,不要站在問題一邊打敗孩子,而是站在孩子一邊打敗問題。遇事不指責,把重點放在引導孩子解決問題上。
不斷地“打壓”孩子,會讓生活中的小事消耗掉孩子的熱情和快樂,父母的職責是要給孩子賦能,托舉起孩子,讓他們自信成長。
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仔細想想,生活中的很多事,確實不是什么大事:衣服臟了,洗一洗就好了;鞋子濕了,那就換一雙;打翻了水杯,擦一擦就行了。
成長中的孩子都不完美,在他們慢慢長大的道路上,一定會遇到不少困難、做錯一些事情。如果是大是大非的問題,父母一定要指出來,并且及時介入,幫助孩子改正。如果是無關痛癢的小事,那不必急著指責孩子,可以和他們一起去找到問題的原因,慢慢形成良好的習慣。
他們會長大的,會變得越來越好的。心中向陽,才能遇見更多陽光。孩子快樂,并且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不要用生活中的小事反復“消耗”孩子,包容正在成長中的“不完美孩子”。把目光集中在美好且重要的事情上,和孩子一同朝著那個方向努力。當孩子擁有以身作則、快樂從容的父母時,他們也會越來越優秀、越來越幸福。
來源:人民日報夜讀、洞見
轉自:廣東教育傳媒
編輯:譚欣華
初審:羅國釗
終審:李文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