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建立健康影響評估長效機制,完善數字治理基礎設施,培育理性成熟的消費文化,讓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真正成為健康中國的“源頭工程”。
原文 :《食品安全:健康中國的源頭工程》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研究院 程浩軒 曹奕可
圖片 |網絡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當慢性病逐漸取代傳染病成為我國居民健康主要威脅時,食品安全治理的使命已悄然轉變——它不再是單純的“安全閥門”,而需成為滋養全民健康的“源頭活水”?!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提出的治理現代化目標正推動食品安全體系實現三重躍遷:從被動防御轉向前瞻防控,從政府主導轉向社會協同,從基礎保障轉向數字賦能。這一轉型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治理哲學的重塑。
制度升維:構建健康導向的治理框架現代食品安全治理的核心命題在于如何將健康價值嵌入制度設計的深層結構。傳統監管體系以“無害化”為終極目標,注重終端產品的合規性檢測,卻難以應對食品全鏈條中潛在的健康風險累積。新一代治理框架需突破碎片化管理的局限,在農田與餐桌之間架起貫通的健康橋梁。這要求建立動態演進的科學標準體系,將慢性病防控需求轉化為可量化的營養閾值,讓食品安全標準與人群健康指標形成有機聯動。
制度創新的關鍵在于治理邏輯的升維。現有食品健康監管體系往往局限于對顯性風險的管控,而對隱性的營養失衡、代謝干擾等問題缺乏系統應對。破解這一困局,需建立“健康影響評估”長效機制,在政策制定前端引入醫學、營養學等多維度健康參數。例如,在食品添加劑審批流程中,不僅評估其毒理學安全性,更需分析其對人體代謝通路等微觀生理系統的潛在影響。同時,推動食安監管與公共衛生服務的深度融合,通過數據共享機制將食品安全監測結果與區域疾病譜變化關聯分析,使政策調整更具前瞻性和靶向性。這種制度重構的本質是將食品安全治理從“保底線”的技術操作,轉變為“促健康”的系統工程,讓每一份政策文件都成為健康中國的建設藍圖。
社會共治:激活健康治理的生態動能食品安全治理的現代化轉型需要突破政府單中心治理的傳統模式。在健康風險日益復雜化的今天,企業的主體責任、公眾的健康素養、社會組織的專業能力,共同構成了治理體系的生態基底。培育全民健康共建格局,需建立雙向賦能的參與機制:一方面通過透明化信息共享提升公眾監督能力,另一方面借助激勵機制引導市場主體主動優化健康價值。
健康生態的培育離不開社會認知的深層變革。當消費者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食品安全治理便獲得了可持續的內生動力。這需要構建“教育實踐反饋”的良性循環,將健康飲食知識轉化為可操作的日常選擇,讓食品安全意識融入社區文化肌理。通過創新傳播方式,將晦澀的專業術語轉化為可視化的健康圖譜,使公眾能夠直觀理解食品選擇與健康結局的關聯。同時,建立基于信任的溝通機制,讓科學研究成果及時轉化為大眾可感知的風險提示,消除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認知隔閡。社會共治的終極目標是形成人人關注、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健康治理共同體,使食品安全從政府責任清單轉化為全民共同書寫的健康契約。
技術賦能:重塑健康干預的底層邏輯數字技術的深度應用正在改寫食品安全治理的底層邏輯。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融合,使健康風險識別從末端檢測前移至源頭預警,讓隱性風險顯性化、抽象威脅具象化。通過構建覆蓋全產業鏈的數據感知網絡,治理主體得以透視從土壤成分到代謝路徑的復雜關聯,將離散的風險點編織成可預測的健康防護網。
更具革命性的是技術對健康價值的重新定義。智能算法不僅能評估食品的即時安全性,更能解析其長期健康效益。營養數據庫與個體健康檔案的深度耦合,使食品安全標準從統一的剛性閾值,進化為個性化的動態指南。例如浙江開發的智慧食堂,系統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實時調取用戶健康檔案,為不同人群提供動態飲食建議。該系統還通過營養標簽透明化,將傳統食堂的“經驗配餐”轉化為數據驅動的科學決策,覆蓋全國100余個城市,服務超2000萬人次。這種技術賦能的本質是將食品安全治理從“一刀切”的監管模式,轉向“千人千面”的健康服務模式。食品安全也從風險防控到健康賦能的質變,真正成為每個人觸手可及的健康管家。
面向未來,健康治理需以更大魄力推動制度、文化與技術的協同進化。通過建立健康影響評估長效機制,完善數字治理基礎設施,培育理性成熟的消費文化,讓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真正成為健康中國的“源頭工程”。唯有如此,方能將“治未病”的東方智慧轉化為現代治理的生動實踐,為民族永續發展筑牢最堅實的健康防線。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出品,原載于社會科學報第1947期第4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期責編:潘 顏
《社會科學報》2025年征訂
點擊下方圖片網上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