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對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引發了美國相關行業的恐慌。美國計劃加大深海開采金屬結核,進行替代。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項行政命令,該命令指美國正計劃囤積太平洋海底發現的金屬,加大開采海底金屬結核,并儲存在美國境內,以應對中國限制稀有金屬出口的情況。世界大多數海底普遍存在多金屬結核,富含鎳、鈷、銅、錳等金屬,這些金屬是制造電動汽車電池、軍工設備以及高科技產品的重要原材料。
稀土礦(資料圖)
實際上美國自己也有稀土礦,儲量180萬噸,去年開采了4.5萬噸稀土礦,為什么還要滿世界找礦呢?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稀土礦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兩種,這些年美國一直在拉攏盟友構建稀土產業鏈試圖替代中國,但目前成效不大。因為美國及盟友現有的主要是輕稀土,而重稀土主要分布在中國、俄羅斯、緬甸等國,緬甸的稀土礦實際上也是中國企業在開采。其二,全世界90%以上的稀土產量在中國,中國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和先進的提煉技術,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控制污染。
特朗普關稅政策激進,中國具備全球約70%稀土礦、約90%稀土冶煉分離和約90%稀土磁材產能,產業鏈完備、自主可控能力強,政策端出臺生產、出口的雙重管制,對美關稅政策具備較強反制能力。需求端,稀土磁材是高性能、節能電機必備材料,人形機器人單臺用稀土永磁超2kg,不亞于一輛新能源汽車用量,馬斯克預計未來人形機器人需求將達到百億臺級別,對稀土磁材用量將遠超新能源汽車需求,遠景空間非常廣闊。
中方這一招可以說是直指要害,讓美國以波音公司為代表的一眾軍火企業苦不堪言,堪稱“直插美國軍工心臟”。美國的軍工產業和產品,其實非常依賴中方的稀土供應鏈。比如,美國制造一架先進的F-35戰斗機,就得消耗足足400多公斤的稀土,而制造一艘某型號核潛艇,就得用去4000公斤!而美國本國的稀土儲量和開采量,是遠遠無法滿足美國軍工產業的稀土需求的,這就是美國如今面臨的“稀土困境”。
F-35戰斗機(資料圖)
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命令美國商務部對進口自國外的關鍵礦產進行所謂的“232調查”。這被視為對關鍵礦產征收關稅的前奏,或令美國掀起的全球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白宮當天表示,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對美國依賴進口加工關鍵礦物及其衍生產品的國家安全風險展開調查。白宮在一份情況說明書中稱,該行政令要求商務部長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啟動“232 條款” 調查,以“評估這些材料的進口對美國安全和韌性的影響”。
此次稀土出口管制,本質上是中國從“資源提供者”向“規則制定者”轉型的標志性動作。通過構建“開采-冶煉-加工-應用”全產業鏈優勢,中國正在改寫全球稀土治理格局。對企業而言,需關注三個趨勢:一是向高端材料領域延伸,二是布局海外資源基地,三是加強循環利用技術研發。這場博弈的最終贏家,將屬于能在技術創新、供應鏈韌性和國際規則制定中取得平衡的國家。
高新科技(資料圖)
憑借稀土供應鏈的優勢,國內科技企業將不再受 “卡脖子” 困擾,專注研發創新,助力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新能源等前沿領域攀上新高,吸引全球高端科技人才、資本和技術匯聚,讓世界的更多目光紛紛“向東看”。“我們輸掉的不是礦山,而是整整兩代科學家。”美國如今已經無奈認輸。讓我們有了國際標準的最高話語權,美國打壓中國的幻想將徹底破滅。那個靠技術霸權橫行霸道的時代,會在中國不斷強大的力量中徹底終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