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東北,林彪竟然要在打仗的關鍵時刻換掉縱隊司令,還讓九年沒有參與過作戰的李天佑來負責這支部隊作戰。這個命令出來后,全軍都沸騰了,對林彪的決定也是各種質疑,覺得林彪一定是瘋了,讓喂兔子的人去指揮王牌軍,這是擺明了要輸的節奏啊!
可是只一年時間,這個被人質疑的將領竟然在一場戰斗中證明了自己,而且這場戰斗也只用了23個小時就完成勝利,這可是不小的戰績。那么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才讓林斌做出這么瘋狂的決定呢?
1947年4月東北聯軍與國軍作戰正進入關鍵時刻,在完成北滿剿匪,以及對南滿根據地的鞏固任務后,東北聯軍就準備轉變作戰方式,也就是由之前的防御變為主動進攻,這樣一來戰場上的主動權就掌控在我軍的手里。
不過這個時候林彪同羅榮桓卻下了一個命令,那就是讓李天佑來指揮一縱,而萬毅這個司令則被調到了松江軍區。當時李天佑從蘇聯回來后就沒有上過什么戰場,讓他來指揮一縱這個王牌軍自然也就受到不少人的質疑。
可是林彪與羅榮桓會這么做自然有他們的道理,畢竟接下來的戰斗基本上都屬于攻堅戰,而這樣的戰斗就需要作戰部隊能夠準,并不是穩。李天佑會在這方面擅長,其實在平型關戰斗中他就有表現。
因為曾經他帶著686團直接與日軍正面硬剛,直接將敵人的防線給撕開,這也讓日軍都承認他們面對的對手是最強的中國軍人,這是李天佑對戰機的敏銳捕捉,同時也是林彪當時需要的。
不過在李天佑成為一縱司令之前,他在松江的一段經歷也讓林彪對他的決定更加放心,當時林彪去軍區視察的時候,就在當地的村莊住下,可是李天佑覺得這個駐地背后是河流,很容易遇到危險,所以李天佑夜里一直都是輾轉反側的,天亮后他就趕緊催促撤離,而當天土匪就對這里進行了襲擊,如果沒有李天佑的催促,也許他們就業深陷危險中。
這就是李天佑在戰場上鍛煉出來的警覺,雖然偏執卻也能夠在關鍵時刻起到作用,平型關戰役之前,李天佑就因為壓力比較大,夜晚都很難入睡,這也讓他在腦袋中不斷設想戰斗的走向,從而找到更適合的作戰方法。
而四平戰役也是同樣,他會對戰斗的細枝末節進行推敲,從而發現能夠戰勝敵人的關鍵,正是他的這種職業病,讓他在很多戰斗中都能夠打出別人意想不到的結果,而林彪也是信任李天佑這方面的能力,所以才會在大仗即將開始的時候,將他調到了一縱去負責指揮。
在第四次攻打四平的時候,李天佑的表現也讓林彪頗為贊賞,而這也讓他的名氣大增,從而不再有人質疑他。而且李天佑的軍事理論扎實,在蘇聯學習過,自然不會差到哪去。再加上李天佑本身又是一個喜歡鉆研的人,再困難的戰斗都無法將其難倒,他自然能夠做出不一樣的決定,打仗多是靠腦子,而李天佑的腦子想法多,這一點是林彪比較看重的。
然后就是心里韌性也很關鍵,在打四平的時候,有三次都是以失敗告終,如果心里素質不好的人,可能就要崩盤了,不過李天佑卻在第四次作戰的時候,表現出色,承受巨大的壓力也能夠帶著部隊沖出突圍,這樣的韌性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有的。
李天佑各個方面都是比較出色的,雖然他有九年沒有上過戰場,可是這不代表他從來沒有關注過戰場,沒有在腦海里想過戰場上的情景,然后他就會想著怎么去應對,這都是他通過不斷的設想得到的結果,真正上了戰場也就沒有任何膽怯的可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