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話可寫”到“深度表達”的困境
許多孩子在寫作時常常面臨這樣的問題:
內容淺薄:寫幾句就結束,缺乏細節和深度。
邏輯跳躍:想到哪寫到哪,缺乏連貫性。
情感空洞:描述事件時像“流水賬”,難以打動讀者。
傳統的寫作教學往往強調“好詞好句積累”或“范文模仿”,卻忽視了思考的深度。如何讓孩子從“表面敘述”走向“深度表達”?
“提問式寫作”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大咖素質訓練營通過系統化的“追問訓練”,引導孩子不斷挖掘素材、拓展思維,從而寫出更具洞察力和感染力的文章。
本文將深入探討:
為什么提問能提升寫作深度?
如何用“追問法”訓練孩子的寫作思維?
大咖素質訓練營的實踐案例與效果。
第一部分:為什么提問能提升寫作深度?
1. 提問打破“思維惰性”,激發細節描寫
許多孩子寫作時習慣用概括性語言,比如:
“今天我去公園玩,很開心。”
如果通過層層追問,就能挖掘出更多細節:
“公園里有什么?” → 綠樹、湖泊、游樂設施……
“你玩了什么?” → 坐了摩天輪,吃了棉花糖……
“為什么覺得開心?” → 第一次挑戰高空項目,克服了恐懼……
經過追問后,句子可以擴展為:
“站在摩天輪的玻璃艙內,我的手心微微出汗。隨著高度的攀升,整座公園在腳下逐漸縮小,遠處的湖泊像一塊碧綠的寶石。當艙體升至最高點時,我深吸一口氣,突然發現——恐懼消失了,只剩下滿心的興奮。”
2. 提問幫助建立邏輯鏈條,避免內容跳躍
孩子的作文常出現“前言不搭后語”的情況,比如:
“我的媽媽很辛苦。她每天上班,還要給我做飯。”
如果通過提問梳理邏輯:
“媽媽的工作是什么?具體怎么辛苦?”
“她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
“你從她的辛苦中學到了什么?”
調整后的段落會更連貫:
“我的媽媽是一名護士,每天要在醫院工作12小時。即使下班后疲憊不堪,她仍會系上圍裙,在廚房里翻炒著我最愛吃的土豆絲。有一次,我偷偷看見她在沙發上睡著了,手里還攥著未寫完的病歷……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責任’的含義。”
3. 提問引導情感挖掘,讓文章更有感染力
很多孩子描述情感時只會用“高興”“難過”等簡單詞匯。通過提問,可以引導他們找到更細膩的表達方式:
“當時你的身體有什么反應?”(如:心跳加速、手心出汗)
“周圍的環境如何襯托你的情緒?”(如:陰沉的天空、歡快的鳥鳴)
“這件事讓你聯想到什么?”(如:過去的經歷、未來的期待)
例如,原本的“考試沒考好,我很傷心”可以升級為:
“試卷上的紅叉像一道道傷口,刺得我眼睛發疼。教室里的笑聲突然變得很遠,我只聽見自己的心跳聲,沉重而緩慢。窗外,雨滴開始敲打玻璃,仿佛在嘲笑我的粗心……”
第二部分:如何用“追問法”訓練寫作思維?
大咖素質訓練營的“提問式寫作”課程采用“三層追問法”,逐步引導孩子深入思考:
1. 第一層:事實性提問(夯實基礎)
目標:幫助孩子理清事件的基本要素。
“誰?做了什么?在哪里?什么時候?”
“發生了什么?結果如何?”
案例:
題目:《一次難忘的旅行》
初始敘述:“去年暑假,我和家人去了海邊。”
追問:
“和哪些家人一起去的?” → 爸爸、媽媽、妹妹
“海邊的具體地點是哪里?” → 青島金沙灘
“旅途中發生了什么特別的事?” → 我第一次嘗試沖浪
2. 第二層:分析性提問(拓展邏輯)
目標:引導孩子分析原因、對比差異、思考關聯。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
“這件事和其他經歷有什么不同?”
“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的?”
案例(接上):
追問:
“為什么選擇沖浪?之前害怕嗎?” → 看到別人玩得很酷,但又怕水
“學習沖浪的過程順利嗎?” → 第一次摔倒喝了好多海水
“最終如何成功的?” → 爸爸鼓勵我,教練教了技巧
3. 第三層:反思性提問(升華主題)
目標:引導孩子總結感悟,提升文章立意。
“這件事讓你學到了什么?”
“它對你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如果重來一次,你會怎么做?”
案例(接上):
追問:
“這次經歷改變了你對困難的看法嗎?” → 明白了堅持的重要性
“你會用同樣的態度面對其他挑戰嗎?” → 比如學習騎自行車、參加比賽
“想對當時的自己說什么?” → “謝謝你沒有放棄!”
最終成文片段:
“海浪像一堵高大的水墻迎面撲來,我的沖浪板猛地一歪,整個人栽進咸澀的海水中。那一刻,我想放棄。但當我抹去臉上的水珠,看見爸爸在岸邊豎起大拇指時,突然咬咬牙,再次爬上沖浪板……
現在回想起來,那片海洋教會我的不僅是沖浪技巧,更是一種面對生活的態度:只要不松手,總會有下一個浪頭托起你。”
第三部分:大咖訓練營的實踐與效果
1. 課堂實操:提問式寫作工作坊
“問題接龍”游戲:學生互相提問,不斷補充細節。
“5W1H”提問表:針對每個寫作主題填寫“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追問樹”練習:從一個簡單句子出發,通過分支問題擴展成段落。
2. 學生作品對比
實驗前:
“我參加了演講比賽,很緊張,最后得了獎。”
實驗后(經過追問訓練):
“站在禮堂的聚光燈下,我的手指不自覺地絞緊了演講稿。臺下數百雙眼睛望過來,讓我的喉嚨像被無形的手扼住。這時,我瞥見班主任微笑著點頭,忽然想起她的話:‘觀眾期待的并非完美,而是真實的你。’深吸一口氣,我放下稿紙,讓聲音自然流淌……
當掌聲響起時,我明白:真正的勝利不是那張獎狀,而是戰勝了心底的怯懦。”
3. 家長反饋與數據
85%的學生 表示“追問法讓寫作更有思路”;
作文平均字數 從150字提升至400字;
教師評價:“學生的文章開始展現個人思考和獨特視角。”
讓提問成為思維的“探照燈”
寫作的本質是思考。大咖素質訓練營的“提問式寫作”通過科學追問:
打破淺層敘述,讓細節自然涌現;
建立邏輯支架,使文章流暢連貫;
挖掘情感內核,賦予文字感染力。
璐瑤媽媽創辦的大咖素質訓練營提到:如果您的孩子還在為寫作煩惱,不妨試試從一個問題開始:
“然后呢?為什么?真的只是這樣嗎?”
——這三個簡單的追問,或許就能點亮一篇精彩作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