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美國和伊朗就要展開第二輪伊核談判。
談判還沒有開始,美國就已經提前調派兩支航母編隊前往中東,特朗普更是放話:72小時內無法達成協議,將對伊朗進行前所未有的轟炸。
當然,以特朗普一貫的作風,這很可能只是一個恐嚇,但是也足以看出他對這件事的重視了。
那么這個伊核協議到底是個啥,為什么能夠引起特朗普如此的重視呢?
伊核協議,正式名稱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2015年聯合國安理會審核通過這項協議。
協議內容的主要內容是伊朗承諾減少核技術的應用和研發,作為交換美西方逐步放開對伊朗的制裁。
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里,這本是一件順應時代潮流,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
可是,2018年的時候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這個退群狂魔退了無數的群,其中就包括伊核協議。
隨后,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
協議既然已經作廢,伊朗重啟濃縮鈾的研發本就無可厚非。
但是,伊朗濃縮鈾的研發就意味著從此世界上又多了一個擁核國家。
每多一個擁核國家,世界上的危險就多一分。
如果你對全人類的命運不感興趣,那就說近一點的東西,擁核的伊朗足以改變中東的格局。
現在中東地區擁有核彈的國家只有一個以色列,這也是以色列最大的底氣,在伊朗擁核之后以色列的底氣也就不再存在了。
作為美國的爹,以色列是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其他國家也不會允許自己遭受到威脅。
所以,2021年11月29日,伊核協議談判在維也納重啟,但是因為沒有美國的參與并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
2025年4月12日,美國和伊朗在阿曼舉行會談,試圖重啟有關伊朗核計劃的談判。
2025年4月19日,美國和伊朗將就伊核協議展開第二輪談判。
針對這一輪談判主要的參與方態度并不相同。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16日表示,伊方需要在談判中了解美方真實立場,談判應在平等、尊重基礎上推進,鈾濃縮問題“不可談判”。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表示:對與美國的談判“既不過分樂觀,也不過分悲觀”,不嗯能夠重蹈伊核協議期間的覆轍,將國家發展與談判結果掛鉤。
美國對于這項協議的態度則明顯存在分歧。
以副總統萬斯為代表的一派希望能夠與伊朗達成一項新的協議,甚至準備好為此做出一些讓步;另一派則認為應該采取極限施壓的辦法。
作為總統的特朗普態度則比較曖昧,既想要達成協議,又堅持要軍事打擊。
造成美國態度分歧的根本原因很可能是以色列。
雖然,本人認為伊朗擁核對以色列不利,但以色列作為一個商人國家則可能更為看重 經濟利益。
他們似乎認為主要持續制裁就能夠在伊朗研發出核武器之前將其拖垮,再加上美國政府要員有不少都是猶太人就可以理解了。
因此,這第二輪談判也很難取得想要的成果。
文章的最后用一句話結束整篇文章吧。
愿中東早日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