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蔡黃浩、通訊員李輝4月18日報道:今年一季度以來,上海市110報警數、刑事立案數同比分別下降2.1%、7.1%;電詐案件既遂數、接報金額同比分別下降14.1%和21.4%;全市重點區域高峰時段擁堵延時指數同比下降4.01%,高峰時段平均車速同比上升4.97%……這些數字,是城市平安的標尺,更是警務模式轉型升級的注腳。
圖為浦東公安分局指揮中心民警研判警情處置(上海警方供圖,同下)
無人機構建空中巡控體系,快處善治排堵保暢
“駕駛員請至安全區域等待,警用無人機1分鐘后抵達現場!”
4月17日下午1點左右,在黃興路進國定路約20米處,兩車發生交通事故,駕駛員報警求助后,楊浦公安分局交管支隊機動大隊副大隊長倪嘉輝研判事故等級后,立即在“睿鷹”無人機指揮臺上定位車輛位置,點擊“起飛”按鍵。
距離現場最近的警用機庫隨即升空“睿鷹”無人機飛往目的地,全流程自動采集事故雙方信息數據,8分鐘后雙方駕駛員收到快處易賠辦結短信,駕駛車輛駛離道路恢復交通通暢。
圖為倪嘉輝和飛手使用無人機開展現場執法
“這樣的方式比民警到場處置節約時效40%以上,極大縮短事故對道路通行的影響。”倪嘉輝介紹,自楊浦警方在全市率先開展簡易交通事故無人機全自動快處易賠應用以來,占遠程處置交通事故總量的28%,道路通行效率提升35%。
在晚高峰時間,匯集了北橫通道、內環高架路交匯出口的周家嘴路黃興路車流逐漸增多,現場民警和輔助飛手立即操控無人機升空開展實線變道、未依次交替通行等違法行為取證并依法開展整治。啟用警用無人機輔助現場執法以來,該路口車輛違法行駛比例直線下降,早晚高峰期間路口通行效率提高20%以上。
重復警情“雙長”盯辦,化解矛盾風險隱患
警情就是民生溫度計,每一起重復警情背后都是群眾的急難愁盼。為此,浦東公安分局制發警情“雙長”盯辦《細則》,構建起“局領導+所領導”雙軌壓實的責任體系,固化“每日值班局領導點調所領導,值班所領導落實警情跟蹤”制度,并在分局指揮中心大廳落實專人7×24小時開展重點警情盯辦,重大警情及時報局領導提級盯辦。
“剪不斷、理還亂” 的重復警情,不僅是群眾的 “鬧心事”,更是基層治理的“風險點”。上海警方緊盯重復警情,為跨前防范化解風險隱患提供了“指引清單”。
圖為浦東公安分局梅園新村派出所副所長姜經緯在社區中走訪
今年2月,浦東公安分局指揮中心通過警情梳理,發現轄區內張先生一周內因感情糾紛多次報警,迅速將線索下發至臨港新城派出所。原來,夫妻倆感情破裂后,矛盾不斷激化,甚至發生肢體沖突。民警、調解員一月內為兩人開展四次協商溝通,最終促成和解,消除了潛在風險。
上海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副科長曹洪向記者介紹,我們通過全量警情分析系統,對日均上萬起的警情以智能化、標簽化的形式自動碰撞、篩選提煉,從重復、重點警情中找準隱患點,提前預判風險。
上海公安運用預警模型對當事人反復報警的糾紛類警情進行深度分析比對,精準定位容易引發惡性案件的矛盾糾紛,避免了一大批“民轉刑”“刑轉命”案件的發生。針對此類警情,分局長,派出所所長“雙長盯辦”,依托“三所聯動”機制靠前主動調解,努力做到“案結事了人和”。今年一季度,共化解矛盾糾紛20多萬起,重點重復警情銷賬率達94.3%。
12345熱線來電、窗口接報等信息也納入了全量警情系統的“數據池”。在此基礎上,上海公安構建主動發現社會治安突出問題線索來源機制,針對區域性、類案性、普遍性的問題,研發智能模型,以科技手段“滾出”數據背后隱藏的風險。今年一季度,已累計助力攻堅破解“出租車非法改裝計價器”等110多個實戰難題。
為快遞騎手找到“家”,嘉定“e嘉人”小程序助力基層治理
近日,嘉定公安分局南翔派出所在微網格工作中,借助 “e 嘉人” 小程序,成功為南翔的快遞小哥解決住宿難題,同時消除了安全隱患,贏得廣泛贊譽。
圖為外賣騎手在南翔找到了新家(蔡黃浩/攝)
“六人間的宿舍,每人500元每月含水電,樓下就有非機動車充電位,對現在的新家很滿意。” 餓了么南翔地區運營經理江宏新告訴記者。江宏新也向記者坦言,在此之前,我們在小區租房,大多數騎手早出晚歸,盡管已很注意,難免還是會打擾到鄰居,也接到過他們的投訴,即便再找住處也仍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搬離小區后,部分騎手為了急切解決住宿問題,自行租用一小區的沿街商鋪二樓作為集體宿舍。然而,建筑房屋屬性為店鋪,按規定不能住宿。剛簽約入住的第二天,南翔派出所微網格網格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了問題,被要求立即整改。最后我們就嘗試在“e嘉人”小程序上尋求幫助。
圖為餓了么南翔地區運營經理江宏新向記者展示當時在“e嘉人”發布的求助(蔡黃浩/攝)
“e嘉人”微信小程序是嘉定公安牽頭開發的數字化平臺,群眾可以通過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方式反映需求、線索,由后臺值守人員按照區域和類別,流轉相應網格或部門承接處置。2024年,嘉定公安分局推出“微網格”治理模式,整合各方力量,借助“e嘉人”小程序等數字化平臺,實現社區問題隱患的快速反饋與處置。
嘉定公安分局治安支隊基層指導科科長朱勁超告訴記者,接到此求助,南翔派出所社區民警迅速行動,前往外賣平臺南翔站點,與求助者面對面溝通,詳細了解騎手們的住宿現狀,并安撫騎手們耐心等待,承諾全力尋找合適住所。
快遞外賣小哥租住集體宿舍,一方面要考慮車輛充電問題,另一方面也要考慮不能影響到附近居民。
圖為 騎手們的新居所暖新驛站(蔡黃浩/攝)
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社區民警多方聯系,為騎手們找到了一處合適的居住場所 —— 由某學校舊址改建的集體宿舍,這里已經入駐一部分網約車司機,與快遞小哥同屬新就業群體。騎手們實地查看后十分滿意,當日便與新場所房東展開洽談,第二天便順利集體搬入。同時,他們還計劃將站點其他騎手的居住地也遷至此處。
南翔派出所還通過“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聯合社區居委、城管等執法部門,對違規的“三合一”場所開展聯合整治行動。
數據顯示,2024年8月“微網格”全面推開至年底,嘉定全區主動發現處置各類問題23萬起,第一時間回應解決群眾反映的社會治理問題9900余件。
今年以來,上海公安機關錨定“世界一流的平安城市、世界一流的警務模式、世界一流的警察形象”奮斗目標,以科技賦能提升新質戰斗力,源頭治理隱患、精準打擊犯罪、優化政務服務,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追求守護“無聲”、安全“有感”的更高境界,以公安工作現代化護航超大城市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