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產茶歷史悠久,茶種資源特別豐富。原產于武夷山的茶樹品種稱為武夷菜茶,是一個極優良的中小葉茶樹代表種群。早年曾被引種到臺灣、東南亞等廣泛地區,促進了這些地區茶業的發展。武夷菜茶在世界茶樹植物學分類學上占據重要地位,并以武夷的音譯bohea命名。
武夷山茶樹品種王國
武夷山素有茶樹品種王國之稱。山內生長著世代留傳的有性群體茶樹品種,當地人稱為菜茶。它們經長期自然雜交,演變出許多優良單株。
如歷史上著名的“五大名叢”(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半天腰、水金龜)和肉桂等等,都是從有性群體中分離出并經選育的優良單株,成為名叢。武夷巖茶品種繁多,品種資源極為豐富,茶農稱有上千個品種,茶葉志上記載的僅慧宛巖有名字可查的品種多達264個。
武夷名叢名詞解析
1.花名:各類名叢、單叢及其成品茶名稱的統稱。
2.單叢:從武夷菜茶有性群體中采用單株選擇法選育的優良茶樹。
3.名叢:從單從中優中選優選育出的優良單從。
4.有性系:世代采用種子繁衍后代的品種,個體間特征特性有差異。
5.無性系:世代采用無性方式(扦插、壓條等)繁衍后代的品種,個體間性狀相對一
6.早、中、晚生種、特晚生種:以武夷山茶區茶樹春茶達到烏龍茶采摘標準時間先后區分,以標準品種為對照。
?早生種:采摘期4月中旬,如黃旦。
?中生種:采摘期4月下旬,如毛蟹、梅占
?晚生種:采摘期5月上旬,如福建水仙、肉桂。
?特晚生種:采摘期5月中旬及5月中旬以后,如雀舌、不知春
01白雞冠
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
武夷山傳統五大名叢之一。原產慧苑火焰峰下之外鬼洞(武夷宮白蛇洞和隱屏峰蝙蝠洞有與白雞冠齊名之樹),相傳白雞冠早“朝廷敕寺僧于大紅袍,明代已有白雞冠,守株,年賜銀百兩,粟四十石,每年封制以進,遂充御茶,至清亦然。”
芽葉生育力強,持嫩性較強,春茶適采期5月上旬。制烏龍茶,品質優異,品種特有香型突出,“巖韻”顯。
02半天妖
原名半天鷂,又名半天夭、半天腰。
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武夷山傳統五大名叢之一。
原產三花峰之第三峰絕頂崖上。相傳“此茶非人所植,系古時飛鳥由他山喙銜茶籽,落此生成,清代巖主因權屬一度公庭訟陳,訴訟費耗金千余”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逐年擴大栽培。
芽葉生育力強,發芽密,持嫩性較強。春茶適采期5月中上旬,制烏龍茶,品質優異,條索緊實,色澤綠褐潤,香氣馥郁似蜜香,滋味濃厚回甘,“巖韻”顯。
03鐵羅漢
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中生種。
武夷山傳統五大名叢之一。
原產內鬼洞,竹窠也有與此齊名之樹。相傳宋代已有鐵羅漢名,為最早的武夷名叢之一。在武夷山已擴大栽培。
芽葉生育力較強,發芽較密,持嫩性較強,春茶適采期4月下旬末。制烏龍茶,品質優,色澤綠褐潤,香氣濃郁幽長,滋味醇厚甘鮮,“巖韻”顯。
04水金龜
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
武夷山傳統五大名叢之一。
原產牛欄坑杜葛寨之半崖上,相傳清末已有此名。據林馥泉記載:“此茶原系天心廟產,植于杜葛寨下,一日大雨傾盆,峰頂茶園邊岸坍塌,此茶被水沖至牛欄坑頭之半巖凹處,蘭谷山主于是處鑿石設階,砌筑石圍,壅土以蓄之……聞民國八、九年間,磊石寺(其時蘭谷系屬磊石寺)與天心寺雙方費金數千,也曾一度嚴重之公堂訟涉,后公判因樹非人之盜竊,實系天然力所造成,判歸蘭谷所有。”
芽葉生育力較強,發芽較密,持嫩性較強。春茶適采期5月上旬,制鳥龍茶,品質優,色澤綠褐潤,香氣高爽,似臘梅花香,滋味濃醇甘爽,“巖韻”顯。
05大紅袍
無性系。灌木型,小葉類,晚生種。
武夷山傳統五大名叢之首。
原產九龍窠,相傳清代已有大紅袍茶名。在各名叢中,大紅袍聲望最高,傳說頗多,被尊為神物和茶王,各種有關大紅袍的描述和記載也不少,譽滿中外。原有母株4叢,植于九龍窠懸崖一石砌平臺上,巖邊峭壁上留有摩崖石刻“大紅袍”三字為記。
1980年建九龍窠名叢圃的同時,在大紅袍原處連接砌筑梯層2層,補植母株大紅袍2叢,至使大紅袍現有母株共6叢。大紅袍曾有正、副本之分,現代以第2叢、第6叢及其無性系為大紅袍茶樹代表群體。第1從與第5從為同一類型副本,第3從、第4叢各為不同類型副本。
芽葉生育力較強,發芽較密,持嫩性較強。春茶適采期5月上旬末至中旬初。制烏龍茶,品質優異,條索緊實,色澤綠褐潤,香氣高雅、清幽馥郁芬芳、微似桂花香,滋味獨特,醇厚回甘,“巖韻”顯,是武夷巖茶之珍品。抗寒性與抗旱性強,扦插繁殖力強,成活率較高。與其他名從相比,大紅袍對生態環境和生產工藝要求特殊嚴格,栽培上宜選擇與原產地相同或相類似的上好巖山茶地種植,施用有機肥,適時深翻、客土,效果更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