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一屆女排國家集訓隊出爐,結果新生代暴增,也是讓人驚奇!其實,中生代奇貨可居,與上屆國家隊新生代奇缺息息相關。
兩個奧運周期形成交集的一批隊員,為巴黎周期的新生代與洛杉磯周期的中生代:從年齡上來看,新周期中生代僅有李盈瑩與倪非凡;結合比賽經歷來看,與首次入圍隊員相比,還可以加上參加過世聯賽與奧運會的吳夢潔與莊宇珊,但從年齡上看,她們倆依然屬于新生代!
僅就邊攻手而言,除了進入巴奧陣容的吳夢潔與莊宇珊,其他獲得國際大賽參賽機會的巴黎周期新生代隊員有7人11次:2022世錦賽王藝竹、亞洲杯王逸凡、莊心如、周頁彤、李雪萌、2023亞錦賽王藝竹、繆依雯、周頁彤、大運會繆依雯、周頁彤、馬婉月。
第一個得到世界女排三大賽機會的中生代是3進2出國家隊的王藝竹,但礙于孱弱的一傳技術,王藝竹卻首先被淘汰出奧運陣容;在長期聯賽中擔任替補的周頁彤、張世琦、曹婷婷等無緣再度入選國家隊,理所當然;王逸凡、繆依雯與莊心如今混跡于B級聯賽(B級球隊只有一個天才朱婷成為國手);李雪萌與馬婉月更是不見蹤影。曾經的新生代、如今的中生代都已成為國家隊的絕緣體!
另外,其他位置的新生代諸諸如副攻位置的亞洲杯曹婷婷、亞錦賽王文涵、曹婷婷、大運會王文涵、張世琦,二傳與自由人位置的亞洲杯孫海平、許曉婷、許嘉楠等,不僅沒有年齡優勢、更無技術優勢,缺乏繼續培養的必要性。部分球迷心心念念的陳博雅,不僅從未入圍國家隊、在天津隊多年來都得不到重用的替補且年已25歲,還有培養價值嗎?
由此看來,上個周期的新生代,缺乏嬗變為本周期中生代的內生力:中生代奇缺,符合中國女排迭代的現狀。
新陳代謝,是競技體育不可違逆的規律。首度入圍國家集訓隊的12名年輕隊員,都是經受了幾個賽季聯賽、全錦賽、U系大賽等賽事的歷練、并且有著不俗的實力。伴隨奧運三朝元老們的離去,新生代將接過中國女排的大旗,不是順理成章的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