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種霸氣草名藏玄機!毒蛇見了繞道走的神奇植物竟是它?
春末夏初,此時正是除草的旺季。院子里的雜草,如果不及時鏟除,幾天就能串得像人一樣高。
不過,如果你家院子里有這種草,可不要鏟除了,留著有大用途。
這種草的名字也很霸氣十足,叫杠板歸。光聽這名字,就仿佛帶著一股豪邁之氣,仿佛能扛起天地,板正乾坤。
關于它名字的由來,流傳著不少有趣的說法。有人說,因其莖上有倒刺,像一道道橫著的“杠”,果實成熟時成串排列,好似歸攏在一起,故而得名。
也有傳說,在古代,一位樵夫被毒蛇咬傷,倒在長滿這種植物的地方,無意中抓來嚼食,竟奇跡般痊愈,人們認為它能“杠”住毒蛇之害,“歸”還健康,因此賦予它如此霸氣的名字。
不過在我的家鄉,有另外一個傳說。指的是一個獵人進山打獵,然后被毒蛇咬傷了。被路人發現以后,及時回去找人來救他。
當他們抬著門板想把獵人抬回去,卻發現獵人已經自己走到半路了。大家不解,不是被毒蛇咬到了嗎?
獵人說,他在被咬的地方吃了一種野草,還用它敷在傷口處,不僅止血止痛了,想不到還解毒了。說著就掏出了這種葉子像犁頭還帶刺的野草。
大家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看到抬著往回走的門板,于是有人就提議取名“杠板歸”。然后,這個名字就在民間流傳開來了。
杠板歸在民間也叫蛇倒退、蛇娘舅、犁頭草等,它是屬于蓼科蓼屬,是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
它的莖呈綠色,有棱,上面布滿尖銳的倒刺,仿佛給自己穿上了一層鎧甲。
葉子呈三角形,碧綠鮮亮,葉柄也長有倒刺。每到夏季,它會開出白色或淡紅色的小花,花后結出球形的果實,起初為綠色,成熟后變成藍黑色,表面包裹著一層白霜,宛如鑲嵌在綠葉間的黑珍珠。
杠板歸生命力頑強,常生長在田邊、路旁、溪邊等潮濕的地方,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北至黑龍江,南到廣東,西至四川、云南,都能尋到它的蹤跡 。
為何毒蛇見到杠板歸要“倒退走”呢?其實,這源于杠板歸獨特的形態。它莖上尖銳的倒刺,對于爬行的毒蛇來說是不小的阻礙,稍不注意就會被劃傷;而蛇又是爬行動物,所以怕它,因此也叫它“蛇倒退”。
而且杠板歸散發的特殊氣味,讓毒蛇本能地感到不適,避之不及。
不過,說它能完全防蛇并不準確,它更像是毒蛇不太愿意涉足的“雷區”,但不能保證周圍絕對沒有蛇。
但是,就如民間傳說的一樣,杠板歸的價值可不容小覷。首先,它是一種可以食用的野菜。
在食用方面,它的嫩莖和嫩葉可以食用,洗凈后用開水焯燙,去除澀味,可涼拌、清炒,口感清爽,別有一番風味。
夏秋季節,它的果實成熟了,也是可以食用的,你們吃過嗎?以前農村娃就是把它當口香糖吃的,葉子吃起來酸酸的。
其次是在藥用領域,杠板歸更是大顯身手。早在古代醫書就有記載,《萬病回春》中提到它能“治蛇傷,又宜扛板歸,不拘多少”。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杠板歸含有黃酮類、有機酸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活血通絡的功效,尤其在治療毒蛇咬傷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
被毒蛇咬傷后,可將新鮮的杠板歸搗碎,敷在傷口周圍,同時煎水內服,能有效緩解中毒癥狀。此外,它對于濕疹、痢疾、感冒等病癥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這看似普通的杠板歸,憑借霸氣的名字和神奇的功效,在自然界中獨樹一幟。
如果你家的院子里就有它,可別當雜草鏟除了,不妨留著這種神奇的植物,說不定它會給你帶來別樣的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