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壯闊畫卷中,海南民族地區正以獨特的生態底色、文化亮色和發展成色,勾勒出一幅多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絢麗圖景。
近年來,海南省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充分發揮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少數民族發展任務)(以下簡稱“少數民族發展資金”)“融”的導向,推動民族地區在產業振興、生態宜居、文化賦能等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為自貿港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創新機制激發產業動能
走進儋州市南豐鎮沉香產業園,郁郁蔥蔥的沉香樹遍布山林。工人們在園區里忙碌,手持工具為沉香樹收香。
南豐鎮油文村村民林日忠在沉香產業園務工,負責沉香打孔造香、修剪枝條的工作,每月收入超過5000元。“我還種植了1500株奇楠沉香苗,預計今年結香,純收入將超過225萬元。”林日忠說。這份工作不僅讓他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也讓他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近年來,儋州市南豐鎮整合包括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在內的多渠道資金,投入南豐沉香產業小鎮建設,針對不同農戶需求,構建了小戶型、示范型、基地型等多種合作方式,通過免費提供沉香樹苗、與合作社簽訂供苗協議等措施,建立“企業+訂單+合作社+保護價+技術指導”的沉香產業帶動機制,輻射帶動油文村、油麻村等村民積極參與沉香種植,吸納當地人員務工超過2萬人次,務工收入達900多萬元。
目前,全鎮種植奇楠沉香30多萬株,開發沉香精油、奇楠線香等沉香衍生產品50多種,實現銷售門店線上線下全覆蓋,形成了育苗、種植、研發、制造、銷售為一體的沉香全產業布局。
同時,當地深挖沉香文化及其發展歷程,通過產品推介、專屬認種等方式,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沉香種植園區打造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基地。與當地沉香企業聯名舉辦大地歡歌鄉村文化活動年暨第一屆“民族團結杯(沉香杯)”籃球賽,有效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
立足生態厚植發展底色
乙巳蛇年正月初七,五指山市南水公路上,前往水滿鄉的車輛川流不息。沿路一座座民族特色村寨,如一幅幅水墨畫。
走進水滿鄉毛納村竹屋廣場的環形劇場內,一場特色文化情景劇《奇遇·五指山》正在上演。絢麗的舞臺特效、靈動的演員身姿,引得觀眾連連叫好。這部取材自水滿鄉的實景演出,春節假期每天都有固定場次表演。據了解,這是今年毛納村新打造的旅游產品。
觀眾席上,江蘇游客吳相瑢看得津津有味。她說:“毛納村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節目帶著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了五指山。”
竹屋廣場外,黎族打柴舞體驗點燃了節日的氛圍,這是海南代表性非遺項目之一。來到毛納村的游客在現場歡快氛圍的影響下,紛紛加入舞蹈中,沉浸式體驗黎族的文化魅力。
毛納村以黨建“紅”引領生態“綠”,圍繞“小而美、美而精”的發展定位,做細農文旅融合發展文章,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毛納村統籌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等產業扶持資金,因地制宜發展益智、石斛等林下經濟,形成以茶葉為主導、多種種養產業相協同的農業產業體系。村里每年茶青收入超過10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百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萬元。
毛納村生機勃勃的發展景象,是五指山市充分發揮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作用,促進各民族共創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縮影。
近年來,五指山市以和美村寨建設為抓手,盤活村內閑置資源,完善鄉村旅游配套設施,建成具備茶葉采摘和旅游觀光功能的現代茶園以及五色稻田等旅游打卡點,推出田園實景劇場、黎族苗族本土文化表演等旅游精品套餐,2023年至2024年旅游收入突破2000萬元。
凝聚民心拓寬增收渠道
走進東方市大田鎮樂妹村,家家戶戶墻上畫的是蘭花,農戶庭院里種的是蘭花,房前屋后擺放的也是蘭花,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展現在眼前。
蘭花綻放,扮靚村民幸福底色。
▲ 樂妹村蘭花產業園內蘭花競相綻放。
說起樂妹村的蘭花,村民文星花有話說:“村里發展蘭花產業后,帶動我們全家脫貧致富,托起了我們家的小康夢。”
2015年,海南大學定點幫扶樂妹村,充分發揮智力支持優勢,利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等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蘭花產業。海南大學派駐樂妹村第一書記劉德兵介紹說,樂妹村蘭花產業連續6年實現盈利,累計銷售收入1500多萬元,村集體分紅累計達237.5萬元,帶動農戶務工2萬多人次,增收勞務費221萬元,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務工收入、村集體分紅“雙豐收”。
小小蘭花在樂妹村扎下了根。依托蘭花經濟這個主導產業,樂妹村同時盤活閑置資產,改造成黎錦黎陶技藝研學館、農家樂等,帶動周邊村莊修建民宿,逐步實現蘭花種植、文旅融合、研學培訓、餐飲住宿等多種產業發展。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近2.4萬元。
樂妹村將鄉風文明、人居環境、參與生產等鄉村治理,與村集體經濟收益分紅結合起來,常態化開展“七個倡導”活動,探索推行積分制鄉村治理新模式,推動村域環境由“臟”變“美”、鄉村治理由“亂”到“治”,村民幸福感不斷提升。
“十四五”以來,海南省以擴大就業、增加群眾收入為著力點,重點支持民族地區發展鄉村旅游等富民產業、建設和美村寨等,共實施591個項目;同時將增進共同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效納入省級資金績效考核,加強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使用管理,做到“富口袋”與“富腦袋”并重,引導各族群眾在實現鄉村振興進程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海南省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南將堅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使用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讓海南各族群眾共享自貿港發展成果,扎實推動各民族共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講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海南故事,繪就自貿港建設同心圓。
(本文配圖由海南省民委提供)
監制 |肖靜芳
統籌 |安寧寧
編輯 |王珍 叢蓉
制作 |石建杭
來源 |中國民族報
覺得有用,點亮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