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二月份交易截止日之前,湖人發動重磅交易送出戴維斯換來東契奇,搭檔詹姆斯組成聯盟頂級水平的雙核心陣容。
而依靠著這兩臺發動機的運轉,湖人在賽季后半程的進攻端表現直接拉滿,直接反映在常規賽戰績上,球隊在得到東契奇之后一路逆襲而上,最終憑借50勝戰績鎖定西部第三。
但是在進攻高光之后,湖人防守端的問題卻一直存在。
根據數據統計,自東契奇加盟湖人以來,球隊防守效率來到了113.8,排名聯盟第17位。而回顧此前20年歷史,聯盟中僅僅只有2022–23賽季的掘金一隊,能夠在常規賽防守效率聯盟前十開外的水平下最終問鼎冠軍。
而這個樣本也并非完全準確,因為掘金在季后賽階段及時修正了防守短板。特別是在總決賽舞臺上展現出了超高級別防守,最終才得以拿到最高榮耀。
有這樣一個案例在前,對于本賽季志在沖擊冠軍的湖人而言,他們相當糟糕的防守表現,屬實是一個值得擔憂的大問題。
沒有戴維斯,側翼如何彌補?
由于戴維斯的離開,湖人喪失了一位具備極致換防能力的頂級護框大將。而球隊管理層自然也清楚他們在禁區的問題,此前通過交易換來了馬克–威廉姆斯,但最后還是因為體檢問題而作罷,后續補強的萊恩也基本沒起到任何作用,湖人只能帶著這樣一套稍微畸形的陣容進軍季后賽。
就目前的輪換班底來看,湖人禁區人手的選擇相當匱乏。科洛克、杰米森兩名輪換邊緣的內線并不在雷迪克的固定輪換之內,萊恩基本已經放棄,一值得重用的只有臨危受命的賈克森–海斯。
但即便如此,海斯的身上也存在著諸多質疑。有記者透露,戴維斯交易之前,詹姆斯曾在私下質疑,懷疑海斯是否具備季后賽重任的能力。
而在東契奇交易之后,湖人的陣容重心也逐漸開始從內線轉向于側翼,特別是賽季后半程海斯進入首發之后,他的角色更多屬于假首發。賽季收官階段,他的場均出場時間也在大幅下降,湖人大多數時候還是更依賴于小球陣容。
從賬面上看,湖人主力輪換的身高并不處于絕對的劣勢。全隊首發中最矮的是196的里弗斯,而在輪換靠后位置還有191的古德溫和188的文森特,二人都屬于兼具出色身體素質和強悍防守態度的尖刀手,整體位置相對偏外圍。
而球隊幾乎整個賽季都是主打換防,偏向側翼的班底看起來也似乎更適合雷迪克的防守體系。但問題在于湖人缺乏穩定的護框選手,盡管極個別球員防守態度積極,能夠協防彌補,但球隊內線的短板依舊不容忽視。
特別考慮到東契奇和里弗斯兩人在防守端非常容易被針對,湖人陣容上被針對的選擇似乎有些稍稍過多了,這也成為了球隊防守體系中難以掩蓋的結構問題。
參考過去的案例,勇士曾經憑借小球陣容取得了相當突出的成功,但即便如此,他們陣中也依然是常年準備著合格的內線五號位,諸如魯尼、帕楚里亞等等;也有格林、杜蘭特這些能代替中鋒,護框能力也相當出色的其他位置的球員。
而對比現階段的湖人,他們陣容中相當欠缺類似功能的球員。
籃板和錯位的問題
不可否認,湖人在某些特定比賽中也打出過頂級防守,參考二月后半段對陣掘金時對于約基奇的限制,雷迪克安排八村和范德彪輪番在一線貼防,迫使前者在任何位置都會面臨多人包夾,逼迫掘金選擇約基奇之外的其他球員來完成出手。
這是一個相當成熟的防守選擇,只是實用性相對局限。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還是基于掘金全隊過度依賴于約基奇來發動進攻,并且對手外圍也沒有足夠多的射手支援。這種特定防守策略很難適應季后賽的全部對手。
而在更多比賽中,湖人的防守問題還是相當明顯的。由于缺乏穩定護筐人選,導致他們經常在比賽中丟掉過多的進攻籃板,從而付出高昂的二次失分代價。
特別是面對一些禁區球員體型高大或者以大型前鋒為主的球隊時,湖人的整體表現相當艱難。
最近的例子在三月后半段,詹姆斯從腹股溝傷勢復出后的四場比賽中,僅僅依靠他的補籃絕殺勉強奪得一勝,而他們落敗的公牛、魔術等球隊,基本都可以劃進上述標準范圍之內。
這一波低谷階段也直接暴露了球隊防守問題,面對公牛時,他們沒辦法限制布澤利斯的突破,選擇區域聯防又不斷被武切維奇擋拆下順攻破;而在面對魔術時,面對弗朗斯和班切羅的雙前鋒組合,湖人不斷遭遇體型劣勢。
再往后面對步行者,防守西亞卡姆成為湖人最難解決的點,甚至于哈利伯頓、麥康奈爾等后衛在面對里弗斯、文森特時都具備一定優勢,甚至還敢于直接點名東契奇。
而這些常規賽案例,都相當直接的凸顯出了湖人在籃板保護、禁區防守以及特定位置體型上的短板。
我們承認東契奇的交易確實讓湖人提升到了另外一個層級,但距離成為一個真正的爭冠級別球隊,他們在防守上的落差依然相當大。
最明顯的一場比賽,三月初湖人客場面對凱爾特人:
當場比賽凱爾特人圍繞塔圖姆和布朗不斷在擋拆掩護當中點名東契奇,依靠個人單打突破能力吸引協防之后分球外圍串聯隊友。而湖人所依賴的側翼群,甚至于和老年霍福德在內線卡位都相當困難,更別說還要騰出精力來負責護框。
考慮到這一環的問題,特別結合西部賽區不乏約基奇、祖巴茨、戈貝爾等等內線巨獸,湖人想要晉級到最高舞臺,后續禁區面對的挑戰相當大,而從常規賽來看,雷迪克暫時還沒有找到穩定的應對辦法。
雷迪克的防守策略
對于這位菜鳥新帥的防守策略,不難解釋,簡單總結可以理解為一句話:
依靠區域聯防,隱藏錯位機會,選擇性放投。
由于球隊的先天劣勢暫時無法彌補,可不斷嘗試通過防守策略來修補漏洞。例如策略性的放投外圍以保護內線,同時收縮禁區,依靠側翼的運動能力和身高臂展去干擾對手進攻。
而當對手球隊無法把握住空位時,這個策略的效果相當明顯。
在本賽季一月中到三月初的階段,湖人一度連續打出23場將對手三分命中率限制在四成以下的比賽。但是在這一波連勝戰績之后,球隊接連面對籃網、掘金、雄鹿等隊,讓對方投出了四成以上的三分命中率。
很明顯,選擇性放投的策略既有優勢,也存在著一定風險。一旦對手外線手感在線,那么湖人的防守必然會付出慘痛代價。
從理論上來看,雷迪克的防守策略和此前雄鹿時期的布登霍爾澤有些類似,雖然整體的出發點有所不同。
而湖人防守策略的成功某種程度上可以歸咎于他們的好運,自從東契奇首秀之后,湖人對手球隊空位三分命中率平均只有33.9%,排在聯盟第13位。只是這樣的好運在季后賽舞臺上是否還能繼續維持,這個問題可能就很難解答了。
此外,雷迪克防守端的另一招是區域聯防,盡量隱藏自身的防守短板,在一些特定位置設置夾擊陷阱,破壞對手進攻節奏。
參考賽季后半程的比賽內容,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極為類似的畫面,當對方主力得分手在弧頂啟動單打時,湖人負責二三聯防前排的兩人會迅速執行包夾,提前破壞對方持球人進攻節奏。
又或者對方持球人在側位發動進攻時,湖人側翼位置的防守人會盡可能的將對方往邊線底角位置趕,同時內線海斯則隨時準備夾擊,迫使對方在更小的空間下去處理進攻。
再者一點,考慮到本賽季詹姆斯在球隊防守端位置的多樣性,雷迪克也參考了凱爾特人去年季后賽面對獨行俠錯位的防守理念,很多時候選擇安排詹姆斯看管對方五號位,從而達到將中鋒留在禁區護框的目的。
而至于東契奇,里弗斯等等非常容易被對方點名的核心球員。雷迪克盡可能的讓他們下沉到禁區附近參與協防,避免他們在上線被對手拖入擋拆換防之中,從而出現被針對的錯位回合。
綜合來看,雷迪克的防守理念在于,用盡一切辦法破壞對方直接攻擊籃筐的機會,而這一切選擇的基礎主要建立于他們的換防彈性以及輪轉速度。
這樣的防守策略對于球員的執行能力以及比賽專注度要求相當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一子下錯,滿盤皆輸。
經驗天賦下的防守價值
毫無疑問,擁有詹姆斯和東契奇兩位頂級水平的球員,湖人已經具備了沖擊冠軍的天賦經驗。參考此前的統計數據,在東契奇加盟之后,湖人最常使用的五人組合:詹姆斯+東契奇+八村塁+里弗斯+芬尼。
這套組合的凈效率值高達+18.6,在同期全聯盟至少出場100分鐘的五人陣容中排名聯盟第三,足以看出湖人在最佳陣容下的巨大潛力。
但籃球終究還是五個人的運動,特別是在季后賽七戰四勝的系列賽中,任何弱點都有可能成為被對手無限放大的點。而根據數據顯示,當東契奇、詹姆斯、里弗斯三位核心同時在場時,湖人的進攻效率為117.8,相當于聯盟前五水平,但防守效率值只有117.7,位居聯盟倒數第四。
而季后賽的攻防強度遠非常規賽能夠相比的,一旦暴露出短板,對手勢必會制定出針對性策略,不斷利用擋拆換防來針對防守意愿不高的東契奇、年邁的詹姆斯,以及體型偏瘦的里弗斯。
至于湖人季后賽最終能夠走到多遠位置,很大程度還是取決于雷迪克能否持續依靠戰術布置,幫助球員們維持高強度防守專注和比賽執行力,最大限度地彌補他們各自在防守端的短板,特別是護框和籃板上的致命缺陷。
如果能夠做好這些,他們確實具備依靠進攻晉級的機會,但如果這方面沒有能夠改觀,考慮到森林狼、火箭、雷霆、快船等隊都擁有出色內線力量,湖人的季后賽進程就相當不容易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