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在"鄭州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上,年過六旬的許蘇珍與老伴攜手登臺,分享了她十四年來的抗癌歷程。臺下掌聲雷動,這位面色紅潤、精神矍鑠的老人,誰能想到她曾是一位切除兩葉肺的癌癥患者?"如果沒有袁院長的中藥,我根本堅持不到兒子結婚,更不可能聽到孫子叫我'奶奶'。"許蘇珍樸實的話語里,飽含著對生命的感恩。
時間回溯到2010年初秋,許蘇珍身體突感不適。"那時候悶氣得不行,持續了一兩個月。"起初不痛不癢的癥狀并未引起重視,在子女的再三勸說下,她才到縣醫院檢查。這一查,竟發現右肺有一個核桃大小的占位。面對突如其來的診斷,許蘇珍的老伴當機立斷:"既然這個病定性了,就到專業醫院去。"他們隨即轉往河南省腫瘤醫院,一周后進行了右肺兩葉切除手術。
術后醫生建議化療,但看著周圍許多病友因化療身體每況愈下,許蘇珍的老伴暗自思量:"即便是走那條路,我也得叫她身體恢復恢復再說。"2010年11月4日,出院當天,這對夫妻做出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決定——帶著大包小包坐公交前往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求診。當時的許蘇珍身體極度虛弱,"坐都坐不住,吃飯也不行,整天迷迷糊糊,也睡不好覺"。然而,正是這次看似尋常的中醫求診,開啟了她長達十四年的康復之旅。
服用中藥后,許蘇珍的身體狀況逐漸改善:食欲好轉、精神恢復、咳嗽乏力減輕。看到妻子身體日漸恢復,老伴決定暫緩化療計劃。回憶起最初就診時的情景,他記憶猶新:"第一次去的時候,醫院還是個小門診部,只有三間房。"而讓他感動的是,盡管醫院規模不斷擴大,醫護人員的那份責任心始終未變。"薛主任可負責、細致,有什么問題隨時聯系。"十四年來,除了大年初一早晨那一頓忌諱,許蘇珍的中藥從未間斷。
隨著身體狀況穩定,2012年起,許蘇珍改為春秋兩季鞏固用藥。2015年復診時,她已能帶孫子、下地摘野菜;2017年醫院回訪時,她感慨萬千:"同期的病人都不在了。"2020年因胃潰瘍再次鞏固用藥時,她已能做飯、遛彎、洗衣服、接送小孫子,生活基本恢復正常。如今,她每天做家務、照顧不到三歲的小孫子,享受著天倫之樂。
許蘇珍的抗癌之路,是傳統中醫藥與現代醫學結合的生動例證。在手術切除病灶后,中藥調理幫助她恢復元氣、增強免疫力,避免了化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十四年如一日的堅持用藥,醫患之間的信任與配合,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共同鑄就了這個抗癌奇跡。
從病榻到講臺,從患者到抗癌明星,許蘇珍用十四年的時光詮釋了生命的韌性。她的故事不僅是一個醫學案例,更是一曲關于愛與堅持的生命贊歌。在這個被西醫主導的腫瘤治療領域,中醫藥的獨特價值通過許蘇珍這樣的普通患者得到了最好的證明。當小孫子稚嫩地喊出"奶奶"時,這簡單的稱呼背后,是一個家庭完整的幸福,更是一段用中藥書寫的生命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