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能源部將韓國列為“敏感國家及其他指定國家名單”的措施于近日正式生效。據悉,有人擔心,此舉將對韓美在尖端技術領域的合作、通商談判以及修訂需要美國協助的原子能協定等造成負面影響。有政界人士批評其為“外交慘劇”。韓國被美國列入名單始于今年1月初,韓國Fnnews新聞網報道稱,雖然韓國外交部、產業通商資源部、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共同推進與美國的談判,但實際上未能成功促使美國解除“敏感國家”指定。
那么為什么美國要把韓國列入“敏感國家”呢?主要還是警告,因為韓國近些年來很多人包括政客都在討論“自主核武裝論”,而美國“敏感國家”的重要分類標準就是核擴散風險,所以韓國國內的“自主核武裝論”可能就是這次的核心原因。美國對于這種核擴散一直保持著高度的警戒,不管是伊朗、朝鮮還是現在的韓國,他們認為是在觸及美國的敏感神經,因為核武器就代表了戰略談判的資本。
美國能源部辦公大樓(資料圖)
自從知道此事之后,韓國人就一直在進行外交努力,但是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雖然韓國外交部、產業通商資源部、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共同推進與美國的談判,但實際上未能成功促使美國解除“敏感國家”指定。按照美國以往的做法,要想解除韓國的“敏感國家”指定,至少需要6個月的時間,甚至可能長達數年。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金烘均近日已經在國會會議上表示,“目前正在持續進行實務協商”,并表明實際上短期內難以解除。
眾所周知,目前韓國總統尹錫悅案風波尚未平息,面對美國的強大壓力,韓國可謂內外交困,進退兩難。據韓國外交部長官趙兌烈表示,韓國政府正在通過非正式渠道積極了解具體情況。他強調,目前“敏感國家”名單尚未最終敲定,韓方已經就此事與美國方面進行了交涉,美方也正在重新了解情況。
尹錫悅(資料圖)
據上觀新聞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李枏對澎湃新聞表示,韓國發生戒嚴事件后政壇陷入混亂,美國通過將韓國列入“敏感國家”的做法可對其進行更多監控和約束,防止朝鮮半島出現不穩定狀況或突發危機。目前特朗普對韓國持觀望態度,當中有多重用意,但對韓國政府而言,無法直接接觸和了解特朗普政府是最擔心和恐懼的事。”
美國駐韓臨時代辦尹汝尚稱,去年有2000多名韓國學生、研究人員和政府官員訪問了美國實驗室,其間發生了韓國人處理敏感信息不當的情況,“將韓列為敏感國家僅是因為美能源部下屬一個研究所的安全問題”,“沒必要對此賦予過多的政治和政策含義”。韓國是名單中唯一一個與美國有正式盟友關系的國家,此次被列為“敏感國家”,韓國國內有聲音認為這可能動搖韓美同盟關系。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那么如果韓國真的被列入名單,將帶來很多的影響。首先就是在科研領域,人工智能、芯片技術等等尖端領域的研究會被限制。如果說進一步關系惡化,那甚至可能引發韓國國內的政治輿論波動。所以說,現在韓國迫切地與美國溝通,澄清這種核武裝論只是部分勢力的言論。目前看來,其實更多地是一次警告,畢竟韓國這些年對于美國來說也是非常“忠心”,和日本不分上下,但美國也絕對不會允許韓國有自己的核武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