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請問,我已經退休,想在北京周邊找一個避暑的地方購房,首要條件夏季必須涼爽,夏季不必開空調。另外小區得北京人占大多比例,否則當地人為主,我擔心融不進去。其它條件和其它購房人差不多,環境配套等等。不知道你了解這方面的信息嗎?有人提到過大同,張北等等。請給出意見,能給到小區名就更好了。
A:
1、呵呵,我要推薦也是這兩座城市啊。其他的地方也都去過,有的地方曾經覺得不錯,比如沈陽、葫蘆島、承德和大連。但后來房子都賣了,就因為感覺沒有大同和張北更合適。
沈陽的優勢是城市大+配套齊+美食多,但劣勢是雖然比北京涼快,但到了最熱那幾天也挺難受的。所以后來就不去了,我買房的地方在渾南,次新房多,也不算貴。
葫蘆島和大連的優勢都是海濱城市,漂亮。葫蘆島的劣勢是不算太涼快,而且雨多,我趕上了好幾次。大連則是當年還沒高鐵,坐飛機去著麻煩,而且消費不算低,房價相對不便宜。
承德的感覺跟北京差不多,都說普通話。但也是不算太涼快,只能說是離北京最近的避暑候選之一。
2、大同我前些年去過兩年,但這幾年沒去。城市非常好,氣候+物價+民風都好。我不習慣的一是聽不太懂大同話,而且他們有古音傳統,有些音節是北京人發不出來的,導致不好學;二是面食的美食太多,我不敢多吃又老忍不住;三是我對睡午覺本來那么回事兒,入了鄉也不太好隨俗,一到中午就糾結。
3、張北是我這幾年的首選地,主要就是涼快,比張家口市區涼快的多,跟東邊的沽源差不多。但交通更近些,想去張家口市區也很方便,坐大巴才一個多小時吧,沒幾分鐘就一趟,票價十多塊錢。
小區我住過兩個,一個是在中都府,圖的是方便,而且晚上有夜市,品種繁多物美價廉。另一個是東南角的北京新城,圖的是小區品質不錯,價格適中。而且周邊好幾個次新小區呢,哪個都不錯,放到北京都是好房子,在當地才幾十萬一套。
張北的北京人多到什么程度的我倒沒太注意,但肯定不少,凈是去避暑度假的。或者這么說吧,在這里說普通話的很多,飯館兒里也凈是說北京話的。
4、簡單就這情況,其他城市我這些年幾乎沒去過,至少是沒長住,所以不敢推薦了。
僅供參考。
二
Q:
網友說他想投資日本的公寓,發來了一大篇的介紹,看的我暈頭轉向的。簡單說吧,東京郊區公寓,8000萬日元一套,套內80平,每年確保租金300萬。持有費用是代理費一個月租金25萬,物業費每年40萬,房產稅(固都稅)每年30萬。所以租金收入為300-25-40-30=205萬,5萬零頭兒不算了,純收入200萬,租售比為320,年化租金回報率為2.5%。問是否能投資?
A:
1、我不太懂日本的樓市,不過看了您這簡介,感覺中介似乎有幾個費用沒列出來。
2、一是保險費,畢竟日本是個地震頻發的鬼地方,再加上火災和漏水什么的,所以保險是必須的。當然這也沒多少錢,而且是可以一次性買好幾年的,所以有可能中介給提前收了。但這應該攤到每年成本里,按10萬日元計算吧。還剩190萬。
當然,保險費有時候是可以向租客收取的,或者讓租客自己買,尤其是火災險。但常規都是房東買,畢竟可以一次性買5年十年的,這樣便宜,然后再攤在房租里。
然后是“長期維修基金”,跟咱們的大修基金差不多,只不過日本是每年收取,成了“房產養老金”了。一般是以每月每平200日元計算,或者說是物業費的50%也行,那就是每年20萬。租金還剩170萬。
再有就是房租稅了,也就是個人所得稅。這可絕對不能學習司馬南偷稅,只能學習他每年老老實實給美國主動納稅,救美國就是救中國嘛。
日本個稅我不熟,反正每年都有免稅額,之前是48萬,現在多少我不知道,然后還有納稅階梯,跟咱們的工資稅是差不多的。您這300萬肯定是達到第二階梯了,中間部分是10%。但常規都按照5%計算,所以既然是年租金300萬,加上2.1%的“復興特別稅”就算15萬吧。租金還剩155萬。
3、那就是說,您投資日本的這套房,總成本8000萬日元,年租金300萬,毛租售比為320,年化租金回報率3.75%。但持有成本總計是145萬,還剩155萬,那實際租售比就是620,年化租金回報率為1.93%。
4、說實話我覺得這回報率真不算高,北京以朝陽區為例,現在租售比在5/600的大把抓,400多的也不難找。而且咱們的持有成本低,物業費基本是日本的十分之一,算上取暖費也沒多少錢,就算交租金稅肯定也是租客出。
比如一套400萬的房吧,80平(建面)。物業費按2塊錢平均值吧,每年1920塊錢。取暖費30一平,每年2400,合計4320。然后就沒了,什么維修基金+保險費+租金稅的都沒有,中介費也是租房的掏。
那即便是租售比600,每個月的租金也能達到6600,每年8萬,毛的租金回報率是2%,低于日本很多。但是每年的成本只有4320,凈收入75680,凈租金回報率1.9%,跟東京是幾乎一樣的。而且如果買租售比500之下的,那收益率就更高了,2.5%在現在不難找。
那既然北京有更高收益的,為什么要投資日本啊?更何況他們是有“租金保護”的,租客一旦入住就很難漲價和轟走。而咱們不同,即便不是“提燈定損”,那漲租金也不是太難吧?
當然,日本租房是有潛規則的,租客要給房東禮金,或許還有配鑰匙費呢,然后每到續約的時候還有清潔費什么的,都是變相要錢,目的是彌補不能輕易漲租的損失。但這在我看來其實是背著抱著一邊沉,業主和租客誰都沒占到便宜,反而都付出了更多的時間精力,還不如直接漲租金省事兒呢。
所以綜合下來,就算日本漲租金和咱們一樣,那也是各種收益差不多啊,何必跑到東京去投資?機票+酒店的錢+時間精力也是成本啊。
5、總之就是這情況吧,我是覺得意義不大,實在沒什么高收益。而且還得冒著匯率波動的風險,值嗎?
再有就是房價升值,按常理來說,房價是經濟的晴雨表,也是城市的股票,經濟增長越快,房價漲的越猛。那這就判斷北京和東京誰的經濟會更好吧,看自己的選擇了。
僅供參考。
三
Q:
請問,我是在您指導下買的**的學區房,孩子轉學成功已經六年級,但目前小升初遇到了大麻煩。我沒有社保,而孩子爸爸的公司前段時間倒閉了,找工作期間的社保被迫停繳,導致我們的四證辦不下來。
按老師的說法是可以先填報,到時候等線下審核的時候再想辦法補齊,我們本來以為是開學前審核,沒想到老師說一個月之后就審核,這導致我們根本來不及。
而且我們本來以為九年制學校是直升的,所以才沒注意社保的問題,結果沒想到今年竟然要重新審核升學,現在我們非常焦慮,請問該怎么辦?
A:
1、這我好像幫不上忙吧,非京籍小升初要再審核四證跟幼升小一樣,也是在四五月份,這具體怎么處理,要不然就直接問老師或學校或者教委吧,他們應該每年都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經驗多。
2、九年制學校確實是直升,但直升對于是否京籍非京籍似乎也是不太一樣。另外對于非京籍也未必是肯定直升,小升初時如果學位不足,也有被派位的可能性。當然這概率很小,就算派位也是周邊。
3、其他的我都不懂了,幫不上忙。
借這話題說兩句,我很能理解這位母親的心情,都有點兒病急亂投醫了,所以才問到了我這里。但我哪兒懂啊,什么忙都幫不上。
只能提醒其他的非京籍家庭吧,多了解政策+提前了解政策,千萬別想當然的以自己的愿望去理解政策。畢竟政策是每年都有可能變動的,就算是去年的經驗也未必好使。所有北漂兒在北京都生活不易,牽扯到孩子教育更是得謹慎行事。
僅供參考。
四
Q:
網友提問說他家樓門的電梯鋼絲繩斷了,維保公司報價是萬把塊錢,按道理是應該30多戶業主分攤,每家幾百塊錢吧。但現在因為分攤比例吵成了一鍋粥,已經停運一個星期了,誰都沒轍。
1、物業是肯定不分擔的。因為這電梯是三年前剛剛更換的,是全體業主們集資的共同資產,電梯的廣告收入也歸業主,那維護和換件也就跟物業無關了。
2、電梯公司也不承擔責任,因為產品質量有各種證書,鋼絲繩的檢測也合格。之所以三年就斷了,只能說是因為使用頻繁+裝修物料運載過重=過度磨損造成的。
3、既然是過度磨損造成的,那有業主提出,在這三年間裝修過的家庭要承擔大部分費用。但遭到反對,因為有的家庭是簡裝,有的是精裝。而且就算其他業主沒裝修,但也買過冰箱空調和家具等重物,這對電梯的損耗也大。
4、另有業主提出,應該按樓層高低來分攤業主們的承擔比例。但也遭到反對,因為鋼絲繩磨損和樓層高低沒有直接原因。而且高樓層業主中有兩戶基本沒住,還有人口少的,那是否應該按照居住人口分攤費用?
5、這遭到了出租房業主的反對。首先是事先沒說,否則他就找租客要電梯磨損費了。而且人數最多的一家的租客都是年輕人,說他們經常爬樓。
6、按說一二層業主是不分攤電梯費用的。但是其他業主指出,其中一戶的老太太天天去樓上打牌,跑的比高層業主都勤,也應該分攤維修費。但這家老太太不同意,說自己才70多斤,而且每次都是和其他牌友一起上下樓,那些牌友是其他樓門的,是不是應該也找鄰居要費用?
7、另外樓門里有兩戶剛買房不久的,都不到一年。其中一戶說自己沒裝修,那就不應該全額分擔費用,應該至少減一半。至于另一半應該是前業主掏,反正都認識,找那家要去吧。
8、另外還有一戶業主帶孩子去西城上學了,好幾個月見不到人了,這筆錢由誰墊付?萬一到時候這家人回來不認可怎么辦?
9、另外頂樓業主提出,電梯更換后的噪音對他家影響太大,希望這次維修能一并解決,否則他家就不交錢。
總之就是這點事兒吧,我總結的還不是太全,有兩段話沒聽明白也沒太看懂。但這些也已經足夠亂了,請問網友們,如果你是業委會主任,怎么解決這事兒?
關注“章哥說買房”公共號,有房產相關問題可以向我提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