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要:無論誰勝誰負,這場對決都將推動中國即時零售行業邁向新高度,我們期待最大贏家是消費者。
作者:華祥名
編輯:蔡詠梅
連日來,京東與美團之間的罵戰,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點燃了整個商業江湖。這不僅是一場兩個人的對決,更是兩個商業理念的交鋒,兩個互聯網巨頭的博弈。
2025年2月11日,京東外賣以“全年免傭金+騎手五險一金”的凌厲攻勢殺入市場,美團股價應聲暴跌7%。
一個月后,美團閃購宣布數碼家電“30分鐘達”,劍指京東核心腹地。這場被網友戲稱為“蘇北硬漢與福建學霸的巔峰對決”,不僅是兩家萬億巨頭的商業廝殺,更是中國互聯網從“流量為王”到“人性覺醒”的深刻轉型。
劉強東穿上騎手制服,宣布“兄弟們的養老錢不能省”;王興則在財報電話會上強調“算法優化是效率的終極正義”。兩位昔日“東興飯局”盟友的割席斷義,撕開了中國互聯網黃金時代的最后一塊遮羞布。
1、
京東和美團,隔空開戰了。
4月11日,美團負責核心本地商業的CEO王莆中在社交媒體上對京東外賣發表了看法,直指劉強東:“京東不是第一個想做外賣的公司,估計也不是最后一個。”他還提到,要是把外賣算作即時零售(30分鐘就能送各種東西)的一部分,達達和京東到家早在2014年就試水了,但效果不太好。
緊接著,京東集團的新聞發言人齊珊珊在當天中午發布了劉強東在內網的對話:“別跟人吵嘴,這沒意義,也創造不了社會價值。”他還說,要是有空,就去“小哥應急小組”,看看有沒有外賣員或快遞員在大風天遇到麻煩,幫幫他們;或者去出口受阻企業的采購小組,給那些企業搭把手。
在美團、京東外賣大戰的敏感時刻,2025年4月16日,劉強東對外賣行業的傭金問題明確表態:“據說現在外賣平臺的扣點加上廣告費,高達25%,有的甚至超過30%。這使得餐廳為了生存和盈利,不得不降低自身品質,尤其是食品安全方面的品質。”
劉強東指出,這種現象的根源在于外賣平臺的壟斷行為,導致其抽傭過高。為此,他為京東外賣定下規矩:“京東外賣的凈利潤率永遠不得超過5%,一旦超過,我會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社交媒體上的這一番言論,讓整個互聯網行業瞬間炸開了鍋。他無疑在指責美團在外賣業務中對商家收取高額傭金,導致商家生存艱難,騎手權益得不到保障。
這場罵戰看似突然,實則早有伏筆。京東與美團,一個是中國電商巨頭,一個是本地生活服務的領軍者,雙方在即時零售和外賣領域的業務重疊,讓這場競爭不可避免。劉強東的“0傭金+騎手五險一金”策略,直擊美團的商業模式核心;而王興則通過美團閃購的升級和擴張,試圖在數碼家電領域搶占京東的地盤。
這是一場關乎生存與發展的殊死搏斗,也是一場關于未來商業格局的激烈角逐。
當美團曬出即時零售肌肉,京東卻將槍口轉向行業痼疾。這場商戰已從訂單量之爭,演變為商業倫理的終極對決。
京東外賣的殺手锏并非免傭金,而是“五險一金”——這一擊直接刺中美團商業模式的“阿喀琉斯之踵”。2025年3月,京東宣布為全職騎手繳納社保,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單日吸引超10萬商家入駐。而美團被迫跟進政策,騎手成本陡增15%,凈利潤預期下調。
這背后是劉強東的生存焦慮:2024年京東3C家電增速僅2.7%,而美團閃電倉數碼配件銷量暴漲180%。他在內部會上直言:“再不搶占高頻入口,京東將淪為美團的倉庫”。
王興的殺手锏藏在數據深處:美團閃購的3C數碼訂單已達京東全站40%,iPhone“30分鐘達”服務直搗對手腹地。杭州某手機店主老王的苦笑道破天機:“算法說該賣充電寶,可街坊只想修手機屏。”當美團用高頻訂單吞噬低頻流量時,京東的護城河正在被數字化洪流侵蝕。
外賣,成了京東的“諾曼底登陸”。借助達達130萬騎手和“最快9分鐘送達”的物流體系,劉強東試圖用高頻的外賣流量激活低頻的電商帝國。但更深的意圖在于:以“五險一金”為矛,刺破美團商業模式的道德硬傷,重塑公眾對京東“重資產+厚待員工”的價值認同。
美團則以“閃電倉”回擊,將配送時效壓至25分鐘,SKU擴張至6000個,甚至能半小時送達iPhone16。王興的野心是“萬物皆可外賣”,用即時滿足重塑消費心智。但代價是騎手日均配送單量從35單升至48單,交通事故率上升23%。
王興的“萬物到家”戰略看似無懈可擊,卻暗藏致命矛盾:2024年,美團騎手日均配送單量飆升至48單,交通事故率不斷上升;商家利潤因30%綜合扣點(含傭金+服務費)暴跌88.8%。當劉強東以“5%抽傭”和社保政策逼宮,美團被迫承諾為騎手繳納社保,但王興的回應仍充滿精英理性:“算法優化是效率的終極正義。”
一方面,美團靠700多萬騎手和AI調度,死守30分鐘送達的效率優勢;另一方面,美團加速推進”閃購"業務,持續擴展藥品、生鮮、3C數碼等非餐飲品類,直接打進京東的后院。
這場對決的本質,是兩種商業哲學的碰撞——京東的“兄弟情義”承載著劉強東的草根逆襲記憶,而美團的“算法信仰”則烙印著王興的硅谷精英基因。
2、
劉強東,一個在中國電商界如雷貫耳的名字。他創立的京東,從最初的電子產品電商平臺,發展成為涵蓋全品類商品的綜合性零售巨頭。京東的成功,離不開劉強東對品質和服務的執著追求。他提出的“正品行貨”理念,讓京東在假冒偽劣商品泛濫的電商市場中脫穎而出;他不惜重金打造的物流體系,更是為消費者提供了“當日達”“次日達”等極致的購物體驗。
然而,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的逐漸消失,京東在傳統電商領域的增長開始乏力。低價策略雖然吸引了大量用戶,但對利潤的侵蝕卻讓京東難以承受。劉強東深知,京東需要新的增長點,而即時零售和外賣業務,正是他眼中的一片藍海。
即時零售,這個新興的商業模式,以其“線上下單、線下30分鐘送達”的高效服務,迅速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劉強東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趨勢,他決心將京東在電商領域的優勢,延伸到即時零售領域。
劉強東的焦慮,更是源于京東在傳統電商領域的困境,更源于他對未來的擔憂。他深知,京東需要新的故事來提振資本市場信心,需要新的業務來支撐其龐大的商業帝國。即時零售和外賣業務的高頻屬性,可以帶動京東App流量,盤活物流體系,甚至為金融、到家業務鋪路。這背水一戰,劉強東必須全力以赴。
他提出了“0傭金+騎手五險一金”的策略,試圖打破美團在外賣市場的壟斷地位。這一策略,不僅讓商家看到了新的希望,也讓騎手們感受到了溫暖。
劉強東的創業史是一部底層敘事:幼年吃不起豬肉的他,堅持與20萬快遞員簽勞動合同;每逢危機便穿上工服送貨,在基層員工中積累近乎“教父”般的威望。此次“五險一金”政策,與其說是商業策略,不如說是價值觀宣言——在資本異化人性的時代,他試圖用“兄弟情義”對抗算法的冰冷。
王興從未體驗過“為搶紅燈摔破膝蓋”的窘迫。這位連續創業者信奉“縱情向前”的硅谷邏輯,將騎手視為“系統里的代碼”。當《困在系統里》一文刷屏時,他回應:“大多數人關心邊界,卻少有人關心內核。算法每優化1秒,騎手的膝蓋就多一道傷疤。”——這句話暴露了精英視角的傲慢:技術可以優化效率,卻無法共情苦難。
王興,一個在互聯網江湖中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創立的美團,從最初的團購網站,發展成為涵蓋外賣、旅游、出行、金融等多元化業務的超級平臺。美團的成功,離不開王興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和對創新的不懈追求。他提出的“互聯網+生活服務”理念,讓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占據了絕對的領先地位。
美團的外賣業務,無疑是其最耀眼的明珠。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和精細化的運營,美團外賣在短短幾年內就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外賣平臺。美團的算法系統,能夠精準地匹配用戶需求和商家資源,優化配送路線,提高配送效率。這不僅為用戶提供了便捷的服務,也為商家帶來了可觀的流量和收益。
然而,劉強東的殺入,讓美團在外賣領域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京東的“0傭金+騎手五險一金”策略,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直接沖擊了美團的商業模式。王興深知,美團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全力反擊。
王興的反擊,體現在美團閃購的升級和擴張上。美團閃購,這個原本專注于本地生活服務的平臺,開始向數碼家電領域進軍。王興希望通過美團閃購的升級,將美團的流量優勢延伸到更多品類的商品中,從而鞏固美團的護城河。他堅信,美團的精細化運營和技術實力,足以應對京東的挑戰。
美團2024年凈利潤158%增長,但騎手成本占收入比從74.8%降至61%。京東為社保年增成本120億,卻倒逼行業勞動者權益升級。商業邏輯已從“廉價勞動力紅利”轉向“效率創新紅利”。這場對決證明:企業的社會責任,正在成為新的競爭壁壘。
2017年烏鎮那張著名的合影里,劉強東與王興分坐馬化騰兩側,共謀“反阿里聯盟”。如今騰訊持股降至3%,昔日的盟友被迫直面競爭。這背后是反壟斷大潮下資本同盟的瓦解,更是中國互聯網從“站隊文化”到“硬核創新”的轉折。
這場戰爭的導火索看似是商家的爭奪,實則暗藏更深的時代隱喻:當流量紅利見頂、反壟斷浪潮洶涌,巨頭們必須回答一個命題——商業的終極價值,是“算法優化”的效率至上,還是“兄弟情義”的人性尊嚴?
這種分裂折射出中國企業的兩難:效率至上還是人性優先?
3、
劉強東與王興的罵戰,是互聯網巨頭在流量紅利見頂后的生存之戰。隨著互聯網用戶增長的放緩,流量紅利逐漸消失,互聯網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增長壓力。京東需要外賣重振增長的數據,美團需要數碼鞏固護城河,雙方在彼此腹地的廝殺,最終將推動即時零售從“資本驅動”轉向“價值驅動”。
這場罵戰,也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競爭格局的深刻變化的縮影。
在過去,互聯網企業主要依靠流量和規模來獲取競爭優勢,但在流量紅利見頂的今天,企業必須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和服務質量。京東的即時零售業務和美團的閃購業務,都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創新業務。它們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也為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變化,互聯網行業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用戶體驗。京東和美團的這場對決,不僅是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更是整個互聯網行業的一次探索和嘗試。無論最終誰勝誰負,這場罵戰都將推動中國互聯網行業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邁進。
劉強東的“利他主義”與王興的“效率至上”,兩種不同的商業理念在這場罵戰中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劉強東的“0傭金+騎手五險一金”策略,讓我們看到了商業的溫度;王興的精細化運營和技術驅動,讓我們看到了商業的智慧。
這場罵戰,不僅是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更是兩種商業價值觀的交鋒。
這場戰爭不管鹿死誰手,只有2000萬騎手的膝蓋、4億消費者的期待,和一個國家在產業升級中的陣痛與覺醒。京東用五險一金重塑勞動尊嚴,美團用閃電倉重新定義“萬物到家”,它們的對抗早已超越商業競爭,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生存樣本”。
當深夜的美團騎手小李刷到劉強東的朋友圈“克扣兄弟血汗錢是恥辱”,當他望向美團總部依舊亮燈的樓層——那里,王興或許正與工程師優化明日算法。這一刻,中國互聯網的黃金時代,正在與反思中走向真正的成熟。
劉強東PK王興,無論誰勝誰負,這場對決都將推動中國即時零售行業邁向新高度,我們期待最大贏家是消費者。
商業的本質,就是竟爭,這場竟爭,對于消費者,對于商家,對于行業,影響是深遠的,大幕剛啟,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