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美股大跌,和以往不同,不是什么突發事件,而是純粹對全球經濟預期的擔憂所致。而全球經濟,不僅僅影響美股,同樣對A股也會有影響。周末正好可以把這種影響給理理清楚,對下周趨利避害很有好處。
一,ASML的業績崩了
阿斯麥周三發財報了,一季度預期訂單為48.2億歐元,實際訂單為39.4億歐元,少了近9億,財報遠不及預期。
阿斯麥在美股盤前已經大跌了,阿斯麥業績暴雷,同樣也會傳遞給英偉達、臺積電、AMD等芯片相關企業。所以周三晚上,這些股票跌的一塌糊涂。
表面上是這些科技企業,背后映射的是全球經濟。當金字塔頂端企業的最好日子都不好過了,機構投資者會尋找什么方向?
二,A股業績時間差
到了A股這里,雖然面臨同樣的世界經濟環境,但一季報不會差。目前披露的一季報預增就比去年好。而10日公布的3月份出口數據也是超預期很多(預期出口+4.6%,實際+12.4%)。
但是,關稅預期下的大幅進口在4月份就不復存在了。對二季度的業績還是要謹慎,以為內一季度的外貿有關稅前的搶購加持,但二季度這方面肯定是減下來了,所以市場在中期業績預告前,專業機構一定是一個謹慎的態度。而一季報和二季報之間的預期的時間差,就給了機構渾水摸魚的機會。
三,三個投資方向
身邊券商里做的朋友,在目前這種局面下,基本現在盯著三個方向,高股息回報;跌多了錯殺;藍海產業。研究的非常細致。
但在我看來,以上這些并不重要,重要是這三種狀態,如何看清?藍海產業來說,機構就是越來越積極。錯殺就是機構人無我有;藍海就要高歌猛進。
我們先從錯殺來說。
這幾天市場里,下跌的股票其實是很多的,但伴隨著短期經濟數據的超預期,和央媽的堅決護盤行動,那些原來恐慌的股票,會因為專業機構積極參與,而徹底逆轉格局,這種情況下,誰在最近的市場里機構能保持積極參與,后面的反擊就大有希望。只是對散戶來說,有一個難點,機構動作并不容易看清楚。因為散戶和機構之間是天生的對手盤,并且有著明顯的信息差。機構很容易看到散戶的整體動作,但散戶看機構動作就不容易。即便散戶碰巧和機構同步,但只要這樣的散戶數量多了,機構一定反著做。
不過,伴隨著各金融模型日臻成熟及計算機算力的提升,通過對原始交易數據的收集、篩選、整理和挖掘,并通過模型進行比對后,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中的特殊現象,比如「交易行為」數據,尤其是機構交易行為,因為其本身就具有連續性、規模性和重復性的特征,因此就可以揭示更多鮮為人知的交易細節。
下跌之后機構活躍導致翻轉的前車之鑒有非常多,就像錦浪科技(300763),該股在上周一大跌5.54%,明顯一個上漲后拐頭下跌的走勢,但之后直接12%的長陽。看走勢很難解釋,但觀察「機構交易特征」,就能發現,即便是昨天暴跌,但機構依舊積極參與,所以之后反擊也特別快。并且這一幕在3月24日就已經出現過了,同樣是當日大跌,但機構積極參與,然后次日大漲10%以上。
顯然,有機構積極參與的暴跌,很大可能就是錯殺。
又比如,山東海化,該股最近1個月,一直在5.5元到7元之間做大幅波動,3月26-31日出現過23%的跌幅;4月11-16日出現過15.8%的跌幅,都是時間短跌幅大。站在當時,如果看走勢就是短期坐頂回落。但觀察「機構交易特征」,就能看到回落過程中機構一直是積極參與。結果回落快速,反擊同樣猛烈。4月3-10日,反擊幅度達到21%,今天單日大漲7%以上。
所以,本周市場砸盤和反擊都很兇,這背后就說明昨天的錯殺肯定極多。
PS:
上文圖中的橙色柱狀,是我用系統觀察的「機構交易特征」數據叫做「機構庫存」。
如果「機構庫存」數據越活躍,那就意味著參與交易的機構資金越多,機構資金參與的時間也越長。
如果機構資金長時間參與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態度其實很明確。
如果不看好的話,會持續參與一只股票的交易嗎?顯然是不會的!
好了,本篇就到這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謝謝點贊。
聲明
以上相關信息是本人在網絡收集,希望大家喜歡!
部分數據、信息,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
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與操作。所有以本人名義涉及投資利益關系的,都是騙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