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陸棄
4月16日,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辛鮑姆在新聞發布會上罕見地向美國發出外交照會,抗議特朗普政府在美墨邊境設立“國防區域”,并請求與華盛頓進行安全協調。這是一次帶有深重警告意味的外交動作,也是一場對特朗普強硬邊境政策的直接回應——一場夾雜著主權焦慮、軍事脅迫與地緣對抗的危機再次在美墨之間爆發。
特朗普政府此次動作遠不止“加強邊境巡邏”這么簡單。根據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的說法,美軍將在新墨西哥州境內建立一條長達170多英里的“國防走廊”,并計劃在未來幾周擴大至得克薩斯州超過90英里的邊界區域。這一“國防區域”將被視為軍事設施,美軍不僅可以在該地部署戰力,還擁有“驅逐非法移民”的準司法權力。換句話說,美墨邊境不再是執法事務的邊界,而將被軍事化成一個國家安全禁區,成為美國本土的“戰爭緩沖帶”。
華盛頓的這一步棋,看似為了打擊移民和毒品走私,實則是一種赤裸裸的對鄰國主權的威懾和封鎖。這是特朗普政府典型的“美國堡壘主義”邏輯——在國內問題無法解決的前提下,將一切社會動蕩、經濟衰退和毒品泛濫的責任,轉嫁給“來自南方”的威脅。而墨西哥,此刻被釘在了這個政治劇本的十字架上,不得不承受來自北方鄰國的全方位軍事壓迫與外交羞辱。
辛鮑姆總統的回應盡管措辭克制,實則充滿怒火。她直言“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計劃繼續修墻,也不知道目的為何”,這不僅是對美方透明度的質疑,更是對美國軍事擴張意圖的深刻不信任。墨西哥顯然擔心,在缺乏明確溝通與協議的情況下,美國軍隊將突破外交底線,將邊界變成一個單方面強制控制的“灰色主權地帶”。這是對美墨傳統安全合作機制的巨大破壞,也是對區域和平穩定結構的直接沖擊。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已不僅僅在用語言驅趕移民,而是在用軍艦和軍隊構建邊境封鎖線。自今年1月重掌白宮以來,他迅速部署數千名軍人和兩艘軍艦,將反移民政策直接上升為軍事層面的國家戰略。以“打擊毒品走私和恐怖分子”為名的軍事部署,正不斷擠壓民用與執法機構的空間,使得邊境問題徹底“戰爭化”。而一旦軍隊成為應對移民的常態工具,那么美墨邊界就不再是國土管理線,而是一條軍事前沿線。
這一趨勢極為危險,甚至可以說是21世紀以來美墨關系中最具侵略性的單邊行為。從建墻到軍管,特朗普的邊境政策正在演化為一種對鄰國的結構性暴力。它無視鄰國意愿,罔顧長期合作機制,更將“安全”與“敵對”捆綁為一體,把整個拉美移民群體標簽化、妖魔化為“跨境威脅”。這是美國霸權主義的延伸版本,是用軍事邏輯管理人道議題的典型體現。
而從國際政治角度來看,美國此舉也預示著其對“國家主權”定義的再次收縮。特朗普政府無意尊重對等協商、互信合作,而是選擇了在自己一側的邊境線上單方面劃設“軍事禁區”,以軍隊應對非傳統安全議題。這種做法不僅破壞了美洲大陸一體化趨勢,也嚴重威脅北美自由貿易區和美墨加協議(USMCA)框架下的區域政治穩定。
然而,更諷刺的是,美國自身對芬太尼泛濫的治理失敗,正是導致邊境緊張局勢加劇的根源之一。而現在,他們卻將治理責任外包給軍隊、外推給墨西哥,把邊境變成甩鍋的前線。這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制造問題。對墨西哥而言,面對一個不斷軍事化邊境、拒絕對話、強化壁壘的鄰國,其國家安全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制度性威脅。
美墨邊境的這場“軍管試驗”,不只是一次政策冒險,而是一次戰略斷裂。如果美國繼續將國家安全邏輯凌駕于外交協商之上,未來的不僅僅是外交緊張,而將是地區安全結構的全面瓦解。辛鮑姆的外交照會,恐怕只是風暴的前奏。邊境之墻尚未完工,但信任的裂縫,已經再難彌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