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 | 謝嘉晟
原廈華電子總經理謝思瑜最近辭任了金龍汽車董事長,這位曾經帶著金龍汽車業績起起落落的掌門人可能即將光榮退役。
謝思瑜稱得上是福建國資系統的資深職業經理人。他80年代加入廈華電子,90年代管理才能逐漸顯現,先后擔任了廈華電子的注塑廠廠長、彩電廠廠長,后又被提拔為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2004年,39歲的謝思瑜正式出任廈華電子總裁。
2008年中華映管重組廈華電子后,謝思瑜調到金龍汽車。謝思瑜擔任過金龍汽車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2011年出任總經理,與董事長谷濤搭檔。2014年,金龍汽車整體劃轉給福建省國資委后,谷濤改任海翼集團總經理,福汽集團原董事長廉小強接替谷濤出任金龍汽車董事長,謝思瑜留任總經理。
2018年按照福建省國資委人事調整,謝思瑜卸任金龍汽車總裁,轉任福汽集團副總經理。2021年謝思瑜重返金龍汽車出任董事長,直到兩天前辭任。
廈華電子幾易其手,已經在2022年退市。金龍汽車年報則呈現了謝思瑜職務變動與業績起伏的高度關聯。謝思瑜卸任金龍汽車總裁的前三年,金龍汽車既創造了史上最好的成績,也制造了史上最大的虧損。2015年凈利潤5.4億元,這是金龍汽車史上的最好成績,然而2016又巨虧7.2億元,至今仍是金龍汽車虧損的天花板。
金龍汽車在這三年的業績大起大落是有原因的。
根據歷史財報,2015年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車業務爆發式增長,全年新能源客車產量遠超年初6000輛的目標,銷售同比增長了6倍多。同時,通過整合旗下“三龍”的采購、研發和銷售體系,又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
2016年,金龍汽車突然曝出新能源車騙補事件。子公司蘇州金龍虛報1683輛未完工的新能源車騙取5.19億元補貼,被財政部追回并罰款2.59億元。這一處罰直接導致金龍汽車2016年凈利潤減少了3.15億元。蘇州金龍從當年9月起還被暫停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資質,導致第四季度無法承接訂單,新能源車銷售收入大幅下滑。
2017年,金龍汽車通過整改驗收,8月恢復中央財政補貼資格,重新獲得新能源車生產和銷售資質。2016年合規銷售車輛的16.04億元補貼款得以確認收回,又獲得了28.27億元的新能源補貼和5.92億元稅費返還。到期末,金龍汽車扭虧為盈,凈賺4.79億元。不過,這些補貼并沒有改變純電動客車銷量下降將近30%的事實。
從財務數據上看,謝思瑜卸任金龍汽車總裁后,金龍汽車每況愈下。2018年凈利潤1.59億元,2020年更是只剩下3190萬元,到了2021年甚至出現了5.95億元巨虧。
站在財務數據的角度解讀,謝思瑜的“卸任”與“重返”有股“擔責”和“救火”的味道。謝思瑜重返金龍汽車出任董事長后,金龍汽車業績逐年轉好。2022年虧損縮小到3.87億元,2023年扭虧為盈,在最新業績預告中,2024年金龍汽車的凈利潤有1.45億元,增速接近翻倍。
只看財務數據,謝思瑜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擔任廈華電子總經理期間,廈華主營實現了從CRT彩電向平板電視的轉型,“鮮貨經營”和“快魚吃慢魚”策略推動了廈華平板電視出口量躍居國內前列,并成功打入日本和歐洲市場。
在金龍汽車,最經典的戰役恐怕要數整合“三龍”了。廈門金龍、蘇州金龍和廈門金旅本來內部都卷得不行,“三龍”采購體系合并后,聯合采購讓成本直接下降了10%。并且逼著“三龍”分工合作,廈門金龍主攻高端公交,廈門金旅專做輕型客車,蘇州金龍發力旅游大巴,形成錯位經營。國內同行在卷價格的時候,金龍汽車卻跑到埃及辦廠,有效規避了關稅壁壘,讓金龍客車賣進了170個國家。
不過,金龍汽車押注氫燃料電池客車也讓謝思瑜飽受爭議。相對于已經相當成熟的鋰電技術,氫能技術還處于探索階段,交學費自然是少不了的。問題是,金龍汽車還經得起往死里燒錢嗎?金龍汽車2024年第三季度的負債率已經來到了84.97%。
謝思瑜出生于1965年8月,從年齡上推算,此番主動辭任應該是到了面臨退休的年齡。不出意外,謝思瑜的國企職業生涯或許要就此落下帷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