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51年,解放軍炮兵學院開學之際,時任炮兵司令兼學院院長的陳錫聯收到了毛主席的題詞。
上面只有短短的一行字,但細心的陳錫聯發現,毛主席的題詞里竟然寫錯了一個字:把火字旁的“炮”寫成了石字旁“砲”。
陳錫聯有些疑惑,毛主席文采斐然、知識淵博,而且為人處世向來嚴謹,怎么這次還能把字寫錯了?是無意的?還是別有用意呢?
為謹慎起見,陳錫聯將此事上報給主席,得到回應后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說主席博古通今,短短一句題詞就充滿了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
那么主席寫錯字的用意究竟是什么?一切還得從陳錫聯就任炮兵司令前說起……
從“放牛娃”到“小鋼炮”
1915年1月4日,陳錫聯出生在湖北紅安的一個貧農家庭。
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因為在地主家干活時被重物砸傷,直接不治而亡,一家五口就此失去了頂梁柱。
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母親早早就帶著陳錫聯以及他的三個兄弟一起外出勞作,給人種田、打零工掙點家用。
陳錫聯被送到地主家當放牛娃,白天放牛晚上干活,常常因為地主的剝削而吃不飽穿不暖,還受盡了他人白眼。
陳錫聯實在受不了這種生活,計劃了好幾次逃跑,結果都被地主發現抓回去毒打一頓。
后來地主不要他干活以后,陳錫聯得以回到母親身邊。
但家庭連基本生活都難以保障,迫于無奈,母親只好帶著孩子們靠乞討度日,結果這樣的行為卻被遠房表叔嫌棄,認為他們丟了陳家的臉,暗地里派人將陳錫聯母子他們打了一頓。
年紀小小卻受盡了階級壓迫的陳錫聯很早就立志,等自己長大了就去當兵,親手消滅掉這群只會壓榨百姓的害蟲!
盡管當時“大革命”宣告失敗,但基層的革命意識開始不斷覺醒,革命力量也在逐日增多。
陳錫聯看到村里張貼宣傳的游擊活動,不顧母親反對,毅然決然跑去投奔了游擊隊。
后來陳錫聯所在的游擊隊被紅軍收編,陳錫聯也正式成為一名紅軍。
但由于他個子矮小,年齡也不大,紅軍首長一開始并不答應讓他參軍,還是得益于一名游擊隊同志的推薦,陳錫聯這才被留下來當個“弼馬溫”。
不過很快,他就憑借著自己堅定革命的決心以及聰明才智獲得其他人的賞識,更是將自己在戰場上的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不久后,陳錫聯所在隊伍被編入紅一軍,當時紅一軍的首長是徐向前將軍。
在第一次參加大規模作戰時,陳錫聯的軍事能力便嶄露頭角。
當時我軍準備攻打敵人的老巢楊家寨,陳錫聯先是以頑強的戰斗力跟敵軍周旋,然后利用敵軍首領郭汝棟著急要報復的心態,在楊平口設下埋伏,并最終將敵軍全部殲滅。
這次戰斗讓陳錫聯一戰成名,很快就入了黨。而營長高漢楚的一句評價:“小胖個子雖小,志氣卻很大。打仗時敢打敢沖,就像個‘小鋼炮’一樣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也正是這句評價,讓“小鋼炮”這個綽號在軍中傳開。
長征期間他作戰英勇,表現突出。抗日戰爭爆發后,他更是憑借著出色的作戰頭腦在戰場上屢立奇功。
在戰場上屢立奇功
“七七事變”發生后,面對日軍的大肆侵略,有著共同民族利益的國共雙方再次進行合作。
陜西、甘肅、寧夏等地的紅軍主力軍被改編為八路軍,紅四方面軍第4軍第10師也更名為769團,陳錫聯成為了團長。
此時華北戰局告急,劉伯承師長便帶著陳錫聯前往支援。
當陳錫聯抵達蘇龍口村附近時,發現蘇龍口順滹沱河南下就是忻口,而國民黨與日軍忻口進行激烈戰斗。
通過地勢,陳錫聯敏銳地察覺到這附近應該有日軍的機場,于是他偷偷進行了實地考察,加上當地老鄉的幫助,果不其然讓他發現了日軍在陽明堡的機場。
機場里總共有24架飛機,但看守的日軍卻只有200來號人,卻大多集中在機場的北面,并沒形成警戒的看守防線。
了解清楚這一切后,陳錫聯連忙趕回去同戰士們商量夜襲計劃。
擇日不如撞日,他們打算就在今晚深夜去偷襲,襲擊機場、摧毀飛機的任務交給第三營,第二營作為預備隊隨時待命支援,第一營則負責牽制敵軍的增援兵力。
出發之前,大家都在討論如何毀掉飛機。
有人提議用火錢,有人則說用槍托砸,還有人就打算用機槍掃射,討論來討論去,最終決定把幾個手榴彈綁一塊,然后塞到飛機肚子里爆炸即可。
當晚深夜時分,陳錫聯帶著隊伍按計劃進行。
三營營長帶著兩個連摸黑進入機場,然后分頭沖向飛機,一邊用機槍掃射飛機的駕駛艙,一邊往飛機里塞手榴彈。
頃刻間,飛機被炸得燃起熊熊烈火,日軍聽聞響動后被驚醒,然后立刻沖出來與我軍進行白刃戰。
在火光的照耀下,守衛的日軍被我軍全部殲滅。
這次夜襲機場是八路軍繼平型關戰役后的又一次勝利,不僅沉重打擊了日軍囂張的氣焰,同時也有助于忻口戰役的進行。
當時國軍被強勢的日軍壓得喘不過氣,陳錫聯率部夜襲機場,這才讓國軍得到機會減輕防御壓力。
這個消息傳到南京后,蔣介石對于八路軍用手榴彈炸毀日軍機場的事深表懷疑,但經過查實發現是真的以后,只得又急又氣,仰天長嘆,恨自己的手下不爭氣。
百團大戰進入第三階段后,358旅主要負責掩護黃崖洞的八路軍總部兵工廠進行轉移。
為確保這次任務的進行,陳錫聯再次臨危受命前去阻擊日軍,與日軍激戰了好幾天,依然堅守陣地屹立不倒。
等到兵工廠完全撤離后,陳錫聯才得以退出戰斗。
解放戰爭期間,陳錫聯奉命在隴海對增援商丘的敵軍進行阻擊。
這次采用“避強擊弱、弱中選強”原則,在隴海將國民黨第3師全部消滅,但敵軍很快就反應過來,繼續集中兵力向解放軍的重要腹地發起襲擊。
陳錫聯在這次戰役中又一次殲滅敵軍3個團,抓獲敵軍俘虜八千多名。
解放戰爭后期,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為了加強解放軍在中原地區的軍事力量,陳錫聯率兵北渡淮河,加入宛西、宛東戰場。
1949年4月,渡江戰役開始。陳錫聯任第二野戰軍第三兵團司令,接到命令加入戰斗。
在陳錫聯的帶領下,全員發揮大無畏精神,對著敵人就是“猛追、猛沖、猛打”,最后殲滅敵軍6萬余人,解放了32座縣城,圓滿達成任務。
同年11月,西南戰役也打響了,陳錫聯率領部隊參與了解放重慶的戰斗,并在成功解放后接管重慶的工作。
毛主席欽點其去搞炮兵
1950年,為了建設我國的國防力量,中央決定組建相應的兵種機關。
當問到由誰來領導炮兵機關時,毛澤東風趣發言:
“就那個陳錫聯!他外號叫‘小鋼炮’,肯定是內行。”
很快陳錫聯收到了任命通知書,但對于自己擔任炮兵司令這一職務,陳錫聯心里還是七上八下的。
他雖然有作戰經驗,但卻并沒有專門去領導并發展過一個兵種呀!自己能不能干好還是一回事呢。
思前想后,陳錫聯找到劉、鄧兩位首長,并表達了自己的顧慮:
“我從來都沒單獨統率過一個兵種,對炮兵的了解更不如您二位,我怎么能獨當一面組建炮兵呢?您幫我推辭了吧,不要辜負毛主席的托付!”
劉、鄧兩人相視一笑,然后鼓勵他,這是中央經過商討的結果,中央相信你有這個能力,完全能勝任。
“更何況你可是毛主席親點的將啊,你要相信毛主席的眼光,也別讓他失望。”
聽到這里,陳錫聯也不好再拒絕。只見他站起身,朝著劉、鄧敬了個禮,一字一句,鄭重宣誓:
“我堅決服從黨的命令,保證完成任務,不辜負毛主席和大家的期望!”
當把手頭的工作都交接完畢后,陳錫聯離開重慶前往北京上任,開始投身于炮兵的建設。
1951年,在陳錫聯的領導下,炮兵機關成立了一系列自己的相應部門,如:炮兵政治部、后勤部、軍械部……華東、西北、東北的軍區也成立了炮兵機構。
之后還得到了中央軍委的批準,在步兵軍處,師處兩級各設立炮兵領導機構,形成自上而下的領導體制。
炮兵的建設進入發展時期,并在規模和武器上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但炮兵不僅僅是戰斗的兵種,同時也是一門技術兵種。
為了提高炮兵部隊的整體素質,以及培養炮兵干部的技術水平,陳錫聯打算將院校作為培養干部的主要途徑。
因此炮兵學校,以及各類技術、文化類的學校紛紛開始創立,陳錫聯也出任解放軍炮兵學院的院長。
1951年炮兵學院即將開學,為了給學校增光添彩,陳錫聯便請示毛主席和朱老總能否給學院題詞。
當時正是抗美援朝時期,戰場上對炮兵的需求很大。
還有什么國家主席和軍區總司令的題詞更能吸引新的炮兵力量的呢?因此為了壯大我軍的炮兵力量,對于陳錫聯的請求,毛主席和朱老總都表示支持。
報告呈上去的第二天,毛主席與朱老總的題詞就下來了,陳錫聯十分興奮,叫來學院的其他領導一起瞻仰兩位偉人的題詞。
朱總司令的題詞較長,主要就是鼓勵炮兵學院的年輕人們要努力提高文化素養和思想水平,增強自己在炮兵上的技術,以便更好地為國效力。
毛主席的題詞則只有短短一句話:
“為建設強大的人民砲兵而奮斗!”
這時陳錫聯發現,毛主席題詞里的“炮”字好像寫錯了,雖然他書讀得少,但身經百戰的他總不至于還不認識“炮”字吧?
可毛主席那么知識淵博的人,怎么會寫錯字呢?難道是粗心寫錯的?不應該呀,毛主席做事比任何人都要細心謹慎。給炮兵學院題詞這種事怎么還能犯糊涂呢?
看著那個明晃晃的“砲”字,陳錫聯犯了難,但為了不出意外,他還是派人去請示毛主席的意思。
很快結果就出來了,毛主席表示題詞沒錯,就是這個字,這讓陳錫聯越發不解了,炮火的“炮”不是火字旁嗎?怎么會是石字旁呢?
對此毛主席只是淡淡地微笑,耐心地同大家解釋:
“其實,中國戰場上最早使用的炮就是石頭炮。一直到宋朝發明了火藥,火炮才開始廣泛使用。但我覺得石字旁的‘砲’更適合。”
聽完這種解釋后,眾人這才恍然大悟,明白毛主席故意寫錯字的用意:
之所以選擇“砲”,是為了尊重歷史,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處。
同時也是在鼓勵中國炮兵的建設也要建立在傳承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只有從傳統基礎上開拓創新,才能讓未來綻放異彩。
而這個題詞至今還存留在炮兵學院的辦公樓前。
后來陳錫聯總結了我軍的作戰經驗,同時也吸收了他國的優秀經驗,用科學的理論知識來指導炮兵的實戰,從而走出了屬于中國軍人特色的炮兵發展之路。
而中國炮兵也一直在不斷地進步和發展,大步向前進。
并且在鞏固國防、抵御侵略的戰斗中都不辱使命地完成任務,為保家衛國、后續進步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