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崔荔媛 實習生 張文碩 煙臺報道
當MK自動化冷庫項目壓縮機組平穩啟動,控制屏上綠燈穩定閃爍,溫度曲線如期下降,這一刻,冰輪環境在東南亞高端冷鏈市場的“破冰之旅”邁出關鍵一步,也是中國制冷裝備在國際舞臺的又一次成功展示。
回望1997年,冰輪環境(彼時為煙臺冰輪)首次進入泰國市場時,阻力重重,但冰輪環境始終堅持自主創新、質量為本,矢志不渝推進技術迭代、能力提升,通過二十余載堅守奮進,冰輪環境已由初入海外的探索者,成長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制冷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者。
MK項目是泰國本土重要的冷鏈設施建設項目,技術要求高、施工周期緊,對系統穩定性、能源效率與綜合服務能力提出了極高標準。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冰輪環境憑借成熟的全球制造與服務體系,聯合本地團隊協同作業,有效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構建起“總部支持+本地執行”的高效項目交付體系。
項目前期,冰輪環境積極消除客戶對中國制造的偏見,通過實地考察在泰國已落地的樣板工程,客戶親眼見證了冰輪設備在實際運行中的高效與穩定。隨后,冰輪環境邀請客戶前往冰輪總部考察。在哈特福德智能壓縮機工廠,客戶近距離觀察到高度自動化的數字化智能生產線和先進的質量管理流程,對“中國制造”的整體認知發生深刻轉變。“中國的速度與質量,已經超出世界的想象。”客戶在參觀后如是評價。
在項目執行階段,冰輪環境發揮自身在智能制造、系統集成、質量管理方面的優勢,以高標準推進項目落地。同時不斷加強本地化團隊能力建設,安排多批次人員進行本地化培訓,并與泰國本土施工團隊深度協作,實現了設計、制造、施工、調試等環節的高效協同。在文化、語言、標準差異的情況下,我們通過共享BIM模型、標準圖紙以及中英文雙語技術資料,打通了溝通壁壘,確保了項目高質量推進。整個施工過程,冰輪團隊始終保持精益求精的態度——從安裝的“毫米級”精度要求,到系統調試的全流程閉環控制;從安全規范的逐項落實,到細節管理的全面覆蓋。項目獲得了業主和其他供應商的認可。
MK項目如期高質量交付是中國制冷技術在海外高端項目的深度植入,是中國裝備制造走出去的成功范例。冰輪環境之前嚴重依賴歐美品牌的泰國多家高端冷鏈企業主動接洽合作,開始信賴中國品牌。這段“破冰”歷程,讓冰輪環境深刻認識到:高端市場的突破,是技術積累、體系支撐與本地能力建設長期協同的結果。冰輪環境將繼續依托智能制造體系、全球協作網絡與本地化團隊能力,踐行國際化戰略部署,助力中國裝備在更廣闊的國際舞臺上行穩致遠。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冰輪環境在東南亞6個國家建立了7個辦事機構,其中在越南建立了生產基地,在印尼成立了服務子公司,在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菲律賓建立了辦事處,冰輪產品和服務可覆蓋東南亞所有國家和地區。冰輪智慧綠能綜合解決方案正在為東南亞乃至全球用戶提供中國智慧,讓溫度跨越國界,更有溫度。
未來,在冰輪“向海圖強”戰略指引下,東南亞將實現“辦事處”到“公司化”的組織轉型升級,實現“產品出口”到“本地經營”的資源整合提升,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提升服務質量,為冰輪國際化戰略的實施提供經驗積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