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克林頓訪問中國,有一天他無意中走進一家小賣鋪,看到老板還在使用算盤算賬時,心中不由得竊喜,殊不知,在這背后有一個不為人知的預謀……
中國用幾十年的發展變化,讓曾經傲慢的美國明白了,什么叫做“韜光養晦”?
當克林頓看到中國人竟然在使用算盤這樣簡陋的計算工具時,他的內心早已經盤算了一個計劃,有了一個關于美國的宏大愿景。
當時的中美關系正在趨向于緩和,而中國在快速發展國內經濟的同時,也需要在國際市場上打開一個缺口,否則將永遠是在閉門造車。
只不過中國申請加入國際世貿組織一直都沒有成功,這背后自然是有一些國家在背后打量和算計著,并不希望我們強大起來。
畢竟自從1989年起,美國就對中國進行了全方位的制裁,想要將這顆冉冉升起的東方之星打壓下去。
美國在國際上一副大哥大的氣勢,一聲號令總能驅使不少國家為其做事,穩坐著世界霸主的位置。
如果能夠撬動美國這塊鐵板,實際上中國進入WTO根本就不是什么難事,于是克林頓在1998年的這次訪華,也是中美之間破冰的一個關鍵節點。
克林頓欣賞著幅員遼闊的中國各處風景,望著“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他忍不住連連贊嘆。
看著那些矮小破爛的農戶,他的心里又別是一番滋味,路過一家小商店的時候,克林頓毫不猶豫地走了進去,反而是對桌面上的老舊算盤產生了興趣。
“這是算盤,我們用它來算術,相當于電子計算器。”
克林頓一臉驚訝,隨即興致勃勃地讓商販老板表演一下,還專門出了幾道數量龐大、比較復雜的算術題。
但商販老板絲毫不怵,手指在算盤上來回波動,算珠撞動的聲音顯得極為悅耳,很快就說出了答案,讓克林頓不由得拍手稱贊:中國文化真是深不可測。
而克林頓的內心也已經有了一把小算盤,中國依舊處在“人力時代”,跟先進的電子時代之間完全就是一個巨大的鴻溝,中國人雖然有些“小聰明”,但還是太落后了。
他想是這樣想,實際上內心已經放下了一百個心,也不再反對中國加入WTO,反而一力支持。
中國這樣一塊“肥肉”,自然是不少國家都想要上來啃一口的,美國也并不是不心動,只不過他們總是需要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最擅長的自然就是搞經濟。
讓中國加入WTO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中國人不怕流血不怕犧牲,硬拼可能行不通,但搞金融這種先進手段就不行了吧?從這破舊的小算盤已經能窺覬全貌了。
彼時中國已經成為了美西方眼中如同非洲一般可以吸血壓榨勞動力的地方,畢竟在他們看來,這里貧窮又落后,還有著大量的勞動力。
但中國自從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在廣闊的國際市場上簡直就是如魚得水,中國各個行業的發展都猶如雨后春筍一般,搞得是風生水起。
美國這才后知后覺地發現,他們想要搞的大計劃一點也沒能實行,反而還怎么也遏制不住中國崛起的勢頭。
中國慢慢地在國際社會上有了足夠重要的話語權和分量,美國再也無法輕易動彈,甚至于加關稅加到瘋狂也沒能影響到中國分毫。
重建國際秩序、拒絕霸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崛起從來都不是為了成為所謂的世界霸主,而是我們吃過苦受過累,不希望世界人民也遭受這樣的苦難,和諧發展、和平共處、友好往來才是最正確的國際關系。
(參考資料:克林頓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央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