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據日本外務省消息,北約秘書長呂特本月8日至10日訪問日本,此行是他自去年10月擔任北約秘書長以來首次訪問日本。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8日與呂特舉行了會談。雙方一致認為,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非常重要。中谷元表示,日本防衛省有意參加北約向烏克蘭提供軍事訓練和裝備的環節。呂特對此表示歡迎,稱今后將推進協調。按計劃,日本首相石破茂將于當地時間9日與呂特舉行會談。
東亞共同體研究所所長孫崎享發聲:北約內部的歐洲國家與美國政府之間開始出現重大沖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烏克蘭問題,一個是以關稅為中心的經濟問題。歐洲與亞太地區距離遙遠,我認為北約與日本在東亞的戰略不可能相符。孫崎享還指出,面對目前國際社會的各種不確定性和局勢變化,日本不應繼續迎合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于安全和經濟領域,應該做出利于本國和地區繁榮穩定的獨立判斷。
日本(資料圖)
波蘭國防部長科西尼亞克-卡梅什8日說,美軍將從位于波蘭東南部的負責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的熱舒夫-亞西翁卡物流樞紐撤離,并部署到波蘭其他地區??莆髂醽喛?卡梅什當天在接受波通社采訪時說,美國將把在熱舒夫-亞西翁卡物流樞紐的軍事人員和裝備調動至波蘭其他地區,德國和挪威軍隊將接手該物流樞紐的防衛和運營工作。他強調說:“美軍并未撤離波蘭,這只是此前計劃好的部隊調動。”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4月8日獨家爆料,美國國防部正考慮從東歐撤回約1萬名美軍,這一撤兵計劃若實施,將直接削減2022年拜登政府增派兵力的一半。此消息一出,歐洲輿論嘩然,波蘭、羅馬尼亞等前線國家擔憂被盟友拋棄,意識到那個習慣性躲在美國軍事保護傘下的時代或許正在終結,而俄羅斯軍事專家則直言這是“美國戰略收縮的標志性信號”。波蘭東南部的熱舒夫軍事基地,這個距離烏克蘭邊境只有100公里的物流中心,過去三年處理了北約95%的對烏軍援物資。
特朗普(資料圖)
軍事專家魏東旭分析,美軍此舉存在兩種可能。一是打算減少對烏援助,畢竟持續的戰爭消耗巨大,美國或許想及時止損;二是臨時的休整輪換,畢竟美軍相關人員在波蘭這個物流基地已駐扎許久,后續可能會有其他北約成員國的兵力前來補充。但我們得留意,如果后續美軍不再全力保護相關基地,或者減少資源支持,那可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表明美國在援烏一事上,正考慮逐步削減資源和兵力投入,甚至對之前參與的北約聯合計劃也準備打退堂鼓。
特朗普(資料圖)
從情報角度看,這座樞紐并非只是簡單的后勤中轉站。它還是美軍在東歐部署高精度打擊系統、監控俄軍動態的“信息中樞”。其功能之一,就是為烏軍提供實時戰場數據,實現“情報-打擊一體化”。撤出這類節點,意味著美國不再愿意深度綁定烏克蘭戰場的風險與責任。美軍一退,歐洲立刻陷入焦慮。過去兩年,歐洲雖出力不少,但在援助能力和意志上始終依賴美國主導。沒有美軍的后勤、衛星、武器支撐,烏克蘭能否繼續維持“抵抗力”是個現實問題。
美烏關系的裂痕是大國戰略調整、地緣利益沖突與國內政治博弈的綜合產物。特朗普政府的 “促和” 政策本質上是將烏克蘭從 “戰略盟友” 降格為 “交易對象”。這場博弈不僅決定俄烏沖突的走向,更將重塑歐洲安全架構與全球秩序。未來,烏克蘭的命運或將取決于三個 “平衡點”:美國對烏戰略的連貫性、歐洲自主防務的能力,以及俄羅斯在戰場上的實際進展。而在這場沒有贏家的博弈中,烏克蘭民眾的苦難與國家的破碎,或許才是最深刻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