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道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7日晚說,烏克蘭軍隊已經進入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開展軍事行動。澤連斯基發表視頻講話說:“烏武裝部隊總司令亞歷山大·瑟爾斯基報告了前線局勢,包括烏軍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和別爾哥羅德地區的存在。我們繼續在敵方領土的邊境地區積極開展行動。”澤連斯基說,烏軍在俄方領土開展行動的主要目標始終如一,即“盡可能保護我們在蘇梅和哈爾科夫地區的土地和社區”。他表示,烏軍在庫爾斯克州的行動緩解了前線其他地區的壓力。
據悉,此次烏軍進入別爾哥羅德州的行動,并非小規模的試探。烏克蘭方面派遣了具備一定規模的武裝力量,試圖在俄羅斯本土制造軍事壓力。別爾哥羅德州地處俄羅斯西部,與烏克蘭接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烏軍選擇此地展開行動,意圖或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烏克蘭或許期望通過在俄本土制造混亂,緩解其在前線其他地區所承受的巨大軍事壓力。
俄烏沖突(資料圖)
然而相較于去年8月,烏軍已經拿不出進攻庫爾斯克的兵力進攻別爾哥羅德州,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前副參謀長伊霍爾.羅曼年科告訴記者,烏克蘭目前的軍隊力量已經遠遠不夠復刻庫爾斯克攻勢,只能嘗試通過迫使敵人分兵,減緩俄軍在頓巴斯的攻勢。值得一提的是,烏軍上一次所發動的庫爾斯克攻勢也并沒有什么好的結果,其不僅損失了最精銳的機械化部隊,甚至還損失了價值27億美元,共計1500件北約裝備,如果烏軍再次對俄羅斯本土展開進攻,很有可能也只是重蹈覆轍。
盡管戰火目前仍局限于俄烏邊境,但其外溢風險已成為北約的關注重點。北約國家對此次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的態度雖未公開表態,但其警戒行動無疑傳遞出一種信號:任何導致沖突擴大的行為,都會增加地區不穩定的風險。北約的防范措施,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俄羅斯可能反擊升級的潛在預警。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對于和平調解的努力仍處于僵局狀態。盡管各方多次呼吁停火,但俄烏之間缺乏信任的現實,阻礙了任何實質性談判的開始。
俄烏沖突(資料圖)
在此背景下,英國曾多次、少量派遣部隊進入烏克蘭,還為烏軍裝備“風暴之影”導彈,并培訓烏軍人員使用這些導彈。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在圣彼得堡舉行的海軍發展會議上宣布,未來十年,俄羅斯將劃撥8.4萬億盧布(約合7300億元人民幣)為海軍建造新的船只和艦艇。普京說,向海軍提供新裝備并進行重新武裝,是因為俄羅斯面臨新的威脅和挑戰。普京在講話中還提到,在俄烏沖突中俄黑海艦隊的多艘艦船被擊中。
除英國外,其他歐洲國家也有軍人在烏克蘭戰場作戰,但是都不敢成建制、大規模的派兵,都是以雇傭軍的名義參戰,因為如果公開向烏克蘭派作戰部隊,俄烏沖突性質必將發生重大轉變。原本的俄烏沖突,盡管背后有多方勢力在博弈,但都保持在一定的可控范圍內。可如果一旦歐洲多國作戰部隊直接參戰的話,沖突將從兩國紛爭升級為地區性軍事對抗,這不僅會使沖突規模急劇擴大,涉及更多地區和人口,還將會造成更加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
伊萬·波波夫(資料圖)
在此背景下,俄羅斯一位直言不諱的將軍伊萬·波波夫因兩年前猛烈抨擊國防部而遭解雇與拘留,如今可能重返前線。兩年前,作為烏克蘭南部第58聯合武裝集團軍的功勛指揮官,波波夫因卓越領導力廣受贊譽。然而,他隨后向同事發送語音信息,譴責國防部領導層,并聲稱自己因直言不諱而遭解雇。他在信息中表示:“烏軍無法突破我軍前線,但我軍高級指揮官卻從后方發動攻擊,在最艱難時刻背信棄義地削弱軍隊。”他的批評主要針對俄軍參謀長瓦列里·格拉西莫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