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大半輩子,終于迎來退休生活,剛退休那會,身體還算硬朗,可歲月不饒人,保不準哪天身體就會鬧“脾氣”。
再硬的骨頭也經不起歲月這把殺豬刀,雖然我親眼見過70歲大爺單手能扛20斤大米爬五樓,但也見過隔壁阿姨因為彎腰撿個鑰匙就摔成了骨折的。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咱不圖活成養生廣告里的不老松,至少別讓兒女半夜接到120電話時手抖得像篩糠。
今天頂著被罵"販賣焦慮"的風險,建議各種退休老人,為了自己,也為了不給兒女添負擔,有些關鍵事兒得自己提前盤算,特別是這6種東西,真得趁早添置。
可折疊買菜車
老年人手腳都沒那么利索,甚至手腳痛,他們又閑不住,每天會去菜市場買菜或去超市購物,如果是購物袋提著就太累了。
配一個這種可折疊又可以坐的買菜車真是方便,走路還可以當個支撐,它很輕,隨便就能拎起來。
前面兩個輪子是萬向輪,帶剎車,累了可以坐,帶剎車主要是為了坐的時候更安全,當然,如果不需要坐的話,座位蓋子可以拿下來。
后面輪子可以爬樓梯,住步梯房的話上樓特別方便。
袋子是牛津防水面料,袋口一圈用魔術貼固定,這個袋子也是可以拿出來的,拿出來就剩下鋁合金籃子,也可以裝菜。
后面有個杯架給老人放杯子用,可折疊,不用的時候折回去,也可以拆下來。
家里備一個這車子,絕對實用。
起夜補光燈
人老了視力下降,夜間視物困難,眼珠子就跟蒙了層毛玻璃似的,半夜起床上廁所,老人有時候比較節省或是怕麻煩,常常會不開燈摸黑起夜,這就會帶來極大的風險。
其實,可以在合適位置配置補光燈。
如:
在床底或床邊裝一個感應燈,腳一落地燈就亮了,進出房間可以看得見。
過道墻面再裝一個智能感應燈,在環境很暗+有人經過時就會亮起。
進門處的玄關,也可以配置一個感應燈光,晚上回家也就不用摸黑開燈了。
櫥柜吊柜下方也可以設置一個光源,這樣晚上做飯不會有暗角問題。
閃光震動門鈴
你都不知道耳背能創造出多少黑色幽默,我奶奶在家,有次快遞小哥敲門半小時,她都沒聽到,有次燃氣灶報警她又當成門鈴,開三次門也沒見人。
給她換了這種閃光震動門鈴后就好了,這個門鈴既能聽得見,又能看得見,再也不會錯過了。
而且無需布線,無需網絡,無需藍牙,即插即用,很適合老人、聾啞人、聽障人士。
馬桶扶手,淋浴扶手
老人住的話這兩個扶手都很有必要,別等摔個屁股蹲兒才明白。
老年人坐下再起來都很費勁,馬桶邊裝個扶手可以"借力使力",起身時就方便多了。
淋浴區再裝一個,那可是防摔保險,如果能搭配淋浴凳就更好了,淋浴凳不用時可以折疊起來。
有很多老人就是在使用衛生間時摔倒了,實際上裝個扶手才幾個錢?能保障老人更安全便利,減少跌倒風險,提高生活質量。
但扶手安裝必須牢固,確保在使用過程中不會搖晃或移動。
智能屏
老人平時的生活非常簡單,枯燥,尤其是獨居老人的話,子女都不在身邊,也沒什么人陪著說話,可以配置一個智能屏。
給老人聽聽黃梅戲,看看電視劇,閑著沒事跳跳廣場舞啥的。
還可以喊小度聊天,我爺爺自從有了小度,天天跟AI較勁:播放1958年豫劇《朝陽溝》,明早五點叫我起床,有什么問題都問智能屏。
這種智能屏有360度的攝像頭和夜視功能,子女也可以隨時觀察到老人的活動,看看他們在家干嘛,還可以發起視頻通話,真的很友好。
智能配藥盒
有些老人吃藥多,又容易出現忘記吃藥、重復吃藥、吃錯藥等問題,這就一定要配一個智能配藥盒。
這種藥盒使用非常簡單,服藥時間到了,機器會自動將藥分好,并通過顯示屏、信號燈、語音方式進行提醒該吃藥了。
老人只需把藥取出來服用即可。
還有這種方形的藥盒,兒女可以準備兩個月的用藥,把藥按照早中晚分好,方便吃藥。
下圖這個小藥盒是一周的量,一天可以設置4個鬧鐘提醒,藥盒還可以拆開攜帶,適合需要出行的年齡大或者記憶不好的病人。
文末總結:
這代人吃過苦、扛過事,到老了也活得通透,該示弱時別逞強,能用工具解決的別拿老骨頭硬扛。
把這些物件備齊了,讓老年生活活得漂亮舒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