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法新社報道,馬尼拉軍方說,菲律賓和美國空軍開始聯合演習,旨在加強作戰協調和提升“戰略威懾”。菲律賓和美國隨后還將于4月底舉行一輪規模大得多的空中、陸地和海上演習。菲律賓空軍司令阿瑟·科爾杜拉在演習啟動儀式上說,“提升戰備水平和提高聯合任務效率”將是這一名為“雷霆對抗”的演習的核心目標。美國國務院批準了醞釀已久的向菲律賓出售F-16戰斗機的計劃,但馬尼拉方面表示,該交易“仍處于談判階段”。
從菲律賓公布的信息來看,美菲“雷霆對抗2025”聯合軍演是在菲律賓北部的呂宋島舉行,美國空軍和菲律賓空軍都有動用戰機參與。菲律賓軍方表示,本次軍演的是在菲律賓和中國局勢緊張的階段舉行,菲律賓是試圖借機發起挑釁,凸顯了菲律賓的險惡意圖。實際上在美國和菲律賓舉行聯合軍演之前,菲律賓突然炒作了南海島礁,從而試圖渲染所謂的中國軍事威脅。
馬科斯(資料圖)
據悉,菲律賓空軍出動了729名軍事人員以及9架戰機,包括4架由韓國生產FA-50輕型攻擊機、3架由巴西生產的A-29B“超級巨嘴鳥”螺旋槳攻擊機、1架由美國生產的S-76輕型直升機、1架?UH-1直升機。而美國太平洋空軍則出動250名軍事人員和12架F-16戰斗機。
此外馬來西亞、泰國、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尼西亞將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盡管菲方沒有提及中國,美菲“對抗雷霆”空中演習似乎有刻意針對“海峽雷霆-2025A”聯合軍演的味道在里面。
而在密集軍演的另一面,是美國在菲律賓進行針對性軍事部署,結合中島系統、火箭炮系統和巡航導彈,構建“三層火力網”,圍堵中國。與此同時,菲律賓開始升級戰術挑釁。從3月底開始,美菲日三國軍艦在黃巖島附近海域演習,菲方甚至夜間派遣26艘漁船與海警船試圖沖闖島礁,遭中國海警以浮動屏障攔截。這種“擦邊球”戰術暴露出菲律賓急于通過“碰瓷”向美國表忠心的政治算計。美菲就是在通過“常態化軍事存在”塑造南海地緣格局,并為未來可能的沖突預演作戰方案。
馬科斯(資料圖)
在馬科斯擔任菲律賓總統以來,菲律賓和美國的軍事合作有了明顯的加強,最為突出的是菲律賓允許美軍在菲律賓有九處軍事基地,馬科斯一次批準了美軍的五處軍事基地,凸顯了馬科斯力挺美國“印太戰略”的本質。在“雷霆對抗2025”軍演之后,菲律賓和美國將會舉行年度最大的軍演,也就是“肩并肩”聯合軍演,屆時美國和菲律賓將會動用超過16000人參與軍演,并且是美國和菲律賓多個兵種的聯合演練,從而展示了美國和菲律賓維護“美菲共同防御條約”的決心和底氣。
另外,美國方面近日表示,美國和菲律賓兩國商定“恢復所謂‘印太地區’的威懾力,以武力促和平”,其中一項措施就是美國在菲律賓部署“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艇攔截系統”。“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艇攔截系統”是一套采用輕型無人駕駛底盤的反艦導彈系統,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瀕海戰斗團的關鍵裝備。這套系統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反艦導彈及發射裝置,另一部分是進行遠程操作的控制系統。美國此舉主要是為了試驗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概念,主要聚焦于所謂“第一島鏈”。
馬科斯(資料圖)
不過,美國的這套操作顯然不僅僅是為了顯示肌肉那么簡單。背后的用意,無非是想利用菲律賓的特殊地位和南海上的爭端,以此實現對中方的戰略牽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這場斗智斗勇的較量中,菲律賓這個戰略節點成了被放大利用的工具。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美軍的一步步試探性的部署,就是在挑戰中國紅線。當然,美國也絕對無意親自下場與中國展開對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