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座無聊刷到一則新聞,主要是余承東卸任華為車 BU 董事長,同時善于思考的性格又將這則消息聯系到最近小米汽車的事件,于是就有了今天的一番雖然不能算是深刻的思考,但是也算是我的想法,需要強調的是“本座不批評任何一方,只談屬于我自己的想法”,永遠記住“本座只說真話”。
▲從手機品牌涉足汽車領域,我的觀點!
講實話不可否認的基本思維,當專注科技的品牌跨界到汽車行業好處就是可以給汽車帶來各式各樣花里胡哨的科技功能
但如果談汽車本質的一些東西“所謂科技品牌肯定是具備瓶頸的,甚至肯定是不如那些專注汽車的品牌”,但從當下來看手機品牌跨界進入汽車領域已然是一種潮流,既然是一種潮流,那么各個品牌肯定要在這個全新的藍海中分得一杯羹,不過潮流歸潮流,本座不是潑冷水,手機品牌做汽車絕非容易得事情,甚至可以用“頂級冒險”來形容都是很正常的。
就拿當前國產手機品牌來說,有什么品牌敢直言說“自己已然是絕對創新的檔次,同時在設計思維也具備很強的意識能動性”,講實話關于這個問題就算是華為老大哥都不可能有資格說100%;
不管什么領域,核心部件與核心技術比自研更重要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拿當前只要是個國產手機品牌都會選擇在拍照技術上發力,但要注意的是長期以來國產品牌有誰不依靠著索尼的傳感器,盡管國產手機品牌在拍照算法上有很明顯的優化,在拍照技術上有很強的優化,在影像芯片能取得長足的進步
但是談起“拍照”,講實話“傳感器”依然是一個基礎,所以在我認知里常常稱傳感器是核心技術,此刻完全可以得出一個基本觀點“單純論國產品牌,技術和功能肯定是不缺的,但是唯一薄弱的就是所謂核心部件確實非常薄弱”
我說一句話不好聽的話“一旦有紛爭,外敵直接卡死你的核心部件,不給你供應”,那么請問國產手機的拍照技術能否“神”起來,這不是對國產品牌的否定,而是一種客觀事實的呈現,想要自主與自由,那么就一定有“居安思危”的想法。
→但是在國產品牌還沒有完全攻克核心部件的時候,直接跟風汽車領域,這無疑是一個變種同質化與跟風,俗稱“一種升華的同質化”。
▲手機和汽車是同一概念嗎?
雖然手機有科技加持,汽車也需要科技加持,但是如果從復雜程度和安全角度來看,講實話手機和汽車完全不是一個檔次,這里本座不詭辯,只說一點實話“如果手機出了一些瑕疵和故障,只是影響用戶的體驗”,但是汽車呢?如果有一點瑕疵和問題,那么就關乎著兩個字“人命”,而涉及到人命的東西,一定要謹而慎之,并不能單純因為某些“利益高低”而草率模仿與跟風,畢竟一個基本思維“一個人有幾條命”從這個想法來考慮就不會有其他稀奇古怪的想法了。
∵我不僅善于思考,而且還好斗!
如果我是某個手機品牌的產品經理,那么我一定深知自研和核心技術的重要性,一個自研只能讓品牌立足,而一個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才能讓一個品牌有持續投入的動力,就算目前無法完成“核心技術”的能力,也不能半瓶子醋晃悠而轉型,說新的領域是風口,這無疑是坑害大環境,坑害消費者,說真的“掌握核心技術,才是任何國產手機品牌的關鍵”,關于這個思維,我常常用“不成功便成仁”來形容,因為太重要了。
只有不依靠外界的一切作用力,讓自己輝煌起來的才是真正的強者,現在那些合作只不過是表面堂皇,一切圍繞利益的東西,都靠不住的,以上不存在任何批評,完全就是來自個人深思的觀點,也不存在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