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楫揚帆風正勁,實干奮進開新局。今年以來,天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和全市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會要求,積極克服政府資金投入不足等多重困難,千方百計擴大有效益的投資,一季度投資同比增長8.7%,快于全國4.5個百分點,位列全國第9位,圓滿實現“開門紅”,為全年投資良性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抓起步、強氛圍,筑牢投資增長“壓艙石”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的重要一年。開年以來,全市上下協同奮進,壓茬推進項目謀劃儲備、開工建設,形成了齊心協力抓項目促投資的濃厚氛圍。
在增強效益觀念上下功夫。提高價值判斷意識和效益觀念,增強產業感覺,提升抓經濟工作的綜合素質,敏銳把握科技、市場、行業等發展趨勢,推動抓項目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集中精力謀劃招引當期支撐力強、未來成長性好的標志性項目,發展后勁持續增強。
在建強工作機制上出實招。制定2025年抓項目促投資工作方案,強化市領導、市、區三級調度和點、線、面三維調度體系,健全重大項目謀劃、招商引資調度、項目建設推進服務等機制,明確重點領域、重點區域目標任務,進一步凝聚工作合力。依托天津市重大項目智慧管理平臺,系統梳理全年項目支撐,逐月細化投資計劃,提升項目管理智慧化、精細化水平。
在項目引領帶動上求突破。圍繞科技和產業創新、先進制造業等重點領域,年初面向社會集中發布1129個、總投資2.02萬億元的市級重點項目清單,推動667個、總投資1.36萬億元的續建項目全面復工和168個、總投資1748.25億元的新項目接續開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新華社、央視新聞聯播等媒體多次報道,有力提振社會投資信心。
在項目調度推動上見實效。統籌調度新和成新材料產業鏈等12個標志性產業項目、京濱城際南段等28個百億級項目和空客二線等91個年度計劃投資5億元以上“短名單”項目,協調解決堵點問題,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擴面。督導服務“兩重”項目進度,系統梳理“三張清單”,集中推動政策資金1億元以上項目,增發國債支付率達86.8%、“兩重”資金支付率達60.3%,有力保障項目建設,為投資開好局、起好步打牢基礎。
抓進度、強服務,穩住重點領域“基本盤”
一季度,各市級部門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責任,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一切圍著項目轉”,持續加大重點領域項目服務力度,傾心用力問需求、解難題,力促投資結構、質量實現“雙提升”。
產業投資穩步擴大。全覆蓋跟蹤服務198個重點工業項目和100個重點工業技改項目,推動渤化新材料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實施,玉湖冷鏈交易中心等相繼開工,中海油渤海海域油氣勘探開發、國家電網大同—懷來—天津南特高壓等央企投資項目開工建設,工業投資增長8.1%,較去年全年提升7.3個百分點,產業鏈條日趨完善。
基礎設施投資持續優化。以城市更新領域項目為重點,加快京津冀同城商務區等23個城市更新項目實施;保障天津港集疏運、津濰高鐵等項目加快建設,組織46個軌道交通、能源等領域項目春節期間連續作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1.4%,較去年全年提升8.7個百分點,城市載體功能有效提升。
房地產開發投資穩中向好。推動美古花園等574個結轉項目2月底前全部復工,重點推動南開區西湖道地塊等42個年度計劃投資5億元以上項目進度,督促近三年已拿地未開工的16宗地塊項目盡快開工,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6.4%,快于去年全年3.9個百分點。
新動能加速積蓄。諾和諾德制藥等項目穩步推進,泰達山河超表面光學、經緯恒潤研發中心二期等項目陸續開工,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18.1%,較去年全年提升14.1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1.9%,較去年全年提升10.3個百分點,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
抓典型、強示范,激發比學趕超“新動能”
各區錨定全年投資增長目標,緊盯項目謀劃、資金爭取、調度推進、服務保障等關鍵環節,全力以赴推動投資增長。一季度,全市16個區中14個區投資實現正增長,其中濱海新區(14.8%)上拉全市5.4個百分點,發揮全市“定盤星”作用;東麗(22.9%)、西青(16%)、寧河(33.1%)、靜海(15.3%)上拉全市貢獻突出;河北(19.8%)、河東(19.1%)、南開(16.7%)、和平(15.6%)、薊州(13.1%)增速快于全市。
聚合力推動項目建設。濱海新區在抓好區本級項目進度基礎上,指導各開發區持續加大項目調度力度和頻次,推進保稅區納通骨科產業基地、生態城青山綠能產研基地等項目加快實施,精準調度經開區長城曼德電子、高新區商業衛星生產線等項目盡快開工,服務東疆綜保區圍繞國銀金租等融資租賃公司深挖投資潛力。
多舉措用好政策資金。東麗區加強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包聯服務,加快排水防澇一期工程等項目資金支付進度,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寧河區瞄準專項債券支持領域,建立項目儲備清單并滾動更新,做到政策一釋放、項目即跟上,為項目建設夯實資金保障。
拓渠道形成投資增量。西青區成立項目服務工作專班,主動上門服務,推動北現音產學研創基地、元氣森林二期等新項目如期納統。河東區堅持“抓大不放小”,一方面全力挖潛第一機床總廠、井岡山路等大體量城市更新項目投資,另一方面組織全區各行業部門、各街道持續摸排投資項目線索,確保項目應納盡納、應統盡統。
抓謀劃、強儲備,夯實項目投資“硬支撐”
今年,全市搶抓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和“兩重”“兩新”等契機,與“十五五”規劃謀劃編制緊密結合,市、區協同統籌謀劃項目,一季度新增謀劃儲備項目1613個,總投資4393.75億元,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源”。
圍繞政策超前謀項目。健全自上而下、軟硬結合的項目謀劃機制,重點聚焦“兩高”、地下管網、農林水利、中歐班列以及重點行業設備更新等投向,常態化做好項目儲備,持續提升項目質量和符合性,精準儲備“兩重”項目672個,資金需求1236.35億元,完成審核備項目539個,審核備率80.2%。開展專項債券項目謀劃申報專題培訓,圍繞高等教育、城市更新、低空飛行設施等新增投向,做好項目謀劃儲備。
創新思路系統謀項目。立足全市發展所需和群眾所盼,聚焦“人工智能+”、綠色石化、低空經濟、鄉村振興、供熱供氣“一張網”等十個重點領域,分領域制定項目謀劃攻堅行動方案,召開河北區覺悟社-大悲禪院片區、和平區解放北路百年街區、河西區德式風貌區等城市更新示范項目推介會,吸引優質社會資本參與項目謀劃建設。
聚焦央國企包聯謀項目。搶抓央企擴大投資重大機遇,加強常態化包聯服務,將央企戰略投資與天津基礎資源、發展需求有效銜接,謀劃落地一批央企新增投資優質項目。優化咨詢機構包聯服務國企機制,用好資金支持政策和企業存量資源,謀劃、轉化、落地一批標志性、牽引性、示范性項目。
下一步,天津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精神,持續擴大產業投資、優化基礎設施投資、穩定房地產投資、引聚民間投資,鞏固投資良性增長勢頭,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 | 天津發展改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