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東長期占據第一大客戶和主要供應商身份。
文/每日財報 南黎
在汽車智能化、電動化趨勢日益明顯的背景下,廣州瑞立科密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立科密”)作為國內商用車主動安全系統的龍頭企業,其IPO進程備受市場關注。4月11日,公司獲得了闖關A股上會的審議資格,4月18日,深交所上市委對其上市首發申請進行審核表決。
然而,其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關聯交易的復雜性、募資額的縮水以及業績的波動性,都為這家企業的IPO之旅增添了諸多不確定性。
收購17年后上市,
報告期分紅“失蹤”
瑞立科密創始人為張曉平,旗下擁有第一家上市企業是瑞立集團。瑞立集團主營汽車零配件等綜合性業務,2004年7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07年,張曉平通過瑞立集團花費6120萬元收購了一家專業從事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公司,即瑞立科密的前身——科密有限,持股51%。
收購六年后,即2013年10月,瑞立科密進行股份制改革,股東數量增至41位,包括瑞立集團、4家機構股東深創資本、科金控股、達晨創投、海匯科創,以及36位自然人股東。
17年后,瑞立科密終于IPO。目前,張曉平、池淑萍、張佳睿一家三口是瑞立科密的實際控制人,合計控制公司71.56%的股份。
此次上市,瑞立科密擬募集資金約15.22億元。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額將全部用于瑞立科密大灣區汽車智能電控系統研發智造總部、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分別約為8.81億元、3.08億元、8278.62萬元、2.5億元。與首次招股書(申報稿)相比,用于“補流”資金縮水了8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首次提交的招股書中披露了2021年進行4100萬元現金分紅,但在最新的招股書中卻未顯示2021年的現金分紅額。如此瑞立科密2021年是否進行了分紅似乎成為謎團,這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除了募集資金、分紅的調整,對于瑞立科密來說還面臨著產能擴展后的消化問題。報告期內,瑞立科密主營產品氣壓電控制動系統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4.01%、51.74%、77.87%、74.17%,呈波動下滑趨勢。在產能利用率整體趨勢下滑的情況下,公司又募資擴產,未來是否存產能消化風險?公司此次募資擴產必要性是否合理?這也成為外界的擔憂之處。
大股東身兼多重身份
關聯交易曾遭問詢
對于瑞立科密來說,外界對其質疑主要集中在大股東——瑞立集團的身份。通過招股書,我們注意到,瑞立集團不僅是瑞立科密持股64.16%的控股股東,還長期占據第一大客戶和供應商的雙重身份。
采購端,瑞立科密2021-2023年向瑞立集團采購原材料金額分別為1.11億、0.98億、0.59億元,占營業成本比例最高達12.88%。
銷售端,瑞立科密向瑞立集團及其下屬企業向采購銷售金額分別為3.85億元、2.74億元、0.78億元,2021年關聯銷售占比高達27.8%,瑞立集團及其下屬企業貢獻收入近三成。
瑞立集團通過關聯交易形成?巨額應收賬款?,成為瑞立科密業績的重要推動力量。
招股書顯示,2021~2022年末,瑞立集團及其下屬企業成為瑞立科密應收賬款余額最大的客戶,分別為1.25億元、2.67億元,占應收賬款余額的比例分別為26.49%、39.21%。這些應收賬款遲遲難以收回,甚至演變成了資金占用。
為減少關聯交易,瑞立科密于2021年完成對瑞立集團下屬揚州勝賽思、武漢科德斯、溫州 汽科和溫州立晨的收購,完善了公司主動安全系統業務產品序列以及上游閥體結構件等原材料的產業鏈布局。這四家公司,如今成為瑞立科密業績重要貢獻來源。2024年,該四家子公司營收合計7.9億元,凈利潤合計4073.15萬元,占瑞立科密同期營收、凈利潤的比例分別達39.96%、14.82%。
在首輪問詢中,深交所也就重組收購企業的操作向瑞立科密發出了質疑。盡管2023年后瑞立集團退出前五大客戶,但歷史遺留的應收賬款清理依賴關聯關系,獨立性存疑。
周期特性明顯,業績波動大
瑞立科密專注機動車輛主動安全系統相關核心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20多年的積累,公司已成長為集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為一體的商用車主動安全系統龍頭企業,其中關于氣壓電控制動產品包含的制動防抱死裝置(ABS)的產量和銷量已連續10年排名行業第一位。
公司主營產品與下游汽車行業密切相關。數據顯示,最近三年,我國商用車銷量分別為和479.59萬輛、330.05 萬輛和403.10 萬輛,市場受宏觀經濟及行業政策影響較大。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瑞立科密分別實現營收13.83億元、13.26億元、17.6億元、9.07億元,歸母凈利潤1.98億元、9696萬元、2.36億元、1.2億元。
其中, 2022年,瑞立科密歸母凈利潤同比明顯下滑,降幅超過50%。受商用車市場暴跌31.14%拖累,核心產品氣壓電控系統收入銳減30.76%。盡管2023年業績反彈,但商用車年銷量已從2020年峰值513萬輛降至403萬輛,行業天花板觸手可及。
《每日財報》注意到,近年來瑞立科密境外收入增長的勢頭很猛,占比從2021年的4.4%顯著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17.23%,主要客戶包括采埃孚、尼得科等國際Tier 1供應商。公司宣稱憑借性價比優勢搶占歐洲、中東市場,2023年機動車主動安全系統境外收入達2.02億元,同比增長67.16%。在當前中美關稅爭端加劇的形勢下,境外銷售的風險無疑成為公司此次上市所面臨的另一大重要挑戰。
丨每財網&每日財報聲明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表達的信息或者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侵刪。
內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電話:010-64607577
手機(微信):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信號,由群主添加入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