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常說“春養(yǎng)肝,夏養(yǎng)心”,但很多人忽略了:春天肝氣旺盛,最容易“欺負”脾胃!
一到春季,很多人出現(xiàn)腹脹、沒胃口、大便不成形,甚至動不動就拉肚子,這都是脾胃虛弱的表現(xiàn)。
脾胃虛,又會進一步影響氣血的生成,所以春天第一大補,一定是健脾胃+補氣血,同時兼顧!
今天,邀請到脾胃專家李常青主任,來給大家分享一道“補血圣湯”,大家先幫忙點贊 轉發(fā) 關注。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五紅湯:紅棗、紅豆、紅皮花生、紅糖、紅山楂。
紅棗:補氣養(yǎng)血,改善面色蒼白、疲勞乏力。但直接吃紅棗易上火,煮湯更溫和。
紅豆:滋養(yǎng)心血,清掉心火、除煩安神,還能健脾祛濕,幫助排出體內多余水分,減輕脾胃負擔。
紅皮花生:甘香入脾,又能潤肺化痰,一定要連花生衣一起吃,它能補血止血,特別適合貧血、月經量多的人群。
紅糖:天然復脈飲,它雖然不能直接補血,卻能迅速補充陰液、調補元氣、滋陰復脈,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山楂:健脾開胃、行氣散瘀,用它疏通補氣血的道路,讓你補而不滯,補而不火!
傳統(tǒng)五紅湯偏重“補”,而春季人體濕氣較重,脾胃消化能力弱。
加入山楂后,既能化解紅棗、紅糖的滋膩,又能幫助消化;紅豆和花生搭配,一邊補血一邊祛濕,脾胃虛的人也能放心喝。
做法也很簡單:
五紅湯
食材:
去核紅棗5顆、紅豆30克、紅皮花生15克、山楂干10克、紅糖適量。
做法:
1、紅豆提前浸泡2小時,花生泡30分鐘;
2、所有食材洗凈備用;
3、將紅棗、紅豆、花生加水煮沸,轉小火慢燉1小時;
4、最后放入紅糖和山楂,煮10分鐘即可。
每周3次,飯后1小時溫熱喝,連喝2周就能感覺手腳變暖、臉色透亮。
分享一則門診案例:
32歲的方女士,自述每天像沒睡醒,月經量越來越少,蹲下起身就頭暈。看她舌苔發(fā)白、舌邊有齒痕,辨證屬氣血兩虛+脾虛。
開方:黨參、炒白術、茯苓、當歸、川芎、陳皮、焦山楂,并配合五紅湯日常調理。
1個月后復診,反饋精神好了很多,月經量也恢復正常,頭暈癥狀消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