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如潮水逆流 唯獨心聲不息
文 | Grace
我有點難以理解現在的兒童世界,不知道是不是脫鉤得有點嚴重,或是時代脫離得有點遙遠,我記得我的兒童時代,每天都是戶外玩耍,父母管不到也沒時間管,給我幾毛錢我能在小賣部打發一天,夏天買冰棍吃,冬天買糖吃,每一口都是零食的美味,就算沒有零花錢買零食,也可以跟鄰居小伙伴在泥沙玩一天,又或者自己動手做手工,一條繩子就能跳一天,那時的快樂很簡單,也沒有什么錢可以花,自己回想起來,還是挺幸福。
那時沒有學業的負擔,只覺得一天很漫長,我要如何把這一天的時間玩掉。然而,現在的孩子似乎玩的時間太少,全是學業的繁忙,好不容易學習完了,他們唯一渴求的居然是玩一會電子產品!我很驚訝,他們似乎完全沒有過去我們純戶外的快樂。
有時我在想,他們能幸福嗎?或者說,他們能感知到自己幸福嗎?顯然沒有。根據《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顯示,我國高中生抑郁檢出率高達40%,初中生為30%,而小學生的抑郁檢出率也達到了10%。如此高的比例表明,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學業、家庭和人際關系的壓力下,逐漸陷入了心理困境。
與此同時,據《2024年兒童青少年抑郁治療與康復痛點調研報告》,報告基于患者家長群體的調研,這次調研中,被診斷為情緒障礙的子樣本,首次確診的平均年齡為13.41歲,其中男孩占51.0%。三成以上共病其他心理疾病,一半孩子患病時長處于1到4年之間,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患病時長為3個月至1年。
家長們普遍認為導致孩子生病的兩大原因為:學習壓力與家庭環境。此外,孩子的個性特點被認為是影響孩子生病的重要因素,霸凌或者虐待也對孩子造成突出的影響。
另外,存在求助應答延遲的情況。孩子主動求助3次及以上才帶孩子就醫的家長超過四成(41.8%)。僅12.68%的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癥狀一周內就帶孩子就診。46.65%的家長從發現孩子出現癥狀到就診治療大約經歷。
這樣的數據之下,還是可以佐證到當代兒童以及青少年都處于高抑郁高發的狀況,顯然是大部分孩子感知不到幸福。
如果你細心留意一下,在地鐵上看到的孩子要么背著一個很重的書包,雙目無神,神情呆滯,又或者手里拿著手機正在打游戲和刷視頻,這些盯著看也是雙目無神,你說他還是一個孩子,但是動作與神態跟一個大人沒有什么區別,如果孩子跟大人沒有區別,會不會有點悲涼了一點。
還有現在的孩子一放學,約上好幾個朋友在家里拿著手機打游戲,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這種看似很開心很快樂,但是他們失去了一種童年應該有的釋放感,我們小時候戶外一玩好幾個小時,全身濕透,餓得不行了才回家找飯吃,現在的孩子是一坐下來就玩游戲,手指游戲,嘴里罵著大人說的臟話,嘴邊還塞著薯片可樂,但是身體沒有一點運動,久而久之帶來肥胖的風險,最后他們也會感覺自己很失落,因為兒童也開始有身材焦慮,認為胖是丑的定義,他們也會陷入這種不開心的境遇。
現在的孩子更加考驗家長的定律,比以前的家長難當得多,現在有些家長圖省心,直接給電子產品孩子,這樣自己是省心了,但是我認為這是最廉價的陪伴,孩子應該跟孩子一起拿掉手機,拒絕電子產品,重新回到戶外,跟孩子一起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讓他們對未來世界更加憧憬,他們才會更愛這個世界。
■ 策劃|多傳 講好品牌的故事
■ 編輯排版|Bettie
■ 圖片|來自AI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