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認為,在他們反抗外敵入侵的歷史上,除了北方侵略者較少使用海上入侵外,其他勢力均以海上進攻作為侵略的開端。在未來保衛祖國戰爭中(如果發生),敵方很可能仍會以海上方向作為主要進攻方向。因此,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對于像越南這樣一個海洋國家來說,研究如何打擊敵方搶灘登陸是非常必要的。
越軍認為,自身之前已經對打擊敵方搶灘登陸進行了許多研究,并逐步形成了關于這一問題的理論體系。在保衛祖國戰爭中(如果發生),隨著新的作戰條件,尤其是自身作戰能力的顯著提高,海軍、空軍等力量已向現代化邁進,陸軍也得到了大量的投資和發展,因此總體作戰能力和打擊敵人搶灘登陸的能力都有了新的發展,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1. 對敵方的預測
越軍認為,未來敵方若從海上方向侵略,可能會組織以海軍陸戰師為主要力量,配備支援和保障力量的搶灘登陸作戰行動。該力量將占領一些沿海要地,以便步兵和機動步兵深入內陸,瞄準主要戰略目標。在登陸時,敵方主要采用艦船登陸方式,即:敵方利用大型軍艦在海上機動,到達換船區后將部隊轉移至登陸工具進入岸邊;當到達沖鋒線時,步兵和坦克將離開登陸工具登岸。然而,根據情況和具體條件,敵方也可能使用越地平線登陸方式(通常適用于先遣部隊),在遠離換船區的地方集結登陸工具,利用高速氣墊船直接登陸,以出其不意。敵人在機動和登陸過程中重視空軍、炮兵、導彈、無人機、無人艇等火力支援活動,力圖在登陸活動期間控制海域和空域。
2. 打擊敵方海上登陸
越軍認為,過去由于自身作戰和保障能力的限制,尤其是在海軍、空軍、炮兵、導彈以及部分陸軍作戰能力的局限性,在海上殲滅敵人的能力有限,要在水邊線上進行大規模殲敵也面臨許多困難。為避免敵人在沿海地區的強大火力,己方通常在海上和水邊線上打擊敵人,但只是一定程度上進行,主要還是集中力量打擊沿岸和上岸的敵人,同時要應對空降登陸的敵人。然而,當敵方已經上岸時,自身無法在敵方仍在海上機動時打擊其弱點,但在一定限制下如此作戰也不失為合理的解決方案。
越方認為,當前自身戰斗力顯著提升,海軍、空軍快速現代化,陸軍也得到相當大的投資。與此同時,從平時起就已做好了人民戰爭的戰略部署,省、市防備區、軍區防御作戰、戰略防御作戰等防御體系也得到了鞏固,尤其是海上人民戰爭陣勢得到了重視和建設。如果戰爭發生,將在本國領土作戰,而敵方從外部進攻,因而可以在必要時刻控制有利的海域和空域。鑒于這種能力,在當前和未來(如果發生戰爭)打擊敵方海上登陸時,可以有效地從換船區內外對敵人進行打擊。可在海上進行決定性戰斗(如果發動戰役);以各力量的綜合力量在水邊線上大規模殲敵,進行戰役中的關鍵戰斗;在敵方登陸、上岸以及空降過程中,進行決戰消滅敵人等。
3. 海上打擊敵人
在敵人從換船區進入岸邊時是最佳的打擊時機。此時,主要目標是運輸部隊的登陸船;重要目標是火力支援艦和掃雷船。在力量使用方面,主要使用海軍力量群,包括:水面戰斗艦艇、潛艇、岸艦導彈、海軍特種部隊、無人機、無人艇和海軍航空兵。此外,還使用防空空軍軍種的戰斗機、轟炸機、武裝直升機、無人機;陸軍的炮兵和導彈部隊;以及海上人民戰爭陣勢中的其他力量,如:海警和海上民兵等。
在打擊方式上,可以組織海上突擊戰,分為同時突擊或逐次突擊。具體而言,同時突擊是指使用所有或大部分力量對選定的目標群體實施突擊;逐次突擊是按順序實施各力量對既定目標群體實施突擊。通常由水面戰艦的突擊打頭,接下來是岸艦導彈、空軍、潛艇,再穿插海軍特種部隊、無人機和無人艇的活動。通過海上突擊,消滅敵方重要的登陸力量,大大削弱其實力,為我軍在敵人登陸上岸時的進一步打擊創造有利條件。
4. 水邊線打擊敵人
打擊敵方海上登陸的最佳時機是在敵人沖鋒登岸和在沿岸時;因為他們從水下陣勢轉為陸地進攻——這種“背水攻堅”處于組織指揮、協調不緊密,火力支援難以實現高效。此時,我方有條件發揮各部隊的作戰能力,尤其是炮兵、導彈、空軍火力以及布置在岸上的陸軍武器的火力。目標包括距離岸邊3至5公里的登陸工具、登陸部隊、火力支援船、武裝直升機和無人機等,其中登陸工具、步兵和坦克離開工具沖鋒登陸、沿岸駐扎是主要目標。在此線上,可以組織軍兵種聯合戰斗,以消滅大規模敵軍,當其在岸邊展開登陸步兵、坦克時,利用岸上防御火力進行最大火力打擊。
在使用力量方面,由于過去己方作戰能力有限,只能在水邊線一定程度上打擊敵人,主要使用地方武裝力量為主。如今及未來,自身戰斗力已大幅提升,可在水邊線上大規模消滅敵軍。因此,在水邊線的重點區域,應使用沿海防御軍區的主力步兵團,而其他區域則使用地方武裝力量,并結合炮兵、導彈、無人機、無人艇、坦克火力、防空火力(沿岸布置)、轟炸機和武裝直升機打擊敵人。對敵人剩余的海上力量,海軍部隊繼續集中打擊后續登陸部隊的運輸工具、火力支援艦、指揮艦和保障艦。
5. 打擊已登陸的敵軍以及海上登陸中的空降敵軍
越方認為,當前及未來,憑借自身現有的作戰實力,能夠在海上和水邊線更有效地打擊敵人,但仍不足以完全擊敗敵方的海上登陸部隊。因此,當敵人已登陸并空降時的戰斗(在發動戰役時)和作戰對于擊敗敵方海上登陸至關重要。
在選擇敵軍目標和打擊時機方面,必須研究選擇主要目標,包括已登陸敵人指揮部、步兵、坦克、火力陣地等;以及尚未連接登陸區的空降部隊。此時,敵人的工事和陣地尚不完善,隊形不穩定,指揮、協同不夠緊密,火力支援未完全有效,站位尚不穩。作戰方式上,如果未組織海上登陸敵軍的戰役,可以組織團級和師級戰斗或小規模的反擊、進攻戰役。若組織打擊海上登陸敵軍的戰役,則在適當規模上對已登陸敵人及空降部隊進行一系列關鍵戰斗。在力量使用上,主要是沿海軍區的主力機動師和國防部的主力機動部隊;軍區和國防部的坦克、裝甲、炮兵、導彈、其他兵種部隊;省、市防備區的地方武裝力量;空軍部隊(集中打擊空降敵軍);海軍力量(繼續打擊海上敵軍),有條件時可使用海軍陸戰隊重新占領島嶼等。
6. 尚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當然,越方也承認,目前對于打擊海上登陸敵軍的認識尚存分歧。有人認為海上登陸敵軍作戰是敵軍陸上進攻作戰的一個階段。然而,打擊海上登陸敵軍與敵軍陸上進攻作戰存在很大區別,無論是在作戰對象、目標、作戰環境,還是在兵力運用與作戰方法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差異。如果將打擊海上登陸敵軍的作戰視為陸上進攻作戰的一個階段,不僅無法準確反映其作戰性質,而且無法清晰厘清打擊海上登陸敵軍的基本問題。因此,應將打擊海上登陸敵軍的作戰確立為一種獨立的作戰行動,雖然與敵軍陸上進攻作戰有密切關系,但并不是其組成階段。
7. 關于組織戰役打擊敵人海上登陸
越方認為,目前已經開展了關于軍區防御作戰、戰略防御作戰以及打擊敵人搶灘登陸戰役的研究,但尚未進行關于搶灘登陸戰役的討論和結論。目前的訓練形式還無法全面滿足戰役中打擊海上登陸敵人的作戰需求。因為打擊敵人搶灘登陸戰役的內容與傳統戰役大有不同,如戰役對象、目的、任務、時間、空間、戰役部署、部隊組織、戰役階段劃分、戰役關鍵戰斗以及戰役作戰方式。因此,需要研究打擊敵人搶灘登陸的戰役(或稱為海岸防御戰役),以便在一些重點區域組織戰役,擊敗敵人的海上登陸戰役。
未來,隨著軍隊現代化的進展,可能會組織聯合作戰戰役以打擊敵人搶灘登陸。聯合作戰戰役是多軍種(至少兩個以上軍種)協同作戰。在戰役中,軍種需要擁有足夠的力量,能夠在戰役的不同階段和任務中發揮主力作用。打擊敵人搶灘登陸的主要作戰區域在海上和沿海地區,該戰役可以有效地利用各軍種的力量,尤其是在各軍種能夠在作戰環境中發揮主力作用的情況下。海軍部隊在打擊敵人搶灘登陸時將是主力,承擔海上戰役關鍵戰斗任務。陸軍在水邊線和敵人登陸線上打擊敵人、打擊空降登陸敵人時將是主力,承擔戰役關鍵戰斗任務。防空空軍部隊在對敵直接火力進攻時可以充當主力,在適當條件下還可以充當主力打擊空降登陸敵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