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的是,這次特朗普并不是單針對中國。
有一個不大注意的細節,共和黨在競時就在黨綱里寫了這么句,說他們上臺后要“改變這個不公平的國際貿易體系”。
在特朗普眼里,美國的盟友太欺負美國了!
他們口頭上喊自己“大哥”,卻都干著“坑”大哥的勾當。
比如美國在收拾不聽話的國家時,“小弟”們也就口頭上支持,都不愿意出錢、出力。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參與或只是象征性的派點兵。
他們和自己結盟的目的,就是為了蹭個免費的安保服務;另外他們不買美國的東西,每年卻賣給美國大量的商品。
總之他們都在賺美國的便宜。
所以,特朗普發動貿易戰前發表講話說:
“以前美國平均汽車關稅2.5%,歐盟卻對美國征10%的汽車關稅,這還沒算上歐盟的增值稅。
更可怕的是日本,日本本土銷售的汽車94%是日本生產。 豐田賣100萬輛車進美國,可日本街上你根本看不到通用或者福特汽車。
這正常嗎?公平嗎?
所以美國的盟友比敵人更可怕,至少在中國街上你還能看到不少美國車。”
也就是說,特朗普這次針對的不只是中國,而是包括盟友在內的所有國家;用關稅作為一種“極限施壓”的武器。
特朗普還專門起了個名字,叫“對等關稅”。
什么意思呢?
從字面上看很容易理解為“你給我定多少關稅我就給你定多少關”,但實際上并不是這么回事。
前面說了,特朗普覺得各國拼命向美國賣東西,卻不買美國東西,是在故意賺美國的錢。既然吃虧了就要找回來,誰對美國的順差多就給誰加更多關稅。
說實話,這種理由很扯淡。
逆差多,本質上是美國拿印鈔機印的綠紙從別國換來商品多;享受著全世界提供的廉價商品,居然臉皮厚的說自己吃虧?
所以按特朗普的邏輯,你明面上定的關稅不是實際征收的關稅,還“暗中”征收了一部分“額外關稅”。
正因為對美國設置了包括商品進口限制、貨幣操縱、知識產權竊取.......各種貿易壁壘,才導致美國虧錢,然后就有了“額外關稅”這個玩意。
“額外關稅”又是怎么算出來的呢?
小學數學題,很簡單。
除了基準關稅,就是根據各國對美順差多少算出來的數字。
比如美國對中國“調整稅率”后是67%。也就是說特朗普認為中國“暗中多收了67%的稅”,所以要在之前基礎上再增加67%”。
不過一開始只征收34%,是因為美國很“貼心”的打了個對折,折后的數字小數點進上去正好是“34%”。
同理,歐盟的“調整稅率”是39%,“打折”后收20%;越南的是90%,“打折”后收46%...
是不是很滑稽?
特朗普團隊就用這種“虛空造牌”的手段對所有國家施壓,你投降就考慮降關稅,不服就再加稅!
所以,反制就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