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以來,火鍋餐見采訪了很多不同火鍋品牌,有的門前冷清,有的勉強持平,也有的十分火爆,但有個共通點,老板們都覺得,今年生意較之往年更加難做。盡管長夜漫長,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有盞光亮照人前行,所以,火鍋餐見組織榜單評審團,準備為行業評選出“中國火鍋品類十大熱度品牌”,榜單涵蓋“川渝火鍋十大熱度品牌”“牛肉火鍋十大熱度品牌”“特色火鍋十大熱度品牌”“小火鍋十大熱度品牌”“社區火鍋十大熱度品牌”等5大品類榜單,期望能用標桿的光亮,給行業以力量。
第1824期
文 | 張冬
為什么這些品類更有熱度?
這次咱們用逆向思維,在聊“品類熱度”之前,先聊聊“品類冷度”,如果能解決“冷的問題”,那么,本節的答案就有了。
品類本身不存在熱冷的問題,因為品類是一粒種子,只有適合不適合,一個火鍋品類在東北火,跑到華南就不行了,像魚蛙火鍋,川渝和江浙人喜歡吃,到黃河以北就差點意思,這肯定不是自身原因,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土壤使然,這跟一個品類在商場火爆、在社區卻遇冷的邏輯一樣。
◎魚蛙火鍋
這是空間問題。
如果你把二十年前的餐飲品類原封不動地拿出來賣,相信也很難賣好,最典型的案例要數冒烤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品類,拿到現在,不做什么創新,注定一陣風。
反觀一些老品類,諸如酸湯火鍋,在云貴存在千年之久,后被發掘,從2023年起勢,至今跑出很多頭部品牌,原因就在于,用符合當下審美、口味和情緒的方式重做了一遍。
這是時間的問題。
◎酸湯火鍋
綜上,一個品類爆冷,原因有二,一是空間不對,二是時間不對,當然,憑一腔自嗨造出來的品類另當別論。
那么,逆向思考的結果就是,一個品類有熱度,是“走對了時間和空間”。
我們用這個思路逐一分析川渝火鍋、牛肉火鍋、特色火鍋、小火鍋和社區火鍋。
川渝火鍋能穩坐火鍋品類的頭把交椅,最大的原因依賴于其自身的“成癮性”,以至于絕大多數火鍋品類都受其蔭庇,無論是牛肉火鍋,或是小火鍋、社區火鍋,都多少帶點川渝口味,畢竟,成癮,是復購前提。
這些年,川渝火鍋一直在保持與時空同步,外化表現就是不斷進行品類分化,像場景上,分化出市井風、港風、國風、公園風、庭院風等等;在產品上,增加了甜飲品、手工菜,非遺食材、非遺鍋底等;在模型上,還分化出自助、半自助、369等。
這也是我們設置川渝火鍋熱度品牌榜的主要原因,在其他地域、其他品類繁榮開花的時候,川渝火鍋這個老大哥,一直在默默迭代、進化,仍然值得關注和學習。
再看牛肉火鍋,這個起源于潮汕地區的品類,因為十年前《舌尖上的中國》而走進大眾視線,從此,牛肉火鍋開啟擴張之路,但彼時牛肉供應鏈并不完善,另外,做牛肉火鍋,還需要刀工精湛的廚師,人工成本很高,所以,2015年后陷入倒閉潮,當然,也跑出不少頭部品牌。
◎牛肉火鍋
隨著百姓收入的增多,牛肉供應鏈的充足與完善,且在大眾認識里,牛肉極具價值感(主要是價格高),牛肉火鍋逐漸起勢,到了2020年,黑天鵝飛來,牛肉的營養價值與口感再次回歸,牛肉火鍋重啟擴張之路,但這種情況在2023年到達瓶頸,因為根據企查查數據,牛肉火鍋相關企業的注冊量增速在下降,于是,鮮切牛肉自助火鍋出現,突破了這一瓶頸,并有了頭部品牌引領。
從時空上看,牛肉火鍋也是在對的時間點,做了對的選擇。這兩年,關于牛肉火鍋跑出不少黑馬品牌、后起之秀,其玩法和分化出的新品類,都讓人眼前一亮,這也是我們設置牛肉火鍋熱度品牌榜的主要原因。
再看有料火鍋和小火鍋,這兩個品類從根源上講,裹腹功能略大于社交功能,同樣的價錢,一個有料一個無料,選擇有料,無疑是看中性價比和裹腹性。
無論是從商業行為,還是人性角度來看,有選擇必有歧視,有時候,人們選擇A,不一定代表A有多好,有可能只是他們不喜歡另一個,在下沉市場,有料火鍋和小火鍋可謂大殺四方。
2024年,被稱為“小火鍋翻紅”的元年,這一年,不僅有新品牌的誕生,更有老品牌的翻紅,其升級方向和方式都很值得借鑒,而特色火鍋,諸如有料、山野、酸湯、鮮舂等品類這兩年的表現,也很搶眼,擁躉多,熱度高。所以,我們設置了特色火鍋和小火鍋的熱度品牌榜。
最后看社區火鍋。社區火鍋的說法,更像是火鍋的一種場景分類,如同停車場火鍋、景區火鍋、商場火鍋等等,這兩年,社區火鍋火爆以至被很多人關注,原因也在于“走對了時空”。
一個品類能起來,除了自身潛力之外,最重要一點,得由品牌引領,而一些火鍋品牌的戰略定位就是打社區,而且還出現很多“翻店模型”,即是,有些品牌將生意不好社區店改頭換面,換成自己品牌,利用自身的品牌力、運營力和供應鏈能力,盤活這家“分店”。
不戰而屈人之兵,比直接進社區跟人競爭,可高明太多了。無論是老品牌還是新手入局,社區,成了一個重要的“空間考量”,而且這兩年開出的社區火鍋店,其形式和玩法都與之前的社區火鍋有所區別,對于如此重要的一個品類,我們設置了社區火鍋熱度品牌榜,期望透過這個榜單,看到更多社區火鍋的優勢與兩點。
◎社區火鍋
那么,為什么說這些熱度品類是“走對了時空”?咱們繼續往下聊。
從熱度品類中,洞見
2025火鍋方向
一個品類有熱度,一定是與“時”俱進的,這個“時”可以是時代,也可以是時空。
舉例來說,過去的川渝火鍋,無甚花哨,場景也單一,只靠一口鍋底吸客,菜品也并不精致,且大店較多,黑天鵝一來,客流銳減,無法走外賣,只有等死的份兒。
所以,后來出現了地攤火鍋、市井火鍋,小店,成本低,菜價便宜,不怕顧客收入降低,這家店的客單更低。
隨著老外的封鎖,逼得大國血脈覺醒、自我崛起,民族自信回歸,甚至要讓全世界都講中國話,于是,國潮風四起,洋溢在國人骨子里的自豪感,終于揮灑了出來。
◎國潮風
“保命要緊和及時行樂”的心理,帶來的消費行為變化
黑天鵝剛來時,大眾囚步在家,想通很多事情,最具代表性的兩個觀點是,保命要緊和及時行樂。
說到保命,那就堅持鍛煉、養生、補充營養,所以,那兩年的健身博主、營養師、養生專家都火了一陣,反映到餐飲上,就是大眾食品安全和營養的關注,有兩個現象很能說明問題,一是這些年315晚會后,事件的持續發酵,二是大眾對預制菜的持續抵制。
所謂及時行樂,就是我們常說的“情緒價值”,很多商業博主認為,當下的90后、00后和10后都是彰顯個性的群體,會為情緒價值買單,充個18的會員舍不得,買個1800的手辦毫不手軟。
實際上,這個邏輯有個前提,即是,顧客愿為情緒價值買單,得先有錢。
盡管如此,按照情緒價值的思路走,很多火鍋品牌開發出很多顏值高、擺盤好的產品,期望給大眾更多的社交貨幣,以此換取情緒價值。
然而,剛開始能換,后來也慢慢換不到了,因為大眾的消費閾值在拉升,換句話說,我可以為我的情緒價值買單,但你很難撼動我的情緒。
“消失的多巴胺”心理,帶來的消費行為變化
再往后,黑天鵝走了一兩年,大家驚訝地發現,錢不太好掙了,于是縮減開支,能不外出就不外出。
◎369模型
客流一減,火鍋老板們頓時慌了,做活動、打折、優惠、降價,全給使上,于是,一些“369模型”(菜品一律3元6元9元)“510模型”(菜品一律5元10元)“菜市場模型”(菜品稱重計費)等,開始突襲行業。
這是一種大眾消費行為上的變化,帶給行業的改變,依舊是適者生存的局面。
思維決定行為,那么,大眾為何會有這種行為?他們究竟在想什么?
前文已述,錢不好掙只是表面因素,心理消費閾值拉升,是淺層次原因,更深層的則是,大眾的多巴胺正在消失。
網上很多博主說,多巴胺是快樂分子,吃好吃的、干好玩的,能讓大腦分泌多巴胺,人就會變得快樂。
而實際上,多巴胺并非快樂分子,而是欲望分子,只有欲望不斷被滿足,人腦才會分泌多巴胺,繼而感到快樂,準確地說,是滿足的欲望刺激了多巴胺的分泌,所以有本書叫做《貪婪的多巴胺》。
但現在很多人,仿佛對世界沒了欲望,做什么都無所謂,干什么都行。
這種心態是由多種因素造成,諸如房產泡沫、消費通縮、收入分配不均、低工資增長、老齡化、對未來迷茫不確定(信心危機)等。
◎市井小火鍋
時常感覺不到快樂、很難刺激到他們的爽點、情緒價值正在失效,這些是造成客流銳減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基礎功能經濟”時代到來,該踩一踩了
這些問題,我們無力解決,而這些問題造成的消費心理變化,我們應該看到,有個明顯的指向——基礎功能經濟。
吃什么都行,只要不餓死,穿什么都行,只要不凍死。但前提是,你東西要好,價格要低,因為顧客的購買閾值已經被拉升了,不可能往下降。
所以,這兩年有料火鍋、小火鍋、砂鍋以及一些快餐式的火鍋跑得飛快(當然,快餐跑更快),正是基礎功能經濟的作用。
另外,大眾的社交越來越輕量,自助火鍋、一人食的火爆,從根源上講,是大眾對拉扯人際關系的反叛,同時這也反向促進了基礎功能經濟的繁榮——不社交,輕社交,好好吃頓飯得了。
翻開社交平臺,到處都是I人(內向人)、到處都是回避型人格、到處都是要逃離原生家庭和無良單位的苦命人,足見,大眾不是不社交,而是在精簡無效社交,道理很簡單,如果真心要屏蔽一切社交,恐怕這些app都不會打開,更別提發帖留言了。
◎鮮切牛肉自助火鍋
牛肉火鍋分化出鮮切牛肉自助火鍋,重新刷新大眾視線的小火鍋,都是這種時空下的產物,有料火鍋更傾向于基礎功能,社區火鍋的流量基本傾向固定,生意好,一方面是產品運營號,另一方面,主要是勾起了社區居民的社交欲望。
具有熱度的火鍋品類和品牌,一定是踩中了天時地利人和,“走對了時空”。
所以,為了提振火鍋人的信心、向“有結果者”學習,火鍋餐見特聯合評審團,推出“川渝火鍋十大熱度品牌”“牛肉火鍋十大熱度”“特色火鍋十大熱度品牌”“小火鍋十大熱度品牌”“社區火鍋十大熱度品牌”等5大榜單,歡迎火鍋品牌報名申請。
春天再遲,也有花朵提前盛開;行業再冷,也有品牌熱氣騰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